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困境与出路

2016-05-30 19:26霍金霞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思想品德教学研究

霍金霞

摘要: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小学生人格形成、思想观念形成的重要课程,也是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生活的重要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小学思想品德课面临许多难题,广大教师不仅在呆板的考核体系中举步维艰,而且限于传统观念的束缚,难以根据需要做出调整。本文论述了具体的教学困境,并探讨了可能的出路。

关键词:小学教育   思想品德   教学研究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5.148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小学生健康心理成长、良好人格养成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塑造课程,是成人对于孩子最好的心理呵护。从内容上来说,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引导小学生认识生活、体察社会和了解世界的主要窗口。思想品德课最适宜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教育手段,不是说教,也不能很容易地用看得见的标准来衡量。但是,出于种种原因,在现有的考核语境下,小学品德不得不在考试成绩上多下功夫。这多少与本科目的设计初衷有些违背。现在的小学思想品德课越来越贴近社会生活,逐渐拉近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如何促进小学思想品德的进一步发展,使之具有改造生活、指导社会的教育意义是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密切关注的问题。

一、小学思想品德的教育困境

首先,如上文所说,小学思想品德课迫于当前考核机制,存在着许多问题。思想品德课所指是学生的思想和品德,这二者都需要长时间的熏陶教育,所谓的“百年树木,十年树人”说得就是这个意思。它的效果要在很长的时间后才能有所显现,而且是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深处并且很难通过试卷来进行测试和衡量的。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很难找出除了考试之外的其它考核手段来。跟踪性的评估和调查是不现实的,难度太大,时间又太久,不能及时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考核的困境成了小学思想品德课的终极问题,更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避而不谈的问题。

其次,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更加侧重训话式的说教。在传统知识分子那里,“庭训”是教育后代的典范,是争相效仿的经典。这种思想道德的教育强调长者对后辈的“训”,受教育者要洗耳恭听,垂手肃立,不用交谈,也无需交流,更不容置疑。倘若施教者是道德圣人,有知识修养、人格素养方面都无可挑剔的话,他是具备那样的威信的。如果不然,说服力往往容易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降低,甚至让受教育者越来越反感,以至于产生逆反心理。当前的小学思想品德课受到传统教育方式的渗透和影响,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学方式单一是其中最大的不足,不仅方式单一、手段单一,形式也缺乏创新性。

再次,从教学内容上来说,也显得较为陈旧,缺少变化,和身边的现实生活有联系不紧密的地方。学生常常面临上课对所学知识点了如指掌,下课面对问题时却面面相觑、不知所措的境地,知行合一的原则遭到了践踏。教材的编写者毕竟是教育界的精英分子,他们能够体察城市中少年儿童的心理成长,却不见得能够真正认识到农村孩子的心理。一本通用的教材要想适合各地区不同人群不同社会背景的学习需要,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这就需要各地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删,删去那些远离学生生活的内容,增添那些和身边风俗生活、道德生活、思想动态相关联的内容。

最后,从课堂气氛和环境来看,小学思想品德课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以教师灌输为主,变形的“庭训”模式下,教学气氛颇为紧张,教师并不习惯学生的意见表达,他们还是习惯学生乖乖坐在那里听课。所谓好学生的标准还是听话、乖巧。若有相违背的就令教师很不习惯。这样的教学课堂是封闭的,并没有形成一个开放的教学格局,教学的结论已经早早在书本上写好,学生所做的主要是将其背诵下来而已,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课堂上受到抑制。

二、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出路

小学思想品德课要想走出目前的困境,只有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局限,用更加开放的胸怀去包容新知识和新问题,加强思想品德课的社会实践性,真正为学生成长着想,才能让思想品德教育变成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不仅仅是一门学科。

首先,修正评价机制。受到评价和考核的影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评价机制,仍然采用单纯的试卷考试的方式,学生背过的不过是为了应付考试的词句,和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养成、思想品德没有丝毫的联系。只有改变考试这一单一的模式,丰富其考核和评价手段,让思想品德“随风潜入夜”的教育落到实处,这一学科的设计初衷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否则,就会落为空谈。

其次,开放小学思想品德课。传统的课堂,无论是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都是相对封闭的。表现在教师不习惯新知识的融入,尤其是不习惯新道德、新观念的融入。许多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无形中不自觉地充当了卫道士的角色,而自己毫无知情。要知道,用维护道德的旗帜去反对新的道德,很容易就坠入到压制思想的地步。这是每个教师,尤其是老教师需要警惕的。所以,小学思想品德课要具有开放性,教师必须具备开放、包容的眼光,对于社会上的新形势、新道德、新思想要有所体察,能够辨是非、明曲直,切不可做一个迂腐的教书先生。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开放还包含教学方式的开放性。与以往的教学手段不同的是,在一个开放的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听课者,而是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他们发表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观点,对于这个社会充满了好奇和各式各样的疑问,各抒己见,以一个小学生的身份将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带入课堂,与大家一起共同讨论,共同研究,共同进步。

最后,小学思想品德课要加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归根到底,思想品德课就是教学生认识生活和社会,让他们了解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对于父母、家乡和民族的情感。这些都需要具体的活生生的生活。教师要懂得这个道理,要学会对教材做出合适的和合理的处理,更要懂得让学生走出课堂,充分借鉴在高校普遍流行的暑期社会实践等形式,组织相关的学生到社会上进行调查、参观、考察等实践活动。比如在讲到《过好暑假》这一课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帮父母多做些农活,或者回老家和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一起多下地,增加对于土地的亲身感受。

参考文献:

[1]张丽.小议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活化”[J].科学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0(1).

[2]陈学金.思想品德课教学要“生活化”[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4(4).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思想品德教学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