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璐
【摘要】景区公示语是整个景区文化的载体,也是景区所在地域,甚至国家的文化载体。游客通过景区公示语,了解景区文化,遵守景区规章制度,更加深入地体会该景区的魅力。本文从语言学视角,以青岛世园会济宁园为例,探讨景区公示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
【关键词】景区公示语 文化差异 翻译策略
一、引言
景区公示语是景区形象与风貌的展现,是吸引游客,让游客更好地了解景区文化的载体,更是景区所在国家的面貌的展现。因此,其译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该国的国际形象。纵观青岛世园会济宁园公示语的译文,特别是一些涉及孔子与儒家文化的译文,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不知所云、无法精准理解原文意思、漏译误译等现象比比皆是。本文从语言学的视角,通过对该景区公示语文化差异的分析,研究景区公示语的翻译策略。
二、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从人类的行为角度出发,分析并阐释人们的言语行为。该理论最初由奥斯汀提出。后来塞尔及很多国内外语言学家、哲学家等,对其进行补充与完善。根据言语行为理论,人们说出某句话语时,会同时做出三种行为,即以言表意行为、以言施事行为、以言取效行为。以言表意行为是指人们说出一些话,从而表达字面意思的行为。这包括说话者说话时发音位置的使用,以及单词的选择、逻辑关系的排列。以言施事行为是说话者表达其想法的行为。以言取效行为是说话者的想法,被听话者接受后,对听话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与作用的行为。
三、济宁园公示语译文研究
济宁园公示语原文中,包含儒家思想及传统的中国文化,这就给翻译造成了一定困难。该译文为了达到简洁的目的,大多采用直译的翻译策略,导致国外游客无法深刻理解儒家文化内涵与外延。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中的以言表意行为、以言施事行为、以言取效行为视角,对景区译文中的文化差异进行研究与评估。本文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与对译者自身素养的要求,旨在完善公示语翻译,提高翻译质量。
1.以言表意行为分析。在介绍济宁园的公示语译文中,译者大多采用较为简单的单词直译。而其中存在基本的单词错误。语法错误也大有存在。这种现象导致外国游客不知所云,同时也对景区的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景区公示语,作为一种外宣文本,翻译时,译者首先应具备严谨的翻译态度,一定的翻译技巧及文化素养,查阅资料的能力。基本的拼写及语法错误,属于低级错误,在翻译时不该犯此类错误。其次,译者应将原文的语体风格及行文风格准确无误的译出,用词贴切且精准。由于文化差异,如有必要,翻译时应在“信”的基础上,灵活翻译,考虑到目的语读者,即景区游客的接受能力及心理影响。
原文:济宁园占地面积约1551平方米。
译文:The Jining Garden covers an area of about 1,551 square metres.
译文中“the”的使用存在语法错误,不是地道的英语。本句是济宁园简介的第一句。在英语语法中,在表示人名、地名、国家名等专有名词前,一般不加“the”。若上文已提到该专有名词“Jining Garden”,或“of”连接的名词前,这种情况下一般加“the”。故本句中的定冠词应删去。
原文:以独特的造景手法,营造“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中式古典自然山水园。
译文:With a unique garden-building technique, a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 featuring classic natural landscape is built, which embodies the philosophy valuing the unit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as well as naturalness.
该译文存在两处语法问题。第一,“独特的造景手法”实指上文已提到的“现代中式的造景手法”。由于前文已经提及,故译文中 “a unique garden-building technique”应改为 “the unique garden-building technique”。第二,“天人合一、崇尚自然”译为 “the unit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as well as naturalness”,没有翻译出“崇尚自然”的含义。此外,原文中两个四字格是并列的,而 “as well as”之前的名词表示的是句子的主要信息,之后的名词为次要信息,因而译文不符合原意。再次,英语中 “between”连接两个并列名词时,正确方式是“between A and B”。译文中译为“between A and B as well as C”在英语中是不成立的。
2.以言施事行为分析。济宁园公示语大多涉及儒家文化及孔子的思想,而这些是国外游客不了解,甚至没有听说过的。如何简洁明了地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展示给外国游客,让他们能接受并理解文化差异,是翻译中最大的难点。景区译文中多采用直译的翻译技巧,但未能精准地展现儒家文化的深刻内涵。
原文:济宁园定名为“儒园”,以孔子的“儒学”作为切入点,以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为设计理念,融入孔子诞生地曲阜市尼山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元素。
译文:Also named ‘Garden of Confucianism, the garden is intended to publicise Confucianism. Therefore, its design has integrated such Confusion concepts as the Five Cardinal Rules, ‘Benevolence, Righteousness, Courtesy, Wisdom and Loyalty, and the belief that ‘the wise enjoy the waters; the benevolent delight in the mountains into the elements of the natur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s of Nishan Hill in Qufu, where Confucius was born.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原文中二者意义重叠,因此原文中存在一定失误。但根据常识,或者查阅资料可知,二者是一个意思。这就要求译者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及严谨性。同时,在翻译过程中大量查阅资料,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正确翻译,切忌不懂原意,只求数量,不求质量。译文中把 “the Five Cardinal Rules”与“Benevolence, Righteousness, Courtesy, Wisdom and Loyalty”译为并列结构,属于误译。
此外,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儒家文化也内涵深刻,影响深远。简单地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翻译成“the wise enjoy the waters; the benevolent delight in the mountains”过于笼统,没有体现出儒家文化的深刻内涵。两个四字格中的“乐”字,不仅是“享受”、“因……感到快乐”的意思。第一个“乐”是指智者之乐,就像流水一样,阅尽世间万物、悠然、淡泊。而第二个“乐”是指仁者之乐,就像大山一样,岿然矗立、崇高、安宁。该景区公示语的译文过于笼统简单,没有展现出儒家文化的内涵。对于外国游客来说,由于文化差异,只会按照译文,从字面意思上浅显的理解成“喜欢”、“快乐”的意思。
3.以言取效行为分析。景区公示语属于外宣文本,对游客产生的影响极为重要。翻译时还需注意使用恰当的语气。如若语气不当或语气生硬,会让游客觉得不友好,影响游客游玩的心情。同时,对景区的形象,甚至景区所在地方、国家的国际形象,造成不良影响。中国自古以来是礼仪之邦,译文如若太过生硬与不礼貌,会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
此外,景区公示语会对游客产生一定的思想上、心理上、行为上的影响。良好的译文能将儒家文化精准的传达给游客,让游客在思想上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心理上产生一种兴趣或震撼力,从而在行为上开始关注中华文化,加深对中国的了解,日后加强交流。反之,译文质量不高,则会给游客造成不良影响,或没有给目的语读者造成一定影响。
原文:在展现“中庸之道”文化的同时,延展融入“孔文化”,使整个园区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
译文:While embodying the philosophy of the ‘Golden Means, it also incorporates Confucian culture so that the entire garden is pervaded with a rich cultural atmosphere.
译文中将“使整个园区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译为“The entire garden is pervaded with a rich cultural atmosphere.” 如此直译只关注原文意思的传达,而未考虑对游客产生的影响。景区内公示语应在介绍景点的同时,传达对游客友好热情的欢迎。此句建议改为第二人称“you”作主语,更能传达出热情友好的情感。
此外,本句中“中庸之道”的译为“the ‘ Golden Means”过于简单。由于各国文化差异,外国游客在不了解儒家文化的背景下,很难体会其含义,也无法对游客产生一定影响与震撼。
四、结语
景区公示语的译文好坏,关乎景区的形象,甚至该景区所在国家的国际形象。因此,翻译时应考虑到文化差异因素,在传达原意的同时,照顾到游客的需求。此外,还应简洁明了,传达热情友好的态度。
参考文献:
[1]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陈成辉.言语行为理论对翻译的启示[J].云梦学刊.2002.(4).
[3]付鸿军,刘敏.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中运用的意义[J].新疆大学学报.2003.(4).
[4]胡群雁.从生态翻译学看湖南红色旅游景点公示语翻译[J].科技信息.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