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严真
情境类的语用题,要求同学们针对题中所给情境,使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前后连贯、衔接紧密且合乎情理。解答这类题目,要根据题干要求,将主要的对象、事由等关键点交代清楚,并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选择适合的语气口吻,还需注意上下文之间的连贯。
我们以衢州第三中学高三年级阶段性考试中的一道题为例,来讲解如何应对此类题型。
孙子高中毕业了,爷爷、父亲、孙子三代人正在讨论孙子出国留学的问题。这时,电视中播放了一则新闻:“子女‘常回家看看将入法,以保障老年人权益。”一时间,大家陷入了沉思。
良久,爷爷说:“虽有古训‘父母在不远游,但在我心里,只要你们有出息,走多远都没关系,心里想着我就行了。”
孙子马上说:“是啊,爷爷,我出国后会很想你的,我会坚持每天给你打电话,常常给你发e?鄄mail,或者视频聊天,将来等我赚钱了,我还会寄很多钱给你的。” 这时,父亲开口了:“ 。”
爷爷凝望着孙子,祖孙二人郑重地点了点头。
请根据情境,补写父亲的话。要求:语言表达简明、得体,不超过100字。(5分)
这是一道贴近现实生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的题目。材料中的三代人面临着当下很多家庭所面临的问题:年轻人外出学习(就业、创业),不能陪伴家人,不能经常与家人团聚,该如何兼顾学业(事业)与家人呢?一则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新闻,让大家陷入了沉思。爷爷鼓励孙子:“只要你们有出息,走多远都没关系,心里想着我就行了。”孙子乖巧地回答会利用现代通信设备来尽孝,甚至许诺等赚钱后给爷爷寄钱。这时父亲的表态就很有讲究,他既是父亲又是儿子的特殊身份,决定了他说的话既要照顾到老父亲的感受,又要让儿子认识到怎么做才是真正的孝顺,如此才能让祖孙二人“郑重地点了点头”。
失分示例1
爷爷现在身体还硬朗,而且有我在身边照顾,你就不用操这份心了。你读好自己的书,在外学会照顾好自己就行了,人总是要独立的,只要你将来有出息,我和你爷爷会很欣慰的。
【分析】 这个答案不能得分。这段话既没有考虑到爷爷的感受,更没有让即将出国留学的孙子理解怎么做才是真正的孝顺,且充满了训导的语气,这种表达是不得体的。
失分示例2
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送你出国学习也是为了给你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你可不要辜负了你爷爷和我的一片苦心啊!无论在哪里学习,都要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趁年轻,努力学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分析】 这个答案不能得分。这段话忽视了核心话题——“年轻人如何尽孝”,只一味地强调“学习”,与设置的情境和话题不一致,在表达上也不是很连贯。
失分示例3
亲情,是无价之宝;孝顺,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要求;事业,是我们的立身之本。一切现代化手段包括钱都代替不了家人团聚的温馨,取代不了亲情。我们虽然不能常守在老人身边,但应时刻不忘孝顺,一有时间,就应多回家看看,多陪陪老人。
【分析】 这个答案可得4分。首先突出了核心话题——“年轻人如何尽孝”,“多回家看看,多陪陪老人”也照顾了爷爷的感受;其次运用了排比手法,富有文采。但遗憾的是语言不够简洁,字数超出了题目要求。
高分示例
我们每个人都应孝顺,也应追求事业。电话、视频、金钱等无法代替家人团聚的温馨,取代不了亲情。我们虽然不能常守在老人身边,但应时刻不忘孝顺,一有时间,就应多回家看看,多陪陪老人。
【分析】 这个答案可得满分。既切合“追求事业与尽孝”的题意,指出了“怎么做才是真正的孝顺”,又符合父亲的身份特点,也照顾了爷爷的感受。字数适宜,符合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