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刚 魏哲
【摘 要】本文分析了突发事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现状,提出应在传统教学中引入应对突发事件的教育教学内容,打造素质过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日常管理与服务的动态监控和实时处理工作模式,实施融入人文关怀、突出心理健康、强化应对处理能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关键词】突发事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应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加之多元文化及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由突发事件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正从思想、行为等多方面对大学生产生重大影响。《教育部 2009 年工作要点》中强调指出:“完善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体制机制,加强应急组织、队伍、平台和能力建设,提高各类突发事件预警、防范和处置能力。全面落实安全稳定责任制,认真排查和整改薄弱环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1]处于成长关键阶段的青年大学生,属于心理素质和政治素质不太成熟的群体,对突发事件的关注往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容易被一些负面言论和反动势力煽动利用,如不及时加以防范、引导和教育,对学校管理乃至社会稳定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高校肩负着培育祖国建设者、接班人的重任,突发事件的产生凸显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新任务与新挑战。
一、突发事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突发事件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突然发生的具有强烈冲击力和影响力,需要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加以处理的重大事件。高校是人群高度聚集的场所,也是容易发生突发事件的场所。从事件性质的角度划分,可以将高校突发事件分为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如禽流感、食物中毒等;政治敏感类突发事件,如涉日游行、抗议西方歪曲报道等;治安类突发事件,如马加爵事件、学生身亡等;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如地震灾害等造成的师生人身伤害、停课等;管理类突发事件,因学校内部管理如后勤服务等存在的问题而引发的事件等[2]。
突发事件具有事前隐蔽性强、影响因素复杂、难以预知控制、发展瞬息万变、传播渠道广、涉及面宽、处理棘手、如不妥善解决后果严重、政府及舆论调控难度较大等特征。面对频发的突发事件,高校要及时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维护校园稳定,其中,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发挥其作用是关键。频发的突发事件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研究新课题,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突发事件的现状分析
在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了大量成功的案例,如以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引发的大学生反日游行示威活动为例,各高校及时采取举措,加强教育引导学生合理合法地表达爱国诉求,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突发事件中价值的有效实现。具体体现在突发事件应对上,高校往往重视事后教育,事前教育防范欠缺;教育教学内容相对狭窄,日常教育中缺乏紧急避险、急救知识和生命教育等内容;课本与社会现实相对脱节,缺乏对政治事件、群体事件、突发事件应有的敏锐性、洞察力和应对能力的讲解,价值取向泛政治化,空洞的说教多于启发;面对信仰缺失、价值观紊乱、精神空虚等诱发的突发事件,人文关怀体现不足;既往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单纯地注重国家和集体利益,强调国家、集体与个人相结合的较少,而实践证明将国家、集体发展与个人发展的诉求有机结合,符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取得的效果较好。
三、基于突发事件应对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研究
高校作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摇篮和基地,应尽快建立合理、科学、高效的应对机制,以保证快速、及时和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事前做到未雨绸缪,预防突发事件于未然;事中做到科学应对,减少突发事件的消极影响;事后做到持续深入,做好妥善处理的善后重建工作。
(一)在传统教学中引入应对突发事件的教育教学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突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及法律法规教育,帮助学生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分析、解决因突发事件导致的迷惘、恐慌等思想问题,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还要注重引入与时代背景、社会发展、人民福祉相关的内容,将“非常态”的突发公共事件纳入“常态”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如生命的责任与价值教育、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国际视野的国际规则和惯例教育、应对社会媒体和甄别网络信息的能力培养、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避险和自救、救他能力培养等。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角色训练、拓展训练等,创造性地应用知识,让学生获得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驾驭错综复杂局面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打造素质过硬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防范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力量。中央16号文件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同时又强调“广大教职员工都负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因此,按照德才兼备、业务精湛、心理良好的标准打造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要通过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培训,使教育者具有事前预测预防能力、事中管理协调能力、事后安抚重构能力。同时,面对突发事件,必须要形成合力,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开展教育引导工作,及时宣传政府、学校的政策以及突发事件的最新状况,传播科学应对突发事件的方式和方法,使教育的内容迅速渗透到大学生的各项学习生活中,从而达到全员参与的效果。
(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日常管理的动态监控和实时处理工作模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高校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大学生的了解程度,这包括大学生的生源信息、家庭状况、心理健康水平、学习生活环境、待人接物方式乃至兴趣、爱好、价值观等。从清华大学荷园餐厅的爆炸案、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杀人案到上海商学院的大火事件、复旦大学的投毒案,无不反映出这一点。因此,高校必须在教育过程中随时了解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思想状况,从学生切身利益看清问题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日常管理中来,形成一整套事前预测预防、事中科学应对和事后教育引导相结合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动态监控,实时处理学生关切、关注的事件。
(四)构建融入人文关怀、突出心理健康、强化应对处理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临床心理学家Ellis认为,人的不良情绪和行为作为一个结果,并非由诱发性事件直接引起,而是由个体对事件的认识或者信念引起的。从实际情况来看,突发事件中学生出现的各种思想问题,多数都是因为实际问题得不到及时妥善解决而引起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融入人文关怀,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放弃试图控制学生的理念,摈弃单向灌输的模式,积极引导教育,加强双向交流互动[3]。针对学生在突发事件中出现的迷茫、恐慌、盲从等问题,突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应对恶性事件、政治敏感事件、突发灾害事件等的能力,把外在教育引导与学生的内在需求有机结合起来,运用科学方法,主动进行干预,有效调节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全力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和育人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崔小璐,陈小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有效性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0):84-89.
[2]唐爱琼,黄振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有效途径探析[J].高教论坛,2013(02):13-15.
[3]王鸿.高校突发事件应对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构建——以高校社会性突发事件为例[J].教育学术月刊,2011(05):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