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利亚姆《音乐人类学》与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导引》比较之所得

2016-05-30 09:01:38俞越
艺术评鉴 2016年16期

俞越

摘要:本篇文章主要从两本不同作者笔下有关音乐人类学的书籍进行对比:一本为艾伦.帕.梅利亚姆著、穆谦译、陈铭道校的《音乐人类学》,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一本为管建华著的《音乐人类学导引》,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文从对比的角度来分析这两本书各自的特点,并表述笔者得出的一些个人观点。

关键词:音乐人类学 梅利亚姆 管建华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16-0067-02

一、梅利亚姆《音乐人类学》

艾伦.帕.梅利亚姆的《音乐人类学》,由穆谦2006年6月译完,经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已有两次印刷:2010年4月北京第一版、2012年5月北京第二次印刷。本书主要由三大篇幅构成:民族音乐学、观念与行为、课题与成果,各篇幅下面均有几个相对应的小标题进行分解。

《音乐人类学》主要以“在文化中研究音乐”或“音乐作为文化研究”为脉络把民族音乐学、观念与行为、课题与成果这三大篇幅联系在一起。梅利亚姆强调民族音乐研究要进行田野调查、记谱、分析谱、在文化背景中去解释当下的音乐。这种观念对早期西方音乐中的那种“纯音乐”“纯艺术”形成冲击,其实这也与人类的发展有一定的联系。人类靠进化论发展史其实也是慢慢的从不完善进化到相对完善这样一个演变过程。

《音乐人类学》一书中,出现了很多例证,都以人类学家的考察结果或真正存在的事实来论证人类学家考察的观念。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例如“可能”、“尚无定论”等不确定的修饰词汇。梅利亚姆在论证每一个观点的时候都会拿捏的恰到好处,一分为二的辩证看待,所以也让笔者习得了,在不确定或者论证不足以表达要叙述的观点时,要含蓄婉转的阐释从而为自己留有余地.所以跨界和不跨界是一种相对的理念,而不是绝对的。从一开始的绝对真理到逐渐认识到绝对真理的不存在的那种思辨性的哲学思维,在这里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不是从另一个维度阐释了音乐这一人类文明的现象与各地方的人文现象有着相辅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一种不可分割的联系呢?在这其中,人是地球和音乐的纽带。人类学家们也正在努力的解释着这一现象。因为人类学家在研究音乐与文化之间的微妙关系时运用思辨性的关系,都会强调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同一音乐会折射出不同的语境。所以书中出现大量的例证就是在阐述这一点。这种文化相对主义的价值观的建立使得人类学家在研究不同于本民族的音乐时或是与被研究的对象都是局内人,當然这种文化隔膜不是能够完全消除的,只有尽量摒弃这一部分,才能最大限度上确保人类学家在研究音乐与文化背景这一观念相挂钩的时候能得到相对完善理论。

音乐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正是携带着对自身文化的一种特定含义展示在世人的眼前。每一个音乐现象都会使认识这个音乐现象的人能从中反射到一些特定的文化背景。每一种音乐风格的转换在其转换的那一刻就已经附带着文化背景的被接受,如果一种文化进入不了另一种文化,那么这种文化所附带的一些文化产物也进入不了另一个文化。所以梅利亚姆的“在文化中研究音乐”或“音乐作为文化研究”这一指标性的理念给我们灌输了一个重要观念,这种观念不仅仅反射在做学术上,而且也让我们在为人处事中要尽量思考这件事所附带的一些折射产物。

二、 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导引》

管建华的《音乐人类学导引》,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共有一次印次:2006年4月第一次印刷。这本书共有9章:什么是音乐人类学、音乐人类学的历史、音乐概念与行为、实地考察与实验室工作的方法与技术、音乐与社会文化结构、音乐文化历时与共时的研究、音乐的文化美学、心里学和哲学的研究、音乐文化变迁的研究、应用音乐人类学。每一章下面有相对应的小标题,阐释着相应的概念。

笔者认为本书主要围绕“声音、概念、行为”也就是站在前人的基础之上所提出的一些相对抽象性的词语来贯穿整本书的。当然笔者认为这是书中隐性的思路脉络,显性的脉络是从本书的一开始阐释了什么叫音乐人类学,到追溯音乐人类学的历史发展,同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音乐与社会文化结构之间的一种相容关系,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其实就是从另一层面反映了梅利亚姆的《音乐人类学》中的“在文化中研究音乐”或是“音乐作为文化研究”中的观点,在整体内详细论述,在整体外让读者对此形成一种格式塔的心理学,它们本是一体的,少了任何一方都是不完整的体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样的人类社会也是不完整的。用书中一位学者的观点来说:“斯宾塞把先于语言存在的语言——即人类表达情绪的叫声作为音乐的起源”,笔者虽然不知论据是否详实,但是从另一个层面也反映了人类对于音乐的高度评价。从本书的书名——《音乐人类学导引》就可以看出,本书着重对解释或是让读者真正的进入音乐人类学这个概念中去进行了一个逻辑性很强的叙述,并运用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对当今的全球音乐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评述。同时,作者将音乐教育放在人类文化整体发展的层次来思考,从这一侧面反映管老师将这种思辨性的思维方式真正的做到“口传心授、言传身教”,这种开阔的研究视野既是对以技巧为重的西方音乐文化的一次重新审视,又引导人们从更广阔和深入的角度来理解人类文化的内涵。

管建华老师的《音乐人类学导引》从更全面的角度去阐释了有关音乐人类学的相关概念,也在更高层次上把音乐教育这一领域填补进去,让读者们能够扩大自己的思维界限,从各个方面去了解音乐人类学、音乐教育这方面的知识以及对人类所作出的贡献。其实有时候我们去探索那些未知的领域,也是一种“被教育”的状态,从之前所说的用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对当今的全球音乐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评论,从单一的学科划分到各学科之间的交叉相容,这种多元化的音乐教育,其实也可以理解为音乐被教育,因为当教育者在教育学生对象时,学生对象的任何一种反应都会反馈给教育者形成一种概念上的思维定义,这也是一种接受的过程,教育者在灌输学生知识或者说训练他们掌握一门技巧的同时也在为他自己的知识概念进行重新整合。虽然说被教育者可能相对于教育者在某种层次上显得有点匮乏,但是从相对应的知识阶层来说,他们只形成一种单纯的只是传输过程。所以从另一个层面来说管老师的《音乐人类学导引》不仅在大的脉络上为我们理清了音乐人类学的基本框架,而且还扩展到将音乐教育放在人类文化整体发展的层次上来引导我们思考。

三、两书比较之下的思考

梅利亚姆的《音乐人类学》虽堪称是该领域的经典之作,但是笔者觉得有些许不足的地方,这仅代表个人的观点:书中出现了大量例证,但这些例证都是罗列别的学者的一些个人观点,在相对环境下,它的正确性还有待考证,书中也并没给出明确的解释,这是其一。

另一个不足之处就是,书中的很多例证和句子都是给人一种空洞找不到所指,字面上有些含糊其辞,让笔者不得不让关联其他的事与物来替代他们的概念化形象,并未达到让学习民族音乐学的学生或者想了解这本书的学者易于理解的语义效果。最后一个不足点就是书中出现了许多前后文不相关联的语句或是描述性的话语,,描述的也是那种少数派的代表性动作、言语、这类人种的象征性意义等,不具备典型性。这几点是笔者阅读时候一点疑惑,若有说的不恰当之处希望能给予谅解,并提出改正。

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导引》,笔者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笔者认为书中也出现了梅利亚姆《音乐人类学》中的同样现象。就是书中出现了许多例证都是由其他学者的一些观点,这种观点的立足点是否有足够的论证?还有,从管建华老师的《人类音乐学导论》这本书的目录来看与梅利亞姆的《音乐人类学》有几处重复的地方。笔者认为虽说要让自己的叙述观点尽量的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但是在这本书中重复的内容笔者在这里认为只是为了完成这本书的整体性而做的一些“必要的”非自己观点的重复性工作,这在另一个方面可能会造成

读者的“反感”,但笔者也在这本书上获取了一个新的观念,那就是“作者将音乐教育放在人类文化整体发展的层次来思考”,那么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一本书只有一个建设性的观念提出,那么,真正的价值含量体现在哪里?或许现在很多的大学老师要求本科或者硕士的毕业论文只要哪怕一小点新的学术价值,那么我们为什么始终脱离不了前任的禁锢。当然这只是笔者的个人观点。这是笔者对管建华老师《音乐人类学导引》的一点见解,若有说的不恰当之处。希望能给予谅解并能提出改正。

四、 结尾

作为一门西方学科的当代民族音乐学于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音乐学界正式确立。其标志是1980年在南京艺术学院召开的“全国民族音乐学学术讨论会”。虽然距今只有30多年,但是这一学科在中国的发展也显现出了诸多成就,很多具有相当水平的学术著作、论文都已发表出来而且也有很多音乐人类学者经常出国作学术交流,笔者坚信我们中国的音乐人类学家一定会做出更好的学术。

参考文献:

[1][美]艾伦.帕.梅利亚姆.音乐人类学[M].穆谦,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北京第二次印刷).

[2]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导引[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杨曦帆.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文化人类学视野[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06.

[4]杨曦帆.音乐教育、多元化与现象哲学[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