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娟
吕叔湘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中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祖先早已经高瞻远瞩地宣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叶圣陶先生也有一句精辟的话,那就是“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倡导素质教育这么多年,我们的教师虽然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面作了不少努力,但是主导课堂的依旧是或问答式——教师课前精心设计好一连串的问题,课堂在学生忙碌地应付回答中行进;或“一言堂”——教师滔滔不绝地唱着独角戏,学生昏昏欲睡地被动接收。久而久之,学生情绪厌烦,思维僵化,兴趣减退,课堂效率降低,能力的提高更成了一句空话。因此,要改革教学模式,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消极变为积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质疑问难,尤其是提出有质量、有价值的问题,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理解、分析、比较、推理、判断等的思维活动中,才能养成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为此我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小结出了“自读质疑、自探解疑、自悟明理、自得拓展”的“四自”阅读教学模式。
一、自读质疑。明白“学贵有疑”的真谛
疑是知之始,敢质疑、善探究应是学生自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学习品质。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朱熹也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的并解除疑问的过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因此,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和善于质疑,培养他们同中见异,异中见同的能力。
1.课前质疑
首先我在设计预习作业单时,除了让学生解决一些基础的课文朗读、字词练习外,我特别注重“质疑问难”这一个环节。让学生把自己在课前阅读中不懂的问题写下来,从字词的理解到重点句、疑难句的理解,从文本内容的解读到写作方法的探究,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当然,预习中产生的疑问是五花八门、杂乱无章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批阅预习作业的时候做一个有心人,大致了解问题的种类和价值性,然后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探讨筛选,整理出有价值的、富于求异创新的问题来进行探讨。
2.课中质疑
在学生反复阅读了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理解,基本解决了预习中提出的问题后,教师不能以自己滔滔不绝的讲解来代替学生解疑,教师的讲解只会让他们听得厌倦,变得懒散。智慧的教师,会引导他们不断地提出的问题。因为有了前期的理解,这时候,他们提出的问题就有了一定的深度、难度,而且相对比较集中,往往会就课文的重难点进行质疑。这一步如果处理得当,不仅课文的重难点会有效落实,而且学生的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会得到充分调动。
3.课后质疑
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并不意味着“曲终人散”。课文内容的延伸、知识技能的迁移、写作方法的模仿、同类课文拓展等都需要我们继续质疑解疑。只有做到课内获取的知识在课外得到巩固,课内习得的能力在课外得以夯实,学生的能力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给学生宽裕的时间去查阅资料,去和同学谈论交流,“人思如泉涌,浚之愈新”,学生带着自己渴求的问题去阅读,去探讨,去交流,再加上教师适时的引导和鼓励,让智慧的火花不断地闪现,让他们的好奇心和成功欲有更大的满足,学习的过程自然也就由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探寻的过程。
当然,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教师一定要正面引导和鼓励,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甚满意,教师也不能一棒打死。“这位同学的问题提得很有价值,看来你读书时很会思考!”“你的眼光真独特,思维很敏锐!”“你思考问题的角度与众不同。你真会读书!”等这些正面的肯定和表扬,会激励学生大胆质疑,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
二、自探解疑。享受“柳暗花明”的惊喜
反思当前的教育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当前的阅读教学存在着两种不正常的现象:一是放任自流,其实质是“形式上的生本课堂”;二是紧牵不放,其实质是“实践中的师本课堂”。如果我们的自主阅读走上了第一条路,那么,学生就会像一只无人引导的雏鹰,由于常常自由活动,没有人教其飞行,逐渐变成了一只不会飞的鸡。而我们的老师如果还是不放心学生,不能放手让其学飞翔,那学生就像是一只受百般呵护的雏鹰,虽然老鹰一再不厌其烦地教育,但由于不敢放手让其独自探求,最后也变成了一只不会飞的鸡。
为了让这一环节能顺利进行,我将班上学生分为若干的学习小组,以座位临近为依据,分组时既做到学习成绩优中差搭配,又考虑性格活泼和文静内向搭配。这样可以基本保证每个小组都有相对公平的人员配置,也能确保探讨时不死气沉沉。再由小组成员推荐出一名小组长,他既是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提问的整理者,解答疑问时的小结者。
课堂中,教师引领学生以文本为载体,使课堂在质疑解疑中行进。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后,解决了疑问,无疑会大大增加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的能力,学习也就不是一件疲于应付的差事了。
三、自悟明理。力求“水到渠成”的自然
人文性、思想性是语文课程的特点之一。我很注重培养学生依靠自身的情感体验而不是他人的特别授予,来引发思考、主动感悟、形成技能,并进而受到思想的熏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理解欣赏的角度不同,原有的认知水平不同,知识阅历的积累不同,都会使每一个人对同一篇文章的思想认识不同,所悟所得也不同。作为教师不要框定标准答案,要力求做一个引领者,及时地给学生工具或为学生点一盏明灯,带领他们依托文本,走进课文,走近作者,凭借自身的阅历和积累去探究、去感悟、去发现,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如教学《小柳树和小枣树》时,在学生通过朗读理解了全文后,我先抛出一问:“想一想,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特点?请用不同的符号在书中勾画出描写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词句。然后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完了派代表全班交流。”有了这些做铺垫,我抛出了第二问:“你喜欢小柳树还是小枣树?”把喜欢相同的同学分在一组,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大家相对而坐,各抒己见,同组同学还可以相互补充,直到完整。当双方因某个问题讨论相持不下时,教师适当参与点拨。通过两个环节的探讨,学生明白了:小柳树和小枣树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最后我抛出第三问:“你看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了吗?”学生们认真地反思了自己,纷纷说出了别人的长处的自己的不足,同时也明白了:每个人都有长处和不足,“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个道理也迎刃而解。
四、自得拓展,收获“万紫千红”的硕果
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的课文都分为讲读课文、阅读课文和选学课文三部分。显而易见,编者的意图是:教师通过对将课文讲读,让学生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学会阅读同类文章的思路和方法,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把知识迁移到阅读课文和选学课文中,使所获得的知识化为能力,最终达到不用老师教也能读懂课外读物,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目的。精读课文授之以“法”,而略读课文则为用“法”服务。自主导学就是要求教师为导演,学生为主体,质疑、解疑为主轴,自悟为主线,自得拓展为最终目标。在这一学习过程中,课堂的主导活动是学生的活动,教师的活动则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融于学生的各项活动之中,最终达到学生离开教师可以自主进行学习的目的。
学生通过交流、谈论、整理、小结后得到的知识,是自己已经掌握、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它会融人到学生的已积累习得的知识库中,并随时能提取、运用。
如果说,无模式的语文教学,是处于教学的幼稚阶段的话,那么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的语文教学,也可能是在呆板地演练一套机械的程序。教无定法而有法,有生命力的教学模式,总是随着教学实践、观念理论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先进教育理论,吸收本学科教改前沿的科研成果,摸索出适合于自己的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历练、改进。一种教学模式无论怎样独特、优效,总有其局限性,教师要经常吸收其他模式,优化模式,与学生交流模式,师生共同创建富有班级特色的教学模式,“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