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学生“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016-05-30 23:17:20方娟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2期
关键词:缺失培养对策

方娟

【摘 要】责任感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学生将来贡献社会的重要保证,但现在的中学生缺乏责任感。为什么中学生的责任感越来越低,我们该如何唤醒中学生的责任心,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呢?本文就此问题展开了浅析。

【关键词】中学生责任感 ;缺失;培养;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中学生责任感的缺失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也不管是在家庭、学校抑或是社会,我们感觉到不少中学生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都很差,不考虑他人感受,身上普遍缺乏责任感,不能自觉遵守、维护社会规范与社会公德等等。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责任。为教师我们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只有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才能建立自己的信用和锻炼自己做事的能力,才能立足社会。

二、问题的产生——中学生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学生责任感如此淡薄?家庭、学校、社会都有一定的责任。

1.家庭教育的不良影响

现在的中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从小受长辈溺爱,物质需求得到极大满足,缺乏对艰辛的切身体验,缺乏责任感和义务感,加上长辈教育方法不当,教育手段简单,从小就剥夺了孩子为自己承担责任的机会,故自立意识和生活处理能力差,依赖性强,责任意识也就大大欠缺。

2.学校教育的缺失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迫于升学考试的压力,不少学校片面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还是过重,每天有写不完的作业、做不完的习题。这种狭隘的、封闭性的教育,使学生无暇关心外面的世界,也没有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因此,他们也就不会看到自己在社会、家庭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也就不可能意识到自己应承担的各种角色责任。

3.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当今社会转型时期,许多规则制度不完善,不良社会现象仍然存在。部分领域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还相当严重。加上网络的日益发达,各种复杂信息的大量涌入,而中学生缺少分辨是非能力,意志力不坚定,容易沉迷网络,荒废学业甚至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这种环境必然对中学生产生巨大的冲击,弱化责任意识。

三、问题的解决——中学生责任感缺失的对策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明确指出:“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思考如何高效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增强学生的责任心,让中学生“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1.言传身教,示范责任行为

教师要始终做到言传身教,以身示范。大到教育管理的每个环节,小到在班级和各种场合下的言谈举止,要处处给学生以表率,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化学生,从而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

2.课堂教育,唤起责任意识

培养中学生责任心的重要渠道在课堂,课堂教育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首先各学科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其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多種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学习任务,让学生真正的意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产生主人翁的意识和责任感。

3.创设平台,践行责任行为

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各式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提供多种角色,促进学生之间的彼此尊重理解和相互协作,进而升华为集体感情和责任心。让学生参与到班级工作、集体活动、班团活动中,让学生有事可做,有责可负,就能使他们找到自我,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到承担任务、承担责任的酸甜苦辣,从而激发和强化他们的责任感。

4.家校沟通,体验家庭责任

教师可利用家长会或家访等形式与家长一起探讨,如何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进行责任心培养?学校还可以举办各种家校活动,增加家长与学生间的沟通机会,进而让其有了对家庭感恩之心并尝试为父母出主意分担忧虑,分担责任。这种来自家庭的责任感才能渐渐演变为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服务社区,实践社会责任

责任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出来的。社会是比家庭和学校更大的塑造人的熔炉。而社区服务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形式。如:利用学生的知识对社区居民进行法制教育、环保知识教育和扫盲教育;身体力行,疏导街道交通,拍摄违章行为等等。让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参加社会服务,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环保问题、交通问题),深入社会,展开调查研究,以此来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明白将来怎样融入社会,使学生养成全面的责任意识。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也是时代的需要。作为教师应善于捕捉机会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责任感的培养将贯穿于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要使学生理解责任感、体验责任感,让责任感成为一种习惯,这样就能自然而然担当起建设未来中国的责任。当然,中学生责任心的培养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让共同携起手来通过努力让每一个中学生都懂得“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参考文献:

[1]贺百.中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4.01

[2]艾楚君.青少年责任感缺失症候、原因与培育对策[J].大学生研究.2011.06

猜你喜欢
缺失培养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资治文摘(2016年7期)2016-11-23 00:41:22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效力探析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6:43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6:40:21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