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正荣
数学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教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更是纠正学生不良习惯、培养优秀学习品质的过程。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影响是深刻的、长久的。
在长期的数学教学中,逐渐感受到以下几种不良习惯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并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不良习惯一:似懂非懂,不求甚解。
严谨、严密是数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需要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要深刻理解基本原理的意义和推导过程;要明确推理、计算过程中每一步的理论依据。而事实上,不少学生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学习时常常仅凭直觉、凭感觉;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学会模仿,不善于分析。
因此,不如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自探自悟、小组讨论、阅读记忆、文字与符号的相互转换、组员间的相互解释提问、动手操作或者老师的演示、师范、讲解等多种方式,花更多时间研究概念、原理。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灵活运用。
单独提问,刨根问底。在课堂上,老师们常常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的热烈,追求学生的“全体参与”,集体回答的现象仍很普遍。集体回答的同学中有的从老师提问的表情和语气中已经知道答案,有的则是跟着别人滥竽充数,真正理解的人非常有限。这就要求老师要在“提问”上下功夫。一是提问的问题要有深度,要有启发性,要有一定的开放性。二是提问时不能让学生察觉到老师的意图,尽可能让学生暴露问题。同时减少集体提问,增加单独提问,促使学生深入思考。
不良习惯二:只问“题目”,不问问题。
每个老师都会告诉学生,提出问题比解答问题更重要。并且想方设法让学生多问。学生是问了,但是大多数学生问的是“题目”,而不是问题。只会问“老师,这道题怎么做”。而缺少像:“这句话怎么理解”、“A和B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有别的做法吗”、“这种题型一般的思路是什么”、“有什么规律吗”等等这样有深度的问题。这恰恰也说明在学习中功利思想严重(只管把题目做完),思考不够深入,缺乏批判、质疑的精神。
对策: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提问时间和提问机会。尤其在自学后,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甚至可以留给学生整理自己问题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准备后再发问。
改变不良风气,确保提问者的“正当权益”。在有的班里,提出问题常被认为是脑子笨或者没有认真学习的表现。作为老师则要努力改变这种不良风气。确保提问者不会受到挖苦、讥笑,而是要让其得到鼓励或者奖励。
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学生不是没有问题,而是不会表达。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问题模板先让学生套用。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一步的依据是什么”,“A和B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等。在套用一段时间后,学生便能轻松的表达自己的问题。
不直接回答学生问的题目,而是引导学生把“题目“变成问题的形式提出来。可以问学生:题目中有哪些已知条件(引导学生认真读题);有这些已知条件你能想到哪些知识(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知识点);通常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方法);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呢,尝试一下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大胆尝试)。一般通过这样的提问过程,学生的问题已经可以自己解决。然后让学生在今后遇到不会的题目时,先问自己以上问题。
不良习惯三,不动口,不动手,只“動脑”。
主要表现:在读书时目不转睛,死盯书本,不动笔,不点不画、不批注;听课时不提问题,不回答问题;讨论时不积极参与;做题时不画图,不操作、不尝试,稀里糊涂填答案。
语言活动和肢体活动受大脑的支配。同时,语言活动和肢体活动引发大脑的积极运行。“动口即动脑,动手即动脑”。口、手、脑的协调统一才能高效学习。
对策: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数学同其他科目一样需要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加深印象,加深理解。并且朗读有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道理在数学学习中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提供说的机会,让学生想说、敢说、会说。除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外,还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对概念、原理的理解,把准确严谨的书面语言变成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题目的解答过程;说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
培养画图、操作、探究意识。
对没有图形的题目引导学生画出图形,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有图的题目,引导学生在符合已知条件的前提下改变图形,加深对图形的理解。某些实际问题,可以拿起身边的道具充分地操作、模拟。画图、操作的过程能帮助学生准确地感知数量的大小,建立多种数学元素之间的联系,辨别不同图形的差别,预见图形的运动特征,从而提高数学思维品质。
总之,纠正学生不良习惯、培养优秀学习品质需要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师要有不急不躁的平和心态。在教学中能摒弃“功利思想”,本着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原则,带着为学生终生发展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做学问,坚持不懈改习惯,一定会有意想不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