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荣娜
摘 要: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趋势,新加坡政府抓住了新形势下的全球化机遇,制定教育强国战略,推动教育国际化发展。本文具体分析了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历史发展与特征,并通过对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策略分析,最后指出了几点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启示。
关键词: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
全球化浪潮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是大势所趋,而新加坡高等教育在国际教育市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国际化、现代化与职业化是新加坡高等教育的突出特征,也是新加坡高等教育的精髓所在。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充分结合国情,顺应国际化发展潮流,推行环球校园计划。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有着很强的代表性与鲜明的特征,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历史发展与特征
新加坡高等教育早期基本上按照英国高等教育模式办学,1959年新加坡确立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方针;1965年新加坡获得独立,其高等教育开始探索符合国情与自身民族特色的发展之路。在此之后,新加坡政府开始不断对高等院校殖民地时期所留下来的问题进行改革与整治。新加坡政府于1975年收回大学教育权与人事权,这是决定性的一步,新加坡高等教育至此也逐渐探索出了符合自身的特色高等教育发展路径。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确立与发展自90年代初开始,1991年新加坡政府制定了《新的起点》与“信息技术2000计划”。《新的起点》意味着新加坡树立起了经济发展的国际化标准,该战略中新加坡政府希望通过国际化教育资源与人力资源的整合,吸引全球留学生到新加坡学习;“信息技术2000计划”则是指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综合化发展。这一时期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正式确立。21世纪初至今则是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协调发展阶段,体现出了“本土国际化”与“国际本土化”的鲜明特征,南洋理工大学就是“本土国际化”发展的典型。此阶段新加坡高等教育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凭借着自身独具特色的国际化教育模式,实现了均衡的发展,屹立于全球教育强国之列。
二、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策略
1.实施国际化教育政策。新加坡政府要员曾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出培养人才与吸引人才是新加坡成功的重要因素。新加坡于上世纪70年代将英语确立为本国教育机构第一教学语言,这也为新加坡教育国际化交流合作的开展提供了保证;1997年,新加坡政府为实现将新加坡国立大学与南洋理工大学打造为世界一流学府的目标,制定出了“东方波士顿”计划,提出向美国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影响下,新加坡逐渐向知识经济转型,教育政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加坡政府对于推动大学扩大自治权也提供了必要的政策保障。2004年新加坡政府成立大学自主管理资助委员会并公布《大学自主:迈向卓越巅峰》草案,高校自主权的逐渐回归使其在教师聘用、经费使用以及国际化课程设置上有了更大的自主权,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科研等工作,为国际社会服务。新加坡政府针对引入顶尖人才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全世界的优秀人才留在新加坡。新加坡公立大学在政府政策支持下,短期内取得了飞速发展。
2.推动公立大学集团化发展。新加坡公立大学在新加坡教育部政策支持下,拥有了更多的自治权,具有高度自主性。这种灵活性使得新加坡公立大学发展越来越集团化。集团化发展背景下,新加坡公立大学不断加深同世界一流大学与国外教育机构的科研合作;聘请海外高素质人才,成立国际学术咨询团,建立国家级研究机构。新加坡大学集团化成为了新加坡政府减少高等教育领域投资的政策工具,同时也为大学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3.环球校园计划。新加坡贸工部长杨荣文曾说:“到2025年,全球对于受过国际高等教育的学生需求将超过七百万。亚洲将占其中的70%,而新加坡首当其冲。我们的目标就是将新加坡建成一个环球校园。”具体来讲,新加坡政府所制定的环球校园计划主要有三项措施:其一为“品牌”策略,即吸引全世界一流大学到新加坡设置分支机构,构建起新加坡教育品牌,例如2002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同我国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0所大学签署人才培养协议;其二为学生群体的国际化,新加坡计划吸引10-15万留学生到新加坡求学;第三为对新加坡各级教育的改造,开发教育产业。环球校园计划项目体现出了全球化条件下新加坡政府与国际教育的有机结合。
三、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启示
1.顺应教育全球化潮流。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促进了全球范围内信息、文化、人才、资本以及教育等领域的跨地域交流合作。高等教育在此环境下的竞争日趋激烈。新加坡政府则抓住了新形势下的全球化机遇,制定教育强国战略,推动教育国际化发展。新加坡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新加坡政府政策、资金以及人力上的投入量巨大。借鉴新加坡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模式,我国政府应当积极响应教育全球化的潮流,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在给予高校更多自主权、提供更多教育经费等方面采取措施,政府应当提供更为明确的政策性指导以及制度上的帮助,实现政府支持与市场的良好结合,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互为补充、互为条件,立足本土,面向全球。
2.全面利用国际资源。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将国际化人才培养作为核心目标,制定优惠政策以及补贴办法,同国外高等学府联合培养人才,这些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都有着启发与借鉴意义。我国高等教育应当加快体制与机制上的改革,积极参与到国际竞争当中,全面利用国际资源,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吸引国际教学资源,配备先进科研设备,引入国际性教材课程,加强国际间学术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
四、结束语
新加坡高等教育在全世界教育领域享有盛誉,其高等教育积极顺应全球化要求,不断推动教育国际化发展。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归功于新加坡政府针对自身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等特征所量身制定的政策与发展机制。新加坡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李岩.新加坡教育的国际化视野及启示[J].中医教育,2011(11):72-73.
[2]刘鹏.新加坡的教育国际化及对中国的影响[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3(3):59-60.
[3]范燏.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分析[J].世界教育信息,2013(3):23.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