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烟
科技的浪潮近年来在国内外来势汹汹,如今似乎不知道一些科技界的热词就会被时代所抛离。而作为科技在艺术界的呈现方式,新媒体艺术也越来越能受到大众和藏家接受,在各大国际艺术展上,新媒体装置艺术也是不可或缺的吸睛亮点。
讲到新媒体艺术,不可不提及的是美国艺术家Tony Oursler。作为新媒体艺术的先驱和大师,1957年生于纽约、毕业于加州艺术学院的Tony Oursler早在80年代就开始尝试各种新兴媒介,跳脱出传统艺术媒介的概念,尝试在绘画、雕塑、影像、装置、表演、语言、音乐等媒介之间的交叉运用。他的作品被世界各大艺术机构所广泛认可和购藏,而且在市场上也受到藏家的青睐。Oursler长期关注人、科技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最易辨识的作品形式即是将录像投影在固定的材质上,使得平面的材质迸发出生动的立体感,冲突且违和,带给观众新奇的感官刺激。除了一般的布偶、雕塑之外,Oursler还曾经利用树木、建筑墙面创作大型公共投影作品。
Oursler对新媒体艺术的长期关注,也体现了美国一代人的时代印记。谈到为何会从早起的绘画转为关注新媒体,Oursler说自己生长在美国电视产业最蓬勃发展的年代,影像、录像等科技产品是自小植根于心中的兴趣,而在加州艺术学院教授、概念艺术教父John Baldessari的教导下,更是激发出他对不同媒介的追求。还有不得不提到的是,Oursler还与日前不幸离世的摇滚大师David Bowie有着多年的友谊,互相影响。David Bowie 在66岁时发布自己时隔十年后的第一张专辑,而主打曲目《Where Are We Now?》的MV就是由Oursler导演的。影片中Oursler继续运用自己标志性的投影装置,将David Bowie的面部和自己妻子的面部投影在并置的布偶上,充满创新意味。
当下在立木画廊香港空间的个展《PriV%te》中,Oursler延续了去年在纽约空间展览的议题,将目光聚焦于面部识别技术在社会中的运用,以及“大数据”给隐私问题带来的思考。这一系列以人脸形象为主体的作品将面板的眼部或嘴部掏空以视频取代。视频中模特眼部和嘴部的表演以特写镜头循环播放,配合诡异的肤色和光线,呈现出极具戏剧感的张力。Oursler本次特别事先研究了画廊的建筑设计,为该空间特别创作了这一系列的7件作品。一踏入展览空间,挂于墙面和放置于画廊中心的一件件“人脸”作品仿佛在注视着观众,口中念念有词,不禁让人联想起电影《The Big Brother》(1984)中多个经典镜头以及那句“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的台词。细看作品的表面,面板上蚀刻出的线条或是彩色的圆点,象征着面部识别系统的电脑算法中所用的基线特征,模拟电脑在识别人脸时的计算过程。Tony Oursler借此邀请观众得以一窥近年来被广泛运用在我们生活的面部辨识技术与我们之间的关系,乃至监视、隐私、个人信息采集等更广泛的社会话题。
人类的肖像长久以来一直被用以作为人类在社会中的索引条件,被认为是个人独一无二的信息,而在现如今社交媒体盛行、信息量巨大的“大数据”世代,每一个人在网络世界中被计算机算法分析,原本独一无二的面部特征也都可以被解码为一行行数字和简单的线条,甚至包括性格、行为习惯等这些原本无形的信息。个人的独特性湮灭在数字和标签里,成为可量化的工具,被行销和操控,更值得深思的是,每个人都似乎无法避免地出卖隐私和灵魂才能享受到新科技带来的好处,而这部分隐私和信息如何使用以及被谁使用也是Oursler多次在艺术作品和文章中提出的议题。
基于这样的思考,Oursler更是通过这一系列的作品提出了“新肖像”的概念,既是人类的“数字肖像”。自古以来,肖像、风景和静物是艺术的三大题材,而他提出的“数字肖像”是在当今科技时代对传统肖像在艺术史上的进一步延伸和升级。不同于传统肖像,“数字肖像”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积累变得会愈发强大,而相对地,人类本身则显得愈发弱小,最终这些被我们创造出来的科技会否最终成为束缚我们的牢笼?Oursler正是以这种以令人意外的影像和雕塑的组合,与观众生活中的共同经验相互呼应,巧妙地引起观者脱离传统的思维模式,思考自身和社会的联系,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