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顺应“一带一路”新战略契机,提出高职《服装英语》课程创新型教学设计,多元化补充静态教材,从教、学、考三方创新,使培养的服装专业人才更能适应开放性时代需要。
【关键词】一带一路 服装英语 高职学院 教材延伸 教学方法
【Abstract】This paper points out a creative teaching model of the vocational course named as Fashion English,concerning the social needs towards professional fashion majors under the new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Belt and Road”. The textbook,traditional teaching & learning methods and test systems leave much space for improvement,thus herein come the extension of the textbook and creative teaching&learning methods,which are expected to promote the educ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fashion majors to follow the needs of the current opening era.
【Key words】the Belt and Road; Fashion English; vocational colleges; extension of the textbook; teaching methods
“一带一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而提出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这一国家战略作为2015年两会期间热门话题和国民经济热门新关键词,全面统筹了中国当代的对外开放,体现了新常态下中国欲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打造政治经济文化多重共同体的时代使命。我国的服装企业特别是外贸服装企业已广泛参与到国际竞争中来,企业的发展急需既熟悉服装设计和工艺,又能熟练掌握服装英语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服装英语》作为讲授专门用途英语ESP的课程,应当顺应“一带一路”新战略契机,致力于培养懂英语和服装,能从事服装外贸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以此适应以纺织服装出口大国闻名的中国的时代需要。以湖南省唯一的省属公办全日制艺术设计类普通高校、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学院、全国100所国家骨干高职学院建设院校之一的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例,按照说课流程系统分析该校针对本校服装系大二高职生开设的服装英语必修课程,试图体现教与学的创新之处。
一、课程定位及教学目标
该课程是本校高职高专服装系大二学生必修的理论与实践性的专业基础课,整学年每学期54课时。课程以新的职业能力内涵为目标,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要求,构建系统化的课程模式,形成了“以纺织(Textile)服装行业为背景、英语(English)运用能力为核心、国际贸易(Business)能力为支撑、实践(Practice)能力为主线”的TEBP课程特点,服务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实用,够用,应用方向”的原则,根据服装的实际运作过程介绍整个服装行业英语知识。选用教材由权威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针对从事服装设计和工程人员的实际工作需要,用于服装系学生掌握服装业实用中英文写作文体、实用服装外贸口语及提高涉外业务交际能力。
教学知识目标:从教材精读课文,应用文和听说三个版块进行了详细界定。Part 1 “阅读与翻译”(Reading and Translating),旨在培养学生阅读和翻译服装专业英语的能力。Part 2 “模拟套写”(Simulated Writing),旨在培养学生参照范例用英语模拟套写和翻译服装领域的涉外信函、传真、电子邮件、销售合同、发票、汇票、求职简历等实用性单证、文件的能力。Part 3 “听力与会话”(Listening and Speaking),旨在培养学生进行服装专业涉外口语交际的能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强调学生以现代信息化媒介为支撑,对行业英语相关信息求索主动有效,符合个体差异性知识储备。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团队合作精神,为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专业词汇的识记,阅读外贸表单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职教新干线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师主页以表格化形式呈现了每单元的教学内容重难点及所采用的教学手段。
教学难点: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服装英语口语的积极性,如何使考学结合教学相长。
二、教材特色及延伸
本书附有词汇总表、课后习题答案及课文译文,将“教、学、练、考”融为一体便于学生自学。无配套教师用书,留给教师因材施教的备课思考和创新空间大于高职公共英语普通教材。若将有教参的教材教学喻为“戴着脚镣跳舞”,缺失教参的教学则要求教师戴着“隐形脚镣”舞蹈。教师应把握行业时代需求,立足教材,以书为本但不唯书是纲,并对教材进行多元创新性补充。笔者独创补充途径有:
国内各服装院校同课程考查内容,使教学有的放矢,并通过职教新干线访问相同课程其他院校教师的大学城空间,辩证借鉴,取人之长。
了解当前“一带一路”政策涵盖带动城市中优秀服装英语培训机构的课程内容,检验本院教材与行业需求接轨的适应程度,并使本院学生了解不能舍弃教材的现实依据,教师备课找出本教材侧重点及可补充版块。如:调查走访潮州首家专业培训服装行业英语的培训中心雅博教育机构,了解到该机构课程由富有十几年服装行业外贸经验的行业达人(Sophia)执教,其自编服装外贸英语教材符合对潮州本土的一些服装行业(婚纱,晚礼服,等服装企业)的英语需求,培训内容涉及服装专业术语,服装外贸实操流程。
互联网以其广阔的开放性空间、广泛的信息来源和强大的交互功能为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自主性、主动性和探索性学习提供了条件,深刻地影响了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课内利用教室联网电脑指导学生访问Chanel,Dior,Armani,Gucci等世界品牌服装的官方网页,重点指导如何切换中英语种以获取最新行业资讯及设计理念,从大品牌找设计灵感。课外指定阶段性网页查阅任务,将静态教材提升为动态教材。
课内观看欧美设计大赛,如美国服装设计师选拔知名节目Project Runway(天桥风云),重点看开头比赛重点、选手设计思路及结尾成品梯台秀和评委评审分析。指导学生适时记录关键英文表达,并要求学生课后及时通过空间大学城提问教师。将静态理论学习转变为视觉冲击较强的设计视频观摩。
要求学生课后定期关注举世闻名的Milan,Paris,NY,London,Tokyo,Shanghai,Beijing\ Peking时装周及国内年度毕业生设计时装周,并要求其观后以书面形式提交期间相应的服装英语设计理念和用料的总结。使其设计基本功与国际需求接轨。
推荐时尚感强的英文电影及美剧,要求学生课后制作英语图文PPT,并在后续课内以全班分组presentation比赛形式总结影片中的西方服饰特色及风格。
指导学生学习世界著名时装杂志如Marie Claire,Vogue,Elle等刊物中的时装英文术语及当季最新款式。
三、教学策略
1.教学设计原则。结合课程的教学目标,加强学生阅读实用文体的能力,满足在一线工作的业务人员实际的涉外交际的需要。贯彻“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听,说,读,写,译并重”,“边学边用,学用结合”的原则。例如在学习服装赛事邀请函应用文时恰逢本校毕业设计开放周,指导学生写出时效性英文邀请函。将“教,学,练,考”融为一体。
2.教学方法。如果教学的中心目标是实际能力和方法的培养,那么设计的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准确的教学原则定位需要与强大的教学理论相结合。笔者针对教材不同版块各有侧重用到了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师生互动法。
任务驱动法主要用于精读课文教学:引导学生对每段设问并找出对应的关键设计理念或理论。要求根据中英文句法差异及课文译文来分析专业性强的课文长句,找出教师指定的服装英文术语。
案例教学法主要用于应用文教学:将合班上课的两个班级分为写信人收信人两大角色,以不同身份找出商业信函的模板及侧重点,并用辅助文本检验师生总结的模板有效性。将传统的模拟应用文写作转换为简单易行的模块填空。
情景教学法主要用于对话听力篇章:学生课前预习后课内角色扮演。针对每单元外贸对话篇章提炼的15句精华句,带动学生设计情景答语,并在下堂课时用口述情景句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句子的听力反应,要求学生从15句精华句中找出相应的答语。整个环节将朗读及翻译好句的传统教学操作转换为对实用句使用提取度更高的听说模式。
师生互动法贯穿于每堂新课内容前的旧课复习环节,教师针对课文口述问句,抽查学生用英文回答。互动法还用在好句随堂背诵环节。教师讲授独创的背诵技巧,带动学生踊跃背诵,使学生体会到“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的语言学习理念。
3.教学模式。传递-接受式主要用于完成知识目标的教学,尤其是关于教材中西方服装设计的理论,该模式宜结合上述任务驱动法具体运用。探究式主要用于能力目标教学,如对于教材中服装外贸表单的理解和勘误。教材中外贸单据的纰漏正好成为学生审视思考的题材,教师应利用其培养学生逻辑推理思辨能力。
4.教学手段。多采用当下高职院校常用的世界大学城网络空间课程教学平台及微信、邮箱等信息传送平台,答疑解惑适时互动。
四、学法指导
课前用问卷调查收集学情,并设定主题要求学生收集整合资源以及找出将学课文的长难句。课中以岛式讨论,PPT比赛等多模式使学生走上讲台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后要求学生完成延伸型学习并适时将作业和疑惑提交到世界大学城网络空间。
五、教学实施
按照90分钟/课模式以教材每单元精读课文为例,制定出可在多单元精读课采用的教学时间分配:
教师提问学生口述回顾上堂重点(5分钟)本堂标题推测导入法(3分钟)。新单词朗读、讲授独创单词记忆法(5分钟)。找主题句、分析长句、背诵要点理论(40分钟)。讲授查读及略读技巧,找出原文中同义表达、完成配套判断题,辅助提升三级英语阅读技巧(17分钟)。总结回顾、答疑及布置空间作业(5分钟)。在兴奋度注意力较易松懈的本堂最后15分钟播放国外设计赛视频,指导学生记录常用术语(15分钟)。
六、课程考核
卷面考试占总成绩60%,并有表格化文件在空间大学城展示出详细的每单元考察重点。平时分40%,包括课堂参与,考勤,网络作业及互动次数。
期末考卷创新之处:针对考卷教材内60%内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设计考题,加深认识。考题强调对英文服装设计理论的识记和对三级英语相关语法的对接。翻译题以选择题形式模拟三级英语。教材外40%阅读理解考题的来源:取消为了考阅读而阅读的无关三级英文材料,考题换成考查学生对教材外补充的时装英文报道的理解和对关键信息的把握。考前指定英文网页和自学阅读日期范围。
七、结语
教师和学生都应不断创新思索,对接时代发展,教学才可相长符合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卫东.“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2015(5).
[2]甄娜.浅谈服装英语课程教学改革[J].山东纺织经济,2013(5).
[3]张耘.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及开发路径[J].教育与职业,2008(29).
作者简介:彭玺(1983.1-),女,汉族,湖南益阳人,全日制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讲师,研究方向:西方修辞学,高职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