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

2016-05-30 08:42田永明
甘肃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耐心留守儿童亲情

田永明

【关键词】 留守儿童;问题,亲情;耐心;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7—0042—01

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学生生活影响较为复杂,一方面,由于在外打工,经济较为宽裕,对孩子的生活支付能力较强。另一方面,由于父母外出打工,与子女的关系较疏远,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出现了一系列大问题。这一现状给学校教育增大压力,特别是加重班主任工作负担。那么如何适应这一形势,负起教育留守学生这一份责任呢。

一、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对人格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留守儿童的父母与家中联系较少,有的外出打工夫妇一年才回家一次,由于家庭教育的突然断裂或缺位,许多孩子出现了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顽皮任性、冲动易怒、神经过敏、逆反等心理问题。

2. 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心不在焉,应付了事。部分“留守儿童”陷入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看到没上过什么学的父辈照样能在外打工挣钱,留在农村的孩子们觉得“这书读不读也没啥区别”。

3. 父母由于长期在外,大多采取“物质满足”的方式来补偿,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致使子女好逸恶劳、摆阔气,产生“拜金主义”等思想。同时,由于缺失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不遵守规章制度,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

4. 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但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较多。

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方法

1. 用心关爱,感受亲情。首先,作为班主任或生活老师要定期深入学生中去,加强与学生谈心交心,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适时教育引导他们,了解他们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让刚入校的他们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使其安心生活和学习,防止发生其它意外。

其次,多利用鼓励的语言来传递爱意。心理学表明:人天生希望被别人肯定、表扬。恰当的表扬和鼓励常常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老师在课堂上要经常对学生进行表扬:如“你的字写得真漂亮”、“你的想法真独特”“回答得真棒”等等。尽管有时学生的回答不尽人意,但老师决不能讽刺挖苦。在平时老师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亮点,及时表扬并寄予殷切的期望。这些鼓励和赞赏,往往能让学生深深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自信,鼓起他们前进的风帆。

再次,要让学生在批评语言中感受老师的严爱。如果说表扬是学生必不可少的营养品,那么,批评便是有助于学生成长的良药。中国有句箴言:“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然而,只要能“利于病”,只要能“利于行”,良药何尝不可以“甜口”,忠言何尝不可以“顺耳”呢?老师的批评尽可以美起来,老师尽可以用艺术的批评来传递自己对学生的关爱。

此外,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父母引导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有时会做出一些偏激的事情。这时应该采用个别谈心法与其谈心,说明道理,正确引导他们走出误区。

2. 要有耐心,宽以待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面对一些调皮、思想上有点顽固的学生,老师应当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要有耐心,因材施教。有些教育方法未必对这些学生见效,他不一定在第一次与你交谈时就倾吐心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或许干脆不和你谈,甚至表现得异常,让老师不能接受。这时候老师要有耐心,转化学困生,比的就是耐心。比如初中学生自理能力差,老师的爱学生,就要从点滴做起:如课间学生跑得满头大汗,提醒他们注意感冒;天热了,给他们一杯冷开水;住校生病了、没生活费了能给他们及时帮助;常下宿舍了解他们生活等。这些看起来不显眼的事,却能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有形成,性格比较脆弱、易变化。思想空间就如一块画布等待别人去描绘。只要我们教师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就能夺取主动权。总之,教育一代人要靠学校、家庭、社会的同力配合,更希望政府及社会各界都来关注这些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因为他们是我们中国农村未来的脊梁,也关系着祖国的未来与希望。

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耐心留守儿童亲情
永不凋零的亲情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高职辅导员日常管理心得
清明话亲情
亲情互动 潜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