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文
【摘要】在小学众多学科中,语文是学科之首,而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语文教学就是实施德育教学的重要阵地,那么,教师如何把德育融入小学语文课本中去呢?通过自己的工作实践,以西师版四年级下小学语文课本为例,总结一下自己的心得。
【关键词】语文课本德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语文科的重要特点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辨证统一。因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潜移默化,要在渗透上下功夫,要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的思想政治受到洗礼。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就会受到爱国激情的感染,从中接受教育。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分年段,因人而异。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突出德育教育的阶段性。认真做到德育教育要有阶段、有顺序。根据小学生知识差距,心理差异,年龄跨度,一般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
低年级通过入学教育中“升国旗”、看图学词学句中“北京天安门”等教材,让学生明白国旗代表我们国家,升旗时行注目礼,是对国家的尊重,对祖国的热爱。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既要挖掘教材德育教育内容的同时,又要延伸好教材内容,鼓励学生重在实践,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还要开展好课外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接受教育,从活动中树立优秀的思想。要对学生树立德育榜样,积极鼓励学生要向榜样学习,从小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那么,我们该如何把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语文课本中去呢?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只要挖掘语文课本中一切德育因素,充分读透教材、利用教材(以西师版四年级下小学语文课本为例),潜移默化地将德育渗透到课本中教给学生,就能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整本解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是第二学段向第三学段过渡的重要阶段。教材首页用一段简短优美、富有激情、洋溢童趣、充满诗情画意的卷首语,简介了本册教材主要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学习孙膑的足智多谋,藏族使者的聪明能干,法国小姑娘的机智勇敢……教师看到这,就应该将相关的德育元素深深地映在脑海里。
二、单元分析
本册教科书选有33篇课文。这些课文按其组元方式的不同,分為七个专题:充盈童心的儿童世界、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令人惊叹的智慧人生、荡气回肠的美好情怀、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动人心魄的科技力量、赏心悦目的异域风情。
以上七专题的课文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有开阔的读写视野;既贴近时代的发展,又富有品德教育的价值;既彰显语文学科的特点,又突出语文学习的实践。我们何不将德育融入每个单元里,每篇课文中,每次备课里呢?
三、将德育渗透到每篇课文里
以西师版语文四年级下第四单元为例,本单元的课文颂扬了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无怨无悔、相互理解的美好情怀。《我们爱祖国》这首诗唱响了中华民族永恒的主旋律――爱国主义;荡气回肠的《海军将领邓士昌》,再现了一代名将在甲午海战中精忠报国的壮举;动人的传说《高山流水》诠释了“知音”的真正内涵;《美丽的眼睛》流露出关爱与善待的美好感情;《这里危险,让我来》建筑了一座“舍生忘死、无怨无悔”的丰碑。
这几篇课文,都是很好的德育教育实例,《我们爱祖国》《海军将领邓士昌》里的爱国之情;《高山流水》里的朋友之情;《美丽的眼睛》里的关爱之情以及《这里危险,让我来》中舍生忘死的美好情怀,都展现在每篇课文里。在备课时、上课时,我都会将这些德育元素融入其中,让学生慢慢地被这些美好德育品质所感化。
四、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注意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一方面他们拥有优越的物质条件,知识丰富,富有想象力,思维活跃;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全家宠爱集于一身。长于温家暖房,少经风吹雨打,又大多比较自私,依赖性强,意志不坚强,心理承受能力差,不会与人交往相处。教学中我结合这种情况,增强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目的性。结合学生实际,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结合学生实际理解内容,并围绕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渗透德育教育的侧重点;二是结合实际,引导学生自觉用受到的思想道德教育指导自己的行为,把德育落实到实处。教学《杨桃》一课,我让每个学生都从作者的角度观察杨桃,引导他们弄清这个角度看清杨桃的形状与一般的情况下看到的杨桃的样子的不同,从而理解作者画画实事求是的态度。然后我举例启发学生思维。对从实际生活中找到的例子,让学生对此表明态度,说明怎样才是实事求是。接着再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自己是如何做到实事求是的,或以后准备怎样做到实事求是。这样,学生就能把课文内容和自己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用从课文中学到的道理来指导自己今后如何做事,如何做人。
总之,我们在教学当中,正视语文和德育的关系,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互动。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就能够像绵绵细雨,真正滋润到每个学生的心田,做到“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黎.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10)
[2]梁立辉.创设情境在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S1)
[3]单发奋.浅谈小学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