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辉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教师要想搞好教学,必须要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必须关注学情。真正的教育家没有不关注学情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学情研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会想当然地从经验出发,去找学生的兴趣点、困惑点等,或者从教师自身的实际出发,去设计教师认为让自己有比较大的演绎空间的教案。这些设计往往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圈子里学习,而不清楚为什么学和为什么这样学。
学情即学生个体的情况和学习状况。笔者认为,它应该包括学生的知识经验、思维能力、心理状态以及情感等诸多要素。语文教学要定位于学情,具体说来:
一、简化导语,贵在自然
课堂导语部分,重在“引导”,或者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或者为了调动与文本相关的知识经验、情感体验,为学生进入情境、解读文本作铺垫。如《甜甜的泥土》一课可以从母爱的伟大无私入手,学生朗诵、赏析孟郊的《游子吟》加深情感体验,然后调动学生对失去母爱的孩子的怜惜之情,在非常切合文本内容和情感的氛围中引导学生解读,这无疑会事半功倍。
导语的精当,贵在自然。有时,不恰当的导语还不如直入课题。宁鸿彬老师执教《七根火柴》,在简短的常规训练之后,说:“今天讲《七根火柴》。(板书:七根火柴)看注释①。作者王愿坚,当代著名作家。本文选自《人民文学》1985年6月号。下面准备读课文……”这种自然的导语,来自对学生心理、教学规律的把握,值得我们学习。
二、解读文本,贴近规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两句话告诉我们,文本提供的信息都是多元的,读者解读时需要的信息不一定是多元的,学生需要有概括信息、提炼加工的能力,需要良好的思维能力,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弥补自己在审美体验上的不足。阅读教学的基本范式应该是对话式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着教师主导的越位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说,“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主导,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一般来说,教师引导得当,学生可以理解到位,而一旦学生一时理解不透彻,教师不放手让学生思考、甚至越俎代庖的事情也时有发生。现在的文章,要求的阅读水平往往要略高于学生的能力,像《紫藤萝瀑布》这样蕴涵丰富的文章,没有一定的生活经历是很难真正感悟透的。对这类问题,教师可以点到为止,甚至不点。学生再长大一点,就自然理解了。
三、细化辅导,落实学情
提起辅导,我们眼前浮现出教师在教室中走来走去、孜孜不倦的身影,于是,觉得辅导不如搞教研有价值,好像难登大雅之堂。其实,辅导是教学中很重要的环节。教育的熏陶渐染之功、语文的人文精神自然蕴涵其中。真正会辅导的教师古已有之。孔子注意“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的不同施以不同的教育,因而他了解人的个体差异、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孔子还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不到他想不通说不清楚的时候不启发他;教给他一个角,他却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角,就不再教他了。孔子是很善于抓住教育的时机和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来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与教学内容的。
辅导需要下的功夫太多了。须知,教师多一份责任心、针对性,学生就少一些无效劳动、少一些盲目摸索,学生的个性也才能真正得到尊重和发展。
印度哲学家奥修说过,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课堂,就像给脚提供合适的鞋一样。当我们的课堂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立足于学情,踩稳了课堂的节奏,就会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像一首和谐的歌曲,让学生学得主动、轻松。我们语文教师要心中装着学生,才能教有效益、教出境界。
[作者通聯:江苏灌云县沂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