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兴 李文胜
摘要: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接受各种各样的恩,兄弟姐妹有恩于我们,相扶相携一起成长;父母有恩于我们,给予我们生命,教养我们成人;师长有恩于我们,带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找寻生命的真谛;社会有恩于我们,让我们放飞梦想……感恩是一种美德,是对待生活的心态,是一种人生的准则。感恩意识的匮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社会焦点问题,也是摆在教育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如何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懂得感恩、学会感恩,作为教育者,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 感恩意识
感恩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牛津字典》所给的解释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有学者还提出所谓感恩,就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帮助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
感恩来自心灵,不假外求,近在咫尺,关键只在一念之间,也就是感恩意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陈寿《三国志·吴志·骆统传》)指的就是感恩意识。任现品博士认为“感恩意识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心理要求,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也是任何文化公认的基本道德律。”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动并能享受这一感动的思想境界,是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以及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感恩也是一种责任,知恩图报,有恩必报,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作为高素质的中学生应该懂得什么是感恩,应该自觉自愿地接受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以感恩的心态回报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关怀呵护,并使感恩成为自己做人的基本准则。
“感恩”是一种回报。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调查研究显示:感恩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教育的培养和点拨,也就是说,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所为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运用一定的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的实质是培养人的感恩意识。感恩意识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内在心理要求和心理倾向。
初中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也是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种按照自我愿望和要求从事角色活动的看法,也获得了按其群体的整体需要以及群体对他本人的愿望而合理行事的观念。但是这个阶段的初中生身心尚不成熟,自律意识淡薄,认知与行为之间产生偏差。因此,对初中生进行感恩意识培养是一项艰巨而又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通过感恩故事与感恩事例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感恩教育是一种入情入理的情感教育活动,对初中生进行感恩教育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上入手。通过学习感恩的故事以及当代感恩实例、谈感想、写体会,使学生感受到他人、社会的恩惠,并欲求报恩的一种优秀的品德和道德情感。激起学生发自内心的共鸣,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一次班会我讲了一个小故事——漂母的一饭之恩。韩信少年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却仍然无以为生,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为此常遭别人冷眼。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淮水边上有个为人家漂洗纱絮的老妇人,人称“漂母”,见韩信可怜,就把自己的饭菜分给他吃。天天如此,从未间断。韩信深受感动。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始终没忘漂母的一饭之恩,派人四处寻找,最后以千金相赠。讲完这个故事,教室里异常的安静,学生忽闪着眼睛,若有所思,这个故事可能触发了他们内心那份感恩的琴弦,感恩意识亦如雨后春笋,悄然而生。
当下不少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受人以恩惠却不知回报的也不在少数。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家庭贫困的学生,上山砍柴腿部摔成粉碎性骨折,他的班主任老师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为他治腿,并在整整一个学期里背他上学放学,此后又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供他读完高中。然而这个学生大学毕业后,从未回母校看望过自己的恩师,甚至连一张贺年卡都未曾寄过。
楚天都市报有一篇题为“湖北5名贫困大学生受助不感恩被取消资格”的报道:8月中旬,襄樊市总工会、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举行的第九次“金秋助学”活动中,主办方宣布: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襄樊市总工会与该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开展“金秋助学”活动,19位女企业家与22名贫困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承诺4年内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至3000元不等。入学前,该市总工会给每名受助大学生及其家长发了一封信,希望他们抽空给资助者写封信,汇报一下学习生活情况。但一年多来,部分受助大学生的表现令人失望,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未给资助者写信,有一名男生倒是给资助者写过一封短信,但信中只是一个劲地强调其家庭如何困难,希望资助者再次慷慨解囊,通篇连个“谢谢”都没说,让资助者心里很不是滋味。今夏,该市总工会再次组织女企业家们捐赠时,部分女企业家表示“不愿再资助无情贫困生”,结果22名贫困大学生中只有17人再度获得资助,共获善款4.5万元。多年来为资助贫困生东奔西走、劳神费力的襄樊市总工会副主席周萍,为此十分尴尬,她感觉部分贫困生心理上“极度自尊又极度自卑”,缺乏一种正确对待他人和社会的“阳光心态”,有的学生竟自以为“成绩好,获资助是理所当然的”,缺乏起码的感恩之心。
事实上,我们也非常需要感恩,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领导对我们有知遇之恩,同事对我们有协助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军队对我们有保卫之恩,祖国对我们有呵护之恩……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一个经常怀着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荡,胸怀宽阔,会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助人为乐。而那些不会感恩的人,血是凉的,心是冷的,带给社会的只能是冷漠和残酷,这样的人如果多了,社会就会变成冷酷而毫无希望的沙漠。我们鄙视他们,不屑于与他们为伍。
同时教师可以利用阅读课引导学生阅读“初中生感恩教育”丛书,《感恩自然》、《感恩生活》、《感恩亲情》、《感恩友情》……还可以充分利用图书角让学生多读贴近现实生活的一些故事事例。譬如,《生命的跪拜》、《母爱的力量》、《爱的传承》、《三袋米的故事》等。并且要求学生多观察身边发生的一些感人故事,记录下来,利用阅读交流课让学生共同接受心灵的洗礼。让学生时刻怀有感恩之心,行报恩之举。通过与学生谈话、交流教育学生用感恩之心来感受亲情、友情、恩情,在接受他人、社会的恩泽后要给他人以回报,始终将他人的恩惠铭记于心,切莫只图索取和享受。
二、通过教师、家长的榜样作用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
教育心理学家研究显示,学生在形成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过程中,教师形象的榜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和道德形象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理解道德观念的实例,使学生可以通过直观性的学习和模仿教师的具体形象理解道德观念的含义,另一个方面也为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供了客观真实的学习范例,学生在模仿中提升自己的道德标准,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教师既作为教育者,还要做一个常怀感恩之心、懂得感恩、懂得报恩的人。要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对学生感恩情怀的培养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以此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
此外,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每一位父母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言行和家庭环境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的思想态度、兴趣爱好、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生活方式,甚至走路的姿态,都可能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从以下几点做起,树立教师和家长的榜样作用。
1、要用真挚的爱心去影响学生的情感。一个没有爱心的老师不会受到学生的尊敬。“爱心”是教师必备的人格内容,是教师最基本的心理品质,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凡伟大的教育家都是充满爱心的人。孔子有“君子学道则爱人”之语。孟子讲究“仁爱”治天下,于学生何尝又不是呢?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他一生中最可贵的东西就是热爱儿童。全国优秀教师魏书生、曹铁云、张玉仁等,在他们的经验之谈中无不谈及对学生一片真挚的爱心。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民主和人道的时代,教师只有理性地分析不同的学生的心理,以爱心为前提,充分尊重学生个体,才能赢得学生的欢迎,也只有友爱、善良、公正、尊重、信任……地对待学生,教师的教育才能使学生在平和、愉悦的心态下接受,才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达到“仁爱产生仁爱”的效果。
2、要以高尚的品质去陶冶学生的情操。一个教师的言行在学生当中起着重要作用。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这就需要教师“身正为范”。教师的高尚品质会对学生的情操起到熏陶的作用。一般人的交往都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效,何况教师还是在特定的场所、特定的时间“传道”呢?教师大公无私、诚实守信、和蔼谦逊、勤奋敬业、团结协作等品质,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接触中,受到感染和启示。“温、良、恭、俭、让”是孔子所提倡的,今天辩证地看也不失为传统美德。教师身上若具有这些品质,对学生和谐地与人相处的影响极大。尤其是当今独生子女社会,在一个班集体中,大多数学生个性都特别突出,而这种突出的个性,多是自我意识太强、专横独断的表现,需要教师以成熟的道德品质去平和、去中和、去协调、去感染。这种影响产生的效果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可能代替的”,它会让学生心中形成自已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价值判断。这样感恩教育也更富有实效性。
3、家校联系,实现感恩教育 。学生需要家长和教师共同的关心和爱护,所以作为他们的家长,不仅要给孩子爱心、榜样、机会,更需要学会珍惜、欣赏、肯定孩子的示爱和感恩的表现,我们的孩子才会不仅有爱的意识,更会有那些感恩的行为。他们也应该参与到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教师利用家访或家长来校等机会和家长一起商讨德育教育的良策。 如制作“感恩卡”、 “为父母洗一次脚”“跟随家长一天的劳动”、“爱心小信箱”(家庭与孩子的真情传递)、“送给家长一个惊喜”“给父母过生日,亲手制作小礼物”“和爸爸妈妈说声‘我爱您”等等一系列的活动展开,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感恩中享受爱与被爱的幸福。教育学生知恩,感恩,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身边的人,乃至发展到爱自然、爱祖国等。
三、通过社会实践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从实践层面上讲,实施感恩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自己的道德行为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要做到知恩图报,施恩不图报。教会学生心存感激,那么学生就会多一份宽容,多一份自律,多一份热情……教师教育学生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将感恩意识华为行动,将感恩之行落实到日常行为中。
1、利用班会实施感恩教育。召开主题班会,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譬如,表演感恩的小品,诵读感恩的诗歌,“感恩”主题演讲等。邀请任课教师和其他老师参与到其中,对学生的表现做出点评,以鼓励和激发他们的感恩行为,从感恩的行动中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
2、定期组织感恩活动。利用传统节日进行感恩教育,如:劳动节、教师节、重阳节、植树节等,结合这些节日开展感恩教育。妇女节,让学生体会母亲为自己的付出,为家庭、为自己辛勤的劳动,要求学生回家帮助母亲干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给母亲读一篇文章,讲一个故事。教师节,为老师送上一个自制的贺卡,送上一声问候。重阳节、劳动节,到敬老院看望老人,送上对长辈的问候,给他们叠被子,打扫卫生,陪老人谈心。组织开展每周与同学分享一个感恩故事,一个月看一部感恩影片,一个学期吟十首感恩诗歌推荐十篇感恩美文,讲十句感恩之言的活动。推荐学生撰写的感恩美文供大家欣赏。
通过一次次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师长和社会的关心与爱护,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逐步学会用力所能及的行为方式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
四、让感恩进入课堂,贯穿德育的过程。
感恩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感恩是学会做人的支点,是一种责任意识、自尊意识和追求人生成就的精神境界。感恩之心,正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只有胸中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才会不断涌动着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等这些美好的品格,才能在成长的路上经受住种种考验,获得成功的人生。让感恩教育走进课题,时时处处强化着学生的感恩意识。用思想品德课和语文课作为主阵地,逐步深化到数学课、历史课、英语课等。“感恩教育”不仅是语言教育,更是行动教育、体验教育,我们希望的是孩子们从迈进校门开始就可以感受到的一种春风雨露般的滋润与细无声的影响。
利用思想品德课的延伸,要求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沟通、融合,共同做好感恩教育。通过共同观察学生在感恩方面的变化,给予正确引导,让学生的感恩行为做到本质上的提升。做一个会感恩的高素质的初中生。
纵观新课改后的语文教材,从不同的领域、角度选编了文质兼美的文章,逐步关注于感恩教育,让学生“学文做人”。珍惜生命,因为生命不仅是个体的;保护环境,因为自然的赐予并不是无限制的;承担责任,因为正视自己才有新的发展……在诸多的语文篇目中,传递着这些懂得生命,知恩图报的信息。忽略了这些,语文课上“授业”再多,也是一堂不完整的课,犹如失去舵手的行船,看似是在前进,有谁知道它却绕着远路。让感恩之情走进学生的心灵,应该让学生有真实的情感体验。《小乌鸦》是一篇典型的渗透着感恩情怀的课文,让学生感受小乌鸦对妈妈的感恩之情,并能迁移到现实生活中。以此为契机,将感恩教育融入到其他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
德育的过程就是教化的过程,将道德认知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感,并转化为道德行为。学校团委利用国旗下讲话、讲团课等形式对学生从理论和精神层面进行教育,让感恩之心融入每个学生的心中。积极开展学习《弟子规》、《二十四孝》故事,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感恩教育,让感恩教育在德育教育的感召力下落到实处。
总而言之,感恩是初中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唯有学会感恩,他们才会正确的理解父母,体会师长,正确的评价社会现象,尊重每一处平凡,在未来的生活中少一分抱怨,多一份发自内心的宽容与满足。时刻怀有一个感恩的心,才会芬芳馥郁,香泽万里。
参考文献
[1] 职勇.感恩的心.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2] 吴春明.关于“感恩”与“孝亲”的思考.中国德育,2006年版
[3] 豆丁网.感恩教育在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实践.
[4] 百度百科.道德行为.
[5] 现代汉语词典
[6] 叶华茂.感恩教育的思考.
[7] 关月玲.感恩父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8] 关月玲.感恩教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