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6-05-30 09:20:31钮云峰
关键词:创造创新能力培养

钮云峰

摘 要:美术作为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美术教育影响人的思想、情感、意志、兴趣、爱好,乃至影响人的整个精神世界,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审美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在素质教育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美术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主体,而发展的最终目的则是培养创新意识。

关键词:教学;创新能力;创造;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6-026-1

创新能力是人一种的综合能力,它由知识、智力、能力和良好的品质等综合影响因素综合优化形成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吸引了更多人群关注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美术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最重要的艺术教学,是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一、创设情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齐白石说过:“任何创造都不满足于一种结果,常常异想天开,另辟蹊径。而标准答案是扼杀创新意识的凶手之一。”因此,在美术课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拥有独立自主地学习和探究活动操作的空间,培养学生别出心裁的想象,鼓励学生异想天开的思维。

如教学《提袋的设计》一课,在学生练习制作之前,我预先在多媒体出示一些手提袋的组件,并提供进行私人定制服务,启发学生:如果你想私人定制一个手提袋,你会选怎样选择搭配,制作成一个独一无二的手提袋呢?你想为自己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手提袋吗?要求:(1)款式不能和书上相同,有自己的独特性。(2)手提袋美观、大方。为了能让自己的手提袋能独一无二,学生选择不同的手提袋组件搭配,有的设计了长方形的手提袋;有的设计了半圆形的手提袋;有的设计了心形的手提袋等等。看着各自的漂亮手提袋,同学们都开心地笑了。

其次,你可以在教室门的墙上设置一块涂鸦板,这样学生就可以随意地画或设计来展开想象的翅膀飞翔。良好的环境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如果这样一直持久下去,学生的创新思维将在良好的学习环境里逐步形成。

二、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心理学认为:“凡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就能激发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现在的美术课因为缺少相关材料,设备不能跟上,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特别是欣赏课,有些作品经过几次印刷,已经失去原来的色彩效果,且图片又不多,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美感了,教师只能生硬地让学生试着去画画,因此,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网络查找一些信息,如光盘、图片、视频、制作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观看。通过音、像、图相结合感观刺激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把学生从枯燥的说教课堂中解脱了出来。大量的作品欣赏,教学演示,也使学生提高感性认识,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如:教学《精彩的戏曲》一课,因受条件的限制,教师示范很麻烦,且学生观看也不容易,就可以用网络上视频和图片制作成课件进行演示。让学生先了解戏曲发展的历史及戏曲的主要种类,再观看设计,装扮“西游记”人物形象,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真正地欣赏到了美的内涵,同时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只有根据实际情况,教师从自身出发,了解学生,转变观念,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工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不减轻学生的负担,培养他们的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因势利导,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阶段性思维和认识活动是非常活跃的,他们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关键根据学生不同因势利导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他们的创新意识往往处于潜伏状态或萌芽状态。需要教师不断地挖掘,促进生长和发展。同时少数学生的创新精神较为明显和突出,它要求教师要及时扶植,促其增长,促其结果。如在同一命题下作业时,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表现出不同面貌和特征。其中有些特征画面,可能就是学生创造意识和艺术才智的亮点。教师要及时发现,因势利导,并鼓励学生作画特点,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促使学生逐渐形成艺术个性和创造素养。

首先应注意对学生独特的个性保护,给予其自由发挥的支持。美术教学中,鼓励学生立足于实际为基础,把自己的内心世界以独特的方式方式展现出来,同时对他人的作品能够发表出自已与众不同的见解。这需要创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教师的和蔼态度,平等、温和的语言,真诚和热情的指导,对帮助学生打开心扉,发泄他们的真实感情是非常有利的。对学生作品中存在的优势,要及时鼓励和表扬,存在的不足之处,要耐心辅导和帮助。学生在这样一个民主、温暖、平等的环境中,会很有利于培养创新的意识,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为提高他们人格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引导学生积极开发创造性思维和培养观察能力。创造性想象是创造活动的前提,也是学生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美术课要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为主要教学目标。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教师应利用美术学科的这种优势,在教学及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和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敏锐观察和准确观察的能力,使学生提高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水平。

猜你喜欢
创造创新能力培养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化工管理(2021年7期)2021-05-13 00:44:44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信息化建设(2019年2期)2019-03-27 06:23:58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28
小学美术教学让学生创造幻想世界的思考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26:01
浅谈演员“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转化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8:33:48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6:43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6:40:21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6:35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4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