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自信”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探讨

2016-05-30 22:41:08徐倩
亚太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三个自信理论政治

徐倩

摘 要: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自信”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中是实现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途径。本文结合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三个自信”提出的时代依据,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依据“三个自信”来设定目标。

关键词:三个自信;思想政治教育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的政治要求,它的提出鼓舞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思想基础。“三个自信”既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又是未来前进的法宝。[1]“三个自信”无论是从价值取向还是意识形态来看,都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将“三个自信”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进程中,对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和志向的坚定捍卫者,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但是,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准确把握“三个自信”的科学内涵,凸显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指导意义?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理论探究。

一、“三个自信”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动力

1.将“三个自信”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要求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同时也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根本。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环,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只有坚定“三个自信”对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才能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针,必须以“三个自信”为依托,自动自发地践行社会主义义务。当然,这种自发性是建立在自信基础上的,二者相辅相成。

2.“三个自信”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顾海良指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应该成为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一条主线,并从八个方面阐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三个自信”。[2]我们知道,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育人的学科,是经由过程优化教学引导人们的价值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巧妙地融入“三个自信”的内容,将“三个自信”逐步渗透到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中,使人们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式,对思政产生相同的思想感情,进而推动全体公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二、坚持“三个自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

1.“三个自信”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对思想政治教育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将“三个自信”融入到人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不断提高“三个自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实效性。

2.“三个自信”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视野创新的根本。“三个自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新的理论成果,将新的理论成果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运用实践来检验和发展它;通过新理论、新知识的熏陶,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提高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下而形成的思想观念的能力。

3.“三个自信”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作用的内在动力。只有准确地掌握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导向,深化思政的理论体系,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代思政的发展,从而推进“三个自信”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

三、将“三个自信”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方法

1.目前我们应该做的是不仅要让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回荡在学校的课堂里,在社会实践的场所、互联网等方面都应该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合力,要运用多种平台、采用有效的方式展开宣传,在生活学习中形成浓厚的“自信”氛围,帮助和加强对党的各大方针、决策、精神的领会,推动“三个自信”自然而然的寓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2.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结合当前社会正在发生或近期发生的焦点和热点来叙述,避免程序化的说教,尽量使用幽默生动的语言来说明,善于运用当前社会发生的典型案例,采用脍炙人口的形式,创造出一种同等、友善的氛围。在此基础上再把“三个自信”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魅力,从而推动人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3.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是教育活动的引导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所以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育者必须先有一桶水,如果没有较高的素质,就很难把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具有复杂性、创造性的工作做得好。[3]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首先学习并深入了解“三个自信”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并且很好地围绕着这一思想去做好理论上的准备,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保障,使“三个自信”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的教学语言。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反映的是当前社会历史、社会制度、社会文化以及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当前多元文化冲击下,主动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尤为关键。因此,必须将“三个自信”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教育和引导人们建立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满怀信心地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努力探索教育和引导人们坚定“三个自信”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措施。

参考文献:

[1]刘影,万雪良,马茜,欧威,海新红,安宁波.把“三个自信”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J].文教资料,2013(10):89.

[2]顾海良.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导刊,2013(1):12.

[3]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

猜你喜欢
三个自信理论政治
坚持理论创新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对“三个自信”的认识
商(2016年5期)2016-03-28 10: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