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尤其是高三复习备考阶段的学生不能准确判断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往往把“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之類的句子当做判断句。无独有偶,“百度文库”、“新浪博客”等一些网络媒体在对高中文言文的知识点归纳中,把带有“……者,……也”结构形式的并非判断句的句子定为判断句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都是不加思考地把凡带有“……者,……也”结构形式的句子判断为判断句。那么,是不是凡带有“……者,……也”结构形式的句子都是判断句呢?下面我们做具体分析。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判断句
古代汉语判断句是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子,它表示主语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属于什么或不属于什么。现代汉语中判断句用“是”表示判断,“是”是系词,亦即现代汉语中判断句的形式一般是“甲是乙”,“甲”是主语,“是”充当谓语,“乙”是宾语,例如“我的母校是庄浪二中”。而古代汉语判断句一般不用“是”表示判断,而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形式一般分为有标志判断句和无标志判断句两类。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叫无标志判断句,直接由名词充当谓语,对做主语的名词作出判断。例:“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对有标志判断句而言,除了谓语前面用副词“乃、必、亦、诚、皆”等来加强判断外,最常见的是带有“甲者,乙也”,“甲,乙也”,“甲者,乙”,“甲,乙者也”等结构形式的判断句,而其中最醒目、最易掌握的就是“……者,……也”,所以,就出现了把带有“……者,……也”形式的句子都判断为判断句的错误。
二、“……者,……也”句型除了是判断句的一种形式外,还有何作用
王力认为:“判断句有一种最常见的活用法,就是采用判断句的形式来解释原因。例如: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患者,冯谖之计也。(《战国策.齐策四》)……在现代汉语里,‘是字也可以用来解释原因。由此可见解释原因和判断在性质上是相近的。”既然是活用,就并非其本质。因此,带有“……者,……也”结构形式的句子除了表示判断外,还有一种作用是解释原因。诸如“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之类的句子并非判断句,而是用“……者,……也”的形式来解释原因。
三、如何巧妙快速地判断带有“……者,……也”结构形式的句子是否是判断句
要快速地判断带有“……者,……也”结构形式的句子是否是判断句,除了看句子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是否作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还必须具备下面两个条件:
(一)用数理逻辑中的“充要条件”法判断“甲”和“乙”互为充要条件
如果有事物情况“甲”,则必然有事物情况“乙”;如果没有事物情况“甲”,则必然没有事物情况“乙”,“甲”就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简单地说,满足“甲”,必然“乙”;不满足“甲”,必然不“乙”,则“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例如: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是“赵之良将”。同样,“赵之良将”是“廉颇”。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来传道受业解惑的。同样,来传道受业解惑的是“老师”。
按照充要条件的说法,“甲”可以推导出“乙”,“乙”也可以推导出“甲”,“甲”和“乙”互为充要条件。
当然,有一种情况必须清楚:“乙”和“甲”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例(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中,“赵之良将”(乙)包含“廉颇”(甲),“廉颇”(甲)包含于“赵之良将”(乙)。尽管“乙”的外延大,但是“甲”和“乙”的内涵是一致的。
(二)在翻译时能在主谓间加“是”
翻译时,在一个具有“……者,……也”形式的句子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加进“是”,句子意思没有太大出入,且依然顺利通畅,该句子必然是判断句。
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主谓间都可以加“是”。
而解释原因的“……者,……也”句型一般不能加进现代汉语表示判断的词“是”,即使能加进去也是和其他的关联词语一起使用的。
例如:
(3)“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强秦之所以不敢给赵国加兵,只是因为我两个人在赵国。
(4)“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把国家最需要解决的事放在前面,而把个人的仇恨放在后面啊。
这两个例子中尽管能加进去“是”,但“是”是和关联词语“之所以……,是因为……”一起使用的,不是单纯的判断词“是”。
由此可见,并非所有带有“……者,……也”结构形式的句子都是判断句,还可以用来解释原因。只有既能使主语和谓语互为充要条件,还能在翻译时在主语和谓语间加进判断词“是”,且句子中的谓语是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子,才是判断句。
(郭国庆 甘肃庄浪二中 74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