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读现代文,角度更精准

2016-05-30 10:48李弗不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现代文空巢意蕴

李弗不

现代文阅读中有一类探究题,简单地说就是指开放性试题中带有对材料的研究、探讨、分析、整合,进而提出质疑、建议或鉴赏评价的题目。其基本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问题具有主观性——问题的设置为同学们提供了探索、思考、发表独立见解的空间;二是问题具有开放性——以文本的某一句话或某一点为触发点,要求同学们以此为起点,联系文本作适当的拓展,鼓励大家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培养同学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总的说来,解答现代文探究题的方法是,要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要探讨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要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等。至于在实际的答题中,具体的操作方法,也不妨参考如下方法:

[立足文本,进行合理的想象与联想]

尽管探究题是一种开放题,但再开放也要联系文本,不能抛开文本,要以文本为依据,否则,就会天马行空,离题万里,甚至不知其所云。当然,立足文本,也不能照抄文本,而是要在文本固有的意蕴基础上,阅读者还要进行一些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把文本所关涉的方面,进行一番自我的个性独特的体验和有创意的解读。譬如:

在本文中,“独木舟之道”不仅指独木舟行驶的水路与划独木舟的技巧,更指由荡舟引发的诸多感悟。请结合文本,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所悟到的“独木舟之道”。(2014·安徽卷第14题)

此题的提问就有“在本文中”“请结合文本”等字样,明显是要求我们探究时,必须立足文本,不能脱离文本。通读原文9段文字,大概可以从4个角度来谈我们所悟到的“独木舟之道”:与自然和谐的角度、体现生存哲学的角度、崇尚挑战精神的角度和摆脱束缚获得自由的角度。即:①独木舟之道即自然之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②独木舟之道即生存之道,体现了一种朴素的生活哲学;③独木舟之道即探险之道,就是崇尚一种敢想敢做的挑战精神;④独木舟之道即自由之道,就是追求一种超越限制、摆脱羁绊的自由境界。当然,以上的4个角度,只要答出任意两点(两个角度),且有结合文本的分析即可得满分。

比如,探究第一个角度:独木舟之道即自然之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我们就可以结合原文的第1段文字进行探究,探究时,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写出这样悟到的文字:独木舟犹如一叶风中摇曳的芦苇,行进在清澈见底的湖水中,水声、鸟声、风声和独木舟已然融为了一体,此时荡舟,与大地和谐,与天空比肩,和惬意相随,和快乐相伴。人与自然如此和谐,如此美丽。如果从第2个角度、第3个角度、第4个角度,可以以此类推去进行探究。总之,立足文本,是探究的基础;想象、联想,则是探究的翅膀。

[找准角度,发掘深意]

文本既有表层意义,又有深层意蕴。深层意蕴犹如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探究题就是要探究其深层意蕴,探究其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一般而言,探究的角度和层次包括:作者的写作动机、时代与社会背景、文本的体裁特点、文本的表达目的、文本的表达方式、文本提示的背景资料、文本主旨的隐含意义等等。譬如:

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2014·课标卷Ⅰ第11题第4问)

上面我们所举的安徽卷的探究题,题目本身就说了“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所悟到的‘独木舟之道”,解答时也提及了4个角度。可见找准角度的重要性。此题提问虽然没有明言探究角度,但探究时,是一定要找准角度的,否则,就不能很好地回答问题。“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这是探究小说结构安排。小说以渡夫任情高歌做结尾,要从小说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小说主题等角度去进行分析。以歌声作结,在结构上引发了读者的无限想象;使得小说人物——渡夫的形象更加丰满,充分体现了他洒脱的一面;在小说主题上来看,表达了渡夫对自由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回答的角度有4个:①在艺术结构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最后以歌声结尾,余韵悠长,耐人寻味;②在情感表现上,以渡夫的无表情代替哭泣,以任情高歌代替诉苦,强化了表现苦难的力度;③在人物形象上,既表现了渡夫的洒脱豪放,也反衬他的现实痛苦之深,使渡夫的形象更加丰满;④在思想内容上,从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到表现渡夫追求自由生活的信念,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联系生活,结合自身,发表己见]

尽管探究题要立足文本,依本探究,但又不能胶柱鼓瑟,囿于文本,而要与我们的生活相联系,特别是要结合自身感受、见解去发表自己的新见。譬如:

《枣香醉人》这篇文章引发我们对广受社会关注的“空巢老人”问题的思考,请谈谈你的看法。(2014·天津卷第21题)

回答此题就要联系我们自身的生活。在我们的生活里,在我们的身边,就有“空巢老人”的现象,我们或亲眼所见过,或亲耳所闻过,总之,是关注过,思考过。如,就像《常回家看看》这首歌唱的一样,要“常回家看看”。做儿女的,不能认为给了老人钱,就万事大吉了。老人,特别是空巢老人,精神赡养有时比物质赡养更重要,“常回家看看”是给钱给物代替不了的。许多“空巢老人”在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不安、孤独、失落、抑郁等情绪,这些心理上的问题,并不是子女给予物质就能解决的,他们需要子女的精神抚慰,需要子女“常回家看看”。然而,他们仍然无法依靠法律来帮助自己实现意愿,因为“常回家看看”虽然入法,却没有规定谁来监督执行“常回家看看”,也没有赋予有关组织强制执行的权力,更没有规定不“常回家看看”的结果。

对于“常回家看看”的法律条文,总体上要靠子女自觉来执行,而且,这种道德上的义务、亲情上的事情,法律也不宜干涉过深。但是,为了让这一条文更能发挥作用,不妨增加一些强制规定。比如,子女长期不“常回家看看”,而老人提出要求的,街道、居委会、村委会有义务督促子女“常回家看看”;子女不“常回家看看”,导致严重后果的,例如造成空巢老人死亡的,法律应当对子女进行相应的惩戒,等等。当然,还可以从空巢老人也应转变观念,减少对子女的依赖;尽孝要趁早,子女应主动为老人提供更多关爱等等角度去谈。这都是联系了我们自身的生活,没有囿于文本,在谈问题,谈看法。

猜你喜欢
现代文空巢意蕴
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让概括思维成为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利器”
空巢生日不孤独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论秦观词的感伤意蕴
意蕴难求
高考现代文阅读应关注的几点
《马嵬》(其二)颔联意蕴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