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台音频资料修复和整理

2016-05-30 10:48:04陈波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19期
关键词:存储介质修复

陈波

摘 要:广播电台库存的音频资料具有独有性和珍稀性,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地方领导的会议、讲话录音等历史文献资料。目前,库存的音频节目资料载体有开盘磁带、老唱片等,该批音频载体保存时间跨越半个世纪,基于物理学规律,存在不可逆的老化进程及介质老化所导致的音频劣化问题;大批珍贵的原始内容资源濒临损失风险,急需尽快采用成熟技术抢救,数字化转储库存的音频节目资料并高质量数字化转储,并对转储后的数字音频资料进行统一管理,并为台内工作人员提供资料的查询、下载、统计分析等应用功能,从而实现更好地管理、使用数字化后的音频资料。

关键词:音频资料 存储介质 修复

中图分类号:G22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7(a)-0107-02

电台库存的资料按照材质可以分为开盘带,胶木唱片,磁带等几个部分。按照资料版本属性可划分为三个大类。(1)原版资料:原版资料是广播媒体最重要的媒体资产,该类资料多为广播电台自制、自采、自编,部分资料独立拥有或共同拥有知识产权。(2)播出版资料:播出版资料是库存资料中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如栏目、板块类节目资料等都是播出应用性较强的媒体资产,该部分资料数字化转储后,部分节目内容有重新利用价值。(3)素材版资料:素材版资料多为电台收集制作的综合性节目资料,该类的资料主要包括文艺类资料,该部分资料数字化转储后,可以提供丰富的内容资源,并可作为音频档案资料永久保存。

音频载体恢复处理需求需要对各种音频载体进行一定的处理和恢复,基于这些载体的物理特性,其老化、损伤等导致音频信号输出劣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用专业处理设备对各种老旧唱盘进行清洗,修复等处理。

1 广播级数字化编码需求

项目技术需求:(1)48 kHz采样率/16 bit量化位数字编码;(2)96 kHz采样率/24 bit量化位数字编码;(3)DSD64。

1.1 质量控制需求

因为处理内容巨大,工作烦琐枯燥,需要尽可能使用自动化采集处理,需要集群音频工作站对模拟音频信号采集编码,通过控制功能设计使计算机直接控制录音设备多模式操作,系统的诸多环节上采用自动化模块设计,尽量减少人工干预,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转储质量和转储效率。并集成以自动方式及交互方式对转储音频质量进行统一监控,设置统一的技术标准,从而避免因人为失误导致的转储质量波动。

1.2 安全转存需求

该项目完成的产品资料以用户定义的文件格式转存至音频资料管理库磁盘阵列中,转储前设计上载接口,通过控件转换达成异构数据库的转换。

2 修复系统的组成结构

该项目完成的数字化音频节目存储在广播电台音频资料管理平台,需要对项目音频资料进行基于广电总局发布的《音视频编目规范》的编目著录,并在转储系统数据库和电台音频资料管理平台数据库搭建数据库结构转换接口,该接口应能对转储系统的元数据对应电台音频资料管理平台数据库进行自动编译,导入到电台音频资料管理平台中。

整套系统采用网络化架构,采用广播级专业声卡为核心硬件,并专门设计音频采集工作站,编目工作站,音频文件编辑工作站,数据校验工作站,监听工作站,转码工作站,数据输出工作站,数据库系统,完善的质量控制软件和作业流程,对所有转储的音频载体(开盘带、SP、LP等)进行恢复处理,以达到转储后的数字音频向原录质量回归的目标。

该方案采用音频资料进行48 kHz采樣,16 bit量化采集编码,以满足广播电台音频资料管理平台存储需要和播出、发布需要。对其中的部分精品节目资料进行96 kHz采样、24 bit量化位的高精度编码,符合国际标准的档案级数字存储归档需求。

音频资料转储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由基础平台、支撑系统和应用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基础平台由网络(1G ETHERNET)存储(RAID),数据库等组成,支撑系统和应用系统由音频采集等9个模块组成。

音频资料转储系统采用千兆以太网局域网结构,采用集中存储和集群计算机工作站协同方式;采用千兆以太网考虑了多台音频工作站并行工作,生产的数据量需要足够的网络带宽进行数据传输,同时利用以太网良好的兼容性和可管理性。整套系统设计为全面支持高质量音频节目资料数字化转储,具有完整的音频资料数字化处理的体系结构和作业流程的工程化转储作业平台。

系统逻辑划分上,可分为采集子系统,编目子系统,编辑子系统,转码子系统,审听子系统,数据库子系统,输出管理子系统,及监控管理子系统7个子系统。

采集子系统:主要实现对开盘带,SP/LP等音频采集和编码。

编目子系统:主要实现对各类音频节目资料的编目著录工作。

编辑子系统:对于采集后生成的数字音频流对应节目的实际出点和入点,预定义切割成完整的音频文件。

转码子系统:主要完成WAV音频文件镜像复制S48、WMA等多种音频格式功能。

审听子系统:主要实现对数字化转储后的音频文件的统一审听。

数据库子系统:主要实现对编目信息的管理和音频文件关联管理,需要配置一台数据库服务器和一台文件服务器。

输出管理子系统:主要实现输出音频文件打包管理和音频文件的输出上载管理。

监控管理子系统:主要实现对转储所采取的音频数据检测和校验,对如电平、相位等实现自动检测和校验。

3 系统的具体应用

项目数据库基于SQL系统开发,采用柔性可动态编译结构,主要字段采用预定义标准字段,支持广电总局发布的《广播电视音像资料编目规范》和广电总局发布的《广播电视音像资料分类法》对音像资料的编目字段定义,节目资料描述定义,同时支持自定义编目字段和节目资料分类定义。作业质量控制重点是通过系统中预置参数规范和控制工作人员正确操作,以保证音频转储统一的质量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检测:

(1)入点检测:为防止录入时由于磁带引带过短或人为过失及物理介质损坏而导致的信号入点漏录,操作员应严格根据转储音频工作站的提示(系统自动检测信号入点,并自动定位节目的开始点及结束点,如信号入点不对,则自动预警)正确操作,此时应将引带接长,或换接引带。

(2)信号劣化检测控制:当转储音频工作站检测到输入信号劣化时(频响动态范围小,信噪比低,或高频衰减等)应转入重新采集操作,或重新定位重读。

(3)对导入数据库的音频资料,应根据系统列表中的磁带盘号、文件名(节目名)等认真核对,以免发生张冠李戴错误。

(4)对存储于转储系统磁盘中的音频文件要逐一审听,其审听策略可为:对正常节目,可用快进方法抽查审听其有代表性的部分(乐章或旋律),对较早期的节目,可重点审听(全部或大部),对劣化磁带节目,须全部审听或反复审听。

4 结语

大批量音频资料转储中必须设置统一的入口和统一的出口,以对整个转储过程进行集中质量监控和全程管理,其中设备的不稳定性是造成质量波动的最主要因素,在该系统中集成了对转储设备及计算机网络系统实时监控和系统关键节点中传输、存储的音频数据的监控。同时,批量作业中的人为操作因素和不同类型的节目资料的差异性也是必须非常重视的因素。

参考文献

[1] 王亮.小型电台数字音频资料的修复与管理[J].民营科技,2014(7):40.

[2] 尚召根.浅议音频资料的数字化加工与储存[J].太原大学学报,2014(S1):27-28.

[3] 周更杰.广播素材高质高效批量导入的创新与实践[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5(6):65-67.

猜你喜欢
存储介质修复
HDFS数据动态分布设计与实现
绿色科技(2020年6期)2020-06-15 07:18:38
档案馆移动存储介质管理方法探讨
一种使用存储介质驱动的方式
数码世界(2017年7期)2017-07-25 09:24:51
青铜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的中外比较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6:42:09
WebSocket安全漏洞及其修复
现代道桥工程出现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探析及修复对策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3:42:42
自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
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及快速修复技术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12:16
关于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干部人事档案建设的建议
医学信息(2015年27期)2015-08-27 12:0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