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9月3日阅兵仪式讲话中提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还提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出自《左传》,意思是国家最重大的事情是祭祀和战争。习主席引用这句话是想表达阅兵仪式的意义:一方面彰显我们不忘英烈,铭记历史;另一方面也展现了我们国家现在的军事实力。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出自《诗经》,意思是做事无不有开端,可是却很少能够坚持到底,相当于“有善始,无善终”。这句话常常被引用来提醒人们做任何事都不能半途而废。在阅兵仪式上,习主席引用这句话是想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重而道远,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坚持不懈地努力。
《鸿门宴》中“沛公奉卮酒为寿”这句话中,“为寿”的“为”字是念第二声还是第四声?
“为”字的读音是由它的词性决定的,作为动词读第二声,作为介词则读第四声。“为寿”一词最早出自《管子·小称》:“饮酣,桓公谓鲍叔曰:‘阖不起为寿乎?”“为寿”指的是向尊长敬酒或馈赠财物,以祈祝健康长寿,这里的“为”是动词,表“祈祝”之意,所以应该念第二声wéi。
“学生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高校的要求,自主选择计入高考录取成绩的学业考试科目,而且学业考试实行‘一门一清制,教育部鼓励提供每个科目两次开考的机会。”这句话读起来挺顺口,到底哪里有语病呢?
这道病句题考查的是关联词的位置。当两个分句主语不一致时,关联词要放在主语之前;反之,关联词要放在主语之后。
比如“不是你走,就是我走”这句,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分别是“你”和“我”,所以关联词“不是”“就是”要放在两个主语之前。又比如“我不是在咖啡馆,就是在去咖啡馆的路上”这句,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都是“我”,所以关联词“不是”的位置在主语后面。
这个病句中,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分别是“学生”和“学业考试”,主语不一致,所以关联词“不仅”应该放在主语“学生”的前面,改为“不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高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