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营 梁欢欢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通过对在教学过程中及学生实践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人员素质模型的构成要素,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应用型教学模式,以期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的创新,提高该专业人才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教学模式 应用型理念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随着我国大学生数量大量增加,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及具体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及思路也要转变,在专业设置、专业教学模式及课程设置方面要有前瞻性,要掌握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导向和本地区行业发展需求。因此,创新能力及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成为当前教育及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主要研究集中于:第一,实践能力培养,集中在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等方向的研究;第二,以知识体系为出发点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三,以学生自我开发、创新思维为基础的自我锻炼及自我体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本文结合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系列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期望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及思考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有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一、教学模式分析
(一)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设计过程中主要有以下思路:通识教育课程以学生的基本文化及通用能力素质为基础,体现人才能力的最基本知识需求;专业学科基础课程主要体现在本学科人才培养中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能力,体现学科性,体现基础特色;专业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围绕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要求,开设专业课程,设计课程类别,分配课程比重。最后的实践课程部分,是实践能力及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课程选择的专业性及针对性对于未来学生的能力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实践能力培养方式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实践能力培养方式及方法的设计上主要体现在:课内实践方面,主要包括课内实践的内容设计、实践的开展方式、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制定、课内实践课的类型设计等;专业实习实训方面,则是以专业实践技能获取的方式开设实习实训课程,校外实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适应能力的培养及开发,校内实训以专业模拟为主,重在让学生熟悉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及工作环节;在学生自主能力培养方面,专业应开展比赛、竞赛、专业知识模拟实践,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
(三)人才培养成果应用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结果验收,一个重要的指标是指学生的社会应用性。通常,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社会应用性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检验:第一,专业知识及技能的考核情况,包括课程考核、专业技能比赛、专业资格证过级率等能够直接反映成果的量化指标;第二,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学生的适应性能力,这一部分则表现在学生企业实际调研及毕业生实习工作的专业对口性及岗位适应性上;第三,学生就业情况,就业率是反映人才培养的应用性成果的最有力指标,学生毕业后能否就业,能否快速适应岗位工作环境,能否达到人岗匹配,这是专业人才培养成果最重要的考核要素;第四,企业对于本专业人才的使用反馈情况,企业的反馈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学生应用性能力的强弱,也是高校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个依据。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问题分析
(一)培养理念与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应用兼容性差
虽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及思路开始快速转变,但随着教学进程的推进,发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资源及教学模式的使用对于应用型本科的改革由理念到实际教学模式及课程设置方面针对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及人才应用型培养的有效性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课程设置的整体性及战略性较强,而在应用性方面,针对如何体现课程体系以提高行业应用能力、实用能力为导向,如何组织教学过程完成应用性及实用性的结合,并不是特别到位。在课程设置上,还没有密切联系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现状,如何体现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如何依托学校的办学定位等等方面,并未得到有效解决。应用型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模式大多沿用学科体系,学科体系是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所建立的学科门类和学科内部知识的组合关系,学科课程模式培养出的必然是学术型专门人才,不能满足社會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理念认知不足
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适应和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怎样建立适合培养学生通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教学体系,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课程教学与工作任务真正联系起来,以满足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是应用型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有待于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但何为创新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是什么?如何开发学生的能力?如何进行实践能力培养?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界定,并与当前的人才素质需求相结合,在理念上认知到创新的重要性,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创新能力是什么,并如何设计实施“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案。
(三)教学方式、方法改进的力度及效度不足
1.教师实践能力不强。在目前的高校教师中,有三分之二的教师是所谓的“三门”教师,即从家门到大学门再到大学校门。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如上的问题,造成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分析能力及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
2.社会实践浅尝辄止。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是,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如企业见习、短时间企业实习、社会调研、校内模拟实践、应用软件模拟实验等等,其系统性、与专业课程的衔接性以及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创新性实践能力培养方面都不深刻。在操作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以见习为基础目的的校外实训基地难以接纳大量学生,实践教学可拓展的外部空间有限;二是在企业实习过程中由于实习期过短,加上暑期时间一共五周左右,在企业中学生独立实习,由于业务的连续性和商业的保密需要,企业一般不欢迎大学生在本企业进行短暂实训;三是对于学生来说,因实习周期较短,教学跟踪及指导不严,相当一部分同学出现偷懒现象,杜撰实习报告、实习鉴定表单位公章造假等等。因此,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习实训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的能力培养及创新性培养问题。
(四)教学模式调整与人才市场中的人员素质需求匹配度有待加强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强调培养应用性强、实用性强的人才。但当前课程体系设计方面针对人员素质需求的快速变化不能够做到快速反应,主要原因在于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人才培养的计划不能够做过多、过快地调整。同时,在人才能力需求信息收集方面,由于信息传递者并不专业,会出现信息的偏差,企业在信息反馈过程中容易出现以偏概全的认知性错误。由于调研信息不充分,调整培养方案会造成人才能力培养的不全面,不与外部进行信息交换的一成不变的培养方案,会使人才能力培养产生滞后性。因此,在培养方案设计的过程中要全面考虑教学模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联性,增强匹配度,提高人才能力培养的实用性及应用性。
三、“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的应用型理念研究
(一)人才素质的模型构建
“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本着“理论教学、企业实习、集中实验实训、科学研究”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着重提高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及创新学习能力的教学理念,应该设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模型,并以这些为依据开展课程设计教学模式设计,如图3所示:
(二)培养方案的设计及调整
打破传统“周学时实践式”学期课程体系设计,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科发展前沿动态,立足于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社会需求,以四年教学时间为单位:首先,实行“2.5+0.5+0.5+0.5”的学期教学安排,进行学期专业实习,既迎合了我国企业实习学生工作时间过短、安排困难的情况,又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能够较长时间地、系统化地学习岗位知识,达成专业实习的目的;其次,第七学期重新开始专业文化知识讲授,能够在学生实习后认识到知识及技能不足的情况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最 后,第八学期写毕业论文并进行毕业实习,要求学生毕业论文以实际实习或工作为出发点进行研究分析,撰写论文,使学生在大学期间完成理论学习的科研工作,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目的——“能力”“实用”“创新”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掌握课程知识与工作实践之间的联系,培养符合产业需要的具有通用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三)实践教学及教学方案的设计
根据“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的培养目标设计教学方案,依托航天企业,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着重培养适合企业的实用型人才,根据“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研究”的教学思路,组织及设计教学课程,并通过学生实习后的能力情况组织教、学、做,突出相关课程的关联性,建立起“案例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管理游戏、现场操作、企业实习”等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亲验式教学方式。教学的安排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课程项目、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为保障,通过让学生承担完整的工作过程来获得知识、技能和通用能力,切实保证“做中学”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实现。
四、结束语
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适应和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如何建立适合培养学生通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教学体系,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课程教学与工作任务真正联系起来,以满足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是应用型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有待于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教学模式,通过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核心能力,如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辨别人才能力、专业知识水平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等进行培养,有针对性地实行“理论教学、企业实习、集中实验、实训、科学研究”“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着重提高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及创新学习能力。该方法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的教学改革及教学研究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尹小敏.“问题情境”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及其运行[J].中国高教研究,2014(07).
[2]陈晔.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1(03).
[3]魏军英.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50).
[4]邹高祥.基于“挑战杯”平台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4(9X).
[5]钟海荣.构建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全程渐进式培养模式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