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玮
摘要:在钢琴演奏的表演过程中,心理调控和心理素质调控能力属于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同时也需要长时间的艰苦训练,才能真正的做到心理协调好的状态。钢琴表演是一项生理和心理机能相互结合的艺术,综合体现了音乐表达的语言和形体动作相协调的高超技巧,而钢琴的演奏者心里的调控要素就是控制好心理活动的反应,所以也可以这么说,钢琴表演其实就是需要全程心理感受的调控的艺术表演。本文通过调查研究,阐述了心理学和钢琴演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现实意义,并针对提高钢琴演奏者心理素质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钢琴 演奏 心理调控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16-0182-03
钢琴演奏是一种较为高级的乐器演奏,不仅仅是单纯的手指肌肉的运动,它在演奏过程中涉及到了人类多种感觉器官的活动。例如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会产生想象、意象、情感等方面的变化,这个心理过程对于钢琴演奏来说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在平时的演奏学习和生活中就可以看出来,比如说学习好,演奏技术掌握全面并且表现力比较突出的学生,并不意味着就能做一个出色的钢琴演奏家,这些优秀的学生很有可能在许多考试或者是表演过程中,无法发挥出自己本身应该具备的技术水平。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心理素质的培养上,钢琴演奏史一门需要时间来练习和磨合的艺术形式,要想取得理想中的高水平演奏效果,除了要靠扎实的基本功和不间断的技能训练之外,还需要有好的心理素质来支撑。
一、钢琴演奏和心理调控的相互关系
1.钢琴演奏需要的心理素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有活动其实都是来自于心理活动的影响,也就是心理意识在作祟。对比起其他的乐器演奏艺术,钢琴的演奏需要演奏着掌握的激情更加复杂,在演奏的过程中需要演奏者运用自己的演奏技巧,把钢琴演奏需要用到的节奏、旋律、和音色等相互融合起来,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本身的心理意识、心里直觉、心里感觉和心理意志,也相对影响了钢琴演奏出来的振动、共鸣、泛音、音波的长短高低等。钢琴表演的环境也比较固定,一般分为单人练习演奏和当众表演演奏状态,上文中提到有些学生在单人练习演奏过程中表现突出,但是在当众表演过程中则无法发挥出正常水平,这就是心理素质的原因,需要钢琴教育工作者针对这一部分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育。
2.心理因素对于钢琴演奏的影响
在钢琴演奏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个心理学的观点被众多师生认可,那就是在学习技巧的起步阶段,首先需要有意识的控制自身,做到了意识对自身的有效控制,那么技巧的动作也会变得准确无误,自身的意识控制在不断地练习中变得条件反射,那么当中演奏时的技巧也会帮助自身调控演奏心理。钢琴演奏史一门比较中世纪前的表演艺术形式,在学习演奏的不同阶段,心理素质因素对于钢琴演奏时产生的影响也不同。比如在学习的阶段中,学生们主要通过模仿来进行要领动作的形成,利用表象记忆动作来调整和控制动作,在这一个阶段有一部分演奏者再联系中过分注意动作,而忽略了演奏面对的音乐对象,这就是典型的心理紧张和演奏技巧没有准备好或者是没有形成完善的原因造成的。
二、钢琴演奏中容易出现的心理变化
1.自卑害怕心理
自卑心理主要是由于钢琴演奏者对于自身的演奏能力和演奏水平产生了怀疑而导致的,演奏者在此时容易为自己做出比正常水平还要偏低的评价,从而在演奏过程中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自卑心理的形成和出现容易导致演奏者因为害怕别人也对自己产生否定二轻易放弃了自己,放任自己处在一种自卑的消极被动的不良情绪影响中。
2.胆怯心理
这主要是表现在公共场演奏过程中,也叫怯场现象,从进入场地开始就害怕失败和害怕遇见挫折,在演奏过程中心理变得胆小怕事,无法轻松自如的进行钢琴表演。这种心理情况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钢琴演奏者对于自己的联系方式或者是演奏态度有怀疑态度,产生杞人忧天的想法,容易在台上的演奏过程中出现胆怯心理。
3.情绪焦躁心理
这是一种钢琴演奏过程中出现的比较特殊的心理变化,首先演奏者本身对于演奏成功十分期待的,但是期待的同时也伴随着害怕这些期待落空的情绪,产生这种情绪的人往往性格比较自我,容易出现患得患失,大脑不能集中思考的现象。
三、钢琴演奏中心理调控的主要措施
1.技术方面
钢琴的演奏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复杂的演奏技巧,所以其中高难度的技术要求对于钢琴演奏者自身的心理状态要求非常之高,钢琴是一种比较高水准的指类运动艺术,钢琴需要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调动起全身心地协调性,才能满足演奏需要的协调度和灵敏度,例如在钢琴演奏中颤音是一个难度系数较高的技巧表演,非常容易发生失误,所以对于钢琴演奏者的心理来说会产生很大的压力和影响,所以只有演奏者本身积极提升演奏技术水平,才能避免在面对大众表演时出现技术性食物,保持演奏时身心状态的平稳,是降低紧张心理的重要举措,在演出过程中才能避免出现对于技术方面的担忧和焦虑,从而达到了身心平和的演奏状态。
2.心理方面
无论是学生身份还是演奏大师的身份,只要是身为钢琴的演奏者,那么一旦登台,就属于个人表演时间,同时也就面临着孤军奋战而紧张的局面,容易产生紧张的心理,而如果把这种紧张心理转化为适度的兴奋心理,则会对演出形成非常积极地正面影响。对于相对缺乏表演经验或者是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这一心理调节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所以针对这个情况,就需要教育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和疏通,从日常的演奏训练中锻炼自身心理素质,争取在演奏过程中能够发挥出自身的最佳水平。
3.演奏者身体方面
钢琴演奏出了需要指力、体力劳动之外也同样需要脑力合作,属于该难度的技术活动,所以说身体也同样是引发心理紧张的重要因素,一曲复杂繁重的钢琴演奏曲目,需要有充沛的体力来保证,身体素质欠佳会严重影响演奏质量。钢琴凳之类的乐器学习和演奏,中间需要夜以继日的反复练习,例如小提琴演奏者的脖颈磨出了血,吉他演奏者的手指缠上了胶带,这些都是不断练习的结果,其中不管是精神方面还是身体方面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所以具备一个健康的体魄,也是一个合格的演奏家必须具备的演奏保证。教师需要一到学生加强锻炼,猪种劳逸结合,保持身体健康,才能在表演中事半功倍的克服心理压力,完成高质量演出。
4.面对突发事件
现场演奏中最容易出现的就是突发事件的干扰,而这又是外界因素不可越策和避免的,所以就需要演奏者本身具备较强的现场应对能力来快速调节自身心理,避免过程中出现不完美的现象。出现突发事件之后,演奏者需要保持处变不惊的状态,迅速完成自身的心理状态调节,临危不乱才能高度集中的完成演奏,这也需要演奏者在平时多上台表演,练习针对干扰因素的自控能力,增强自身心理素质。
5.培养自信心
自信心是事业成功的重要精神支柱,钢琴演奏者需要具备十足的自信心,才能在演出的时候感受到无形的力量支撑。钢琴教师可以在学生们日常的练习中培养学生自信心,比如说多给出一些正面的评价,给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自己也要激励自己,不断告诉自己“我是最棒的”。同时自信心的培养也不能离开自身的演奏水平,对自己的演奏水平和技巧需要作出一个客观的评价,让自己的自信心大幅度超出自身的演奏水平,自信反而容易成为想象的泡沫。优秀的钢琴表演艺术家,在临场前都会把全部的精神集中在音乐表演上,不会产生任何的杂念。现场听到的想到的,都是自己要表现的音乐,这对于在演奏时稳定自己的情绪非常重要。
6.积累整合演奏经验
平时尽可能多的开展艺術实践活动,从小舞台到大舞台,从实践中培养和锻炼演奏者的心理调控能力,在演出中演奏者集中注意力在钢琴的情感表达上,同时也容易吸引观众沉浸在欢快、悲哀、激昂的音乐曲调中。另外也需要熟悉舞台布置,例如灯光、观众席甚至是钢琴等,熟悉的环境也更加容易让演奏者放松心神。
7.启发音乐思维,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解决学生们各种心理问题,首先就是需要学生们对于钢琴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当学生们真正的爱上音乐,爱上钢琴的弹奏,自然而然会在演奏过程中产生强大的自信心。当学生们对于每一个指法,每一个弹奏技巧都烂熟于心的时候,演奏者才不会感觉到紧张,他在演奏过程中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对于音乐的热爱和诉求,对于音乐之中美好旋律的向往。教师们在教导学生们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还需要着重把音乐中蕴藏的故事和音乐背景告知学生,学生们在演奏该曲目的过程中,脑中更多的是思考乐曲中的创作意义,在旋律中寻找作曲者的情感,学生们把感情弹奏出来,观众也会随之收到音乐得感染。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经常播放一些著名钢琴演奏家的音乐会DVD、唱片给学生观看收听,增强学生们对于钢琴演奏的向往,激发起钢琴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们建设自己成为优秀钢琴弹奏师的梦想,并鼓励他们向着梦想前进。
结语:
心理学是一门学科,也是一个工具,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会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变成行为出现,所以控制好心理的变化没就能做到控制自身言行的作用。心理变化的产生有很多因素影响,只有找到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的客服心理状态的变化给钢琴演奏带来的影响,提升演奏者的演奏和心理素质。钢琴演奏和心理学之间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只有将二者有效结合才能有效控制心理活动对于钢琴演奏的影响,另外也需要教育者在钢琴演奏学习中建立一整套的心理分析方案,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就学会自我调节,更好的完善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朱婷. 论钢琴演奏中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控能力[J]. 艺术教育,2008,02:83.
[2]段小伟. 钢琴演奏中的心理调控[J]. 艺术探索,2008,06:126-127+129+167.
[3]孙芬兰. 钢琴演奏中的心理因素分析及调控[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4:144-146.
[4]于红. 论钢琴演奏中的心理调控[J]. 乐器,2011,09:48-49.
[5]曾艺. 钢琴演奏者的心理分析与心理调控[J]. 黄河之声,2015,1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