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福源
[摘要]在教学中,富有技巧的提问,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由此养成积极思考的好习惯。此外,课堂提问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由此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精心设计问题,形成提问艺术。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提问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60019
课堂提问是师生较为熟悉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提问方式不仅能够带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刺激学生积极思维,还能够带领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一些教育家指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的手段,而无效的提问则会干扰学生的思维,甚至会增加教学的难度。”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无效提问主要表现为平淡无奇以及提问浅显等,在此种情况下,学生便会渐渐地丧失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内容设计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
1.以学生为中心,控制问题难度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将学生当做教学主体。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在学习中,学生的行为与想法不会因为教师而转移,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就应当尊重学生的想法。例如在学习《爱莲说》时,当教师向学生提问“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与观点”时,学生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答案。此时教师应当对学生的答案进行鼓励,同时进行系统的分析,引导学生发现正确答案,使学生深刻地了解到文章要表达的具体含义。在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都应当是精心设计的,不能过于简单或者过难,还需认清学生的学习水平,认真研究教学目标,通过一题多问或者是深题浅问的形式进行教学。由此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优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体会到作者情感的表达。例如在学习《孔乙己》时,教师就可使用逐层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如可先提问“孔乙己的身份是什么”这个问题通过阅读课文就能够得出答案,接着便可提问“孔乙己的为人怎样?作者是怎样表现孔乙己的为人呢”,这个问题就需要学生在深入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思考,从理性层面逐渐感知,分析孔乙己的形象,这样的提问形式就能够让学生掌握文章的重点。
2.曲直相间,变换提问的角度
提问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还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应当变换提问的角度,引导学生从侧面或者反面进行提问,曲问与直问相结合,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既要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时,学生通过阅读已经了解到本文的主旨是“批判社会离乱,追求自由生活”。为了使学生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变换提问的角度:“你愿意过文中描述的那种自由生活吗?”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便被调动起来,经过激烈的讨论,多数学生都认识到“假如大家都如此,社会就无法得到长远的发展”。如此便引出了陶渊明消极避世的态度,同时也扩大了知识的价值,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在学习《故乡》中的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也便成了路。”很多学生无法深入了解这段话的含义,此时教师可变换问题角度:“文中的‘路仅仅是地上的路吗?‘路与希望间有怎样的联系?”学生深入思考后,便可做出解答。随后教师便可回到原题中:“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含义?”这样一来,就能够轻松地解决问题了。
3.让学生思考提问,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教师应当抓住兴趣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山中访友》时,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展开想象:“作者在山中拜访什么朋友?”学生思考一会儿后,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作者到山中拜访世外高人。”“作者去拜访得道高僧。”“作者去山中拜访一名隐士。”……学生的积极性高涨,此时教师便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得到答案,看看谁说得对。因为学生急于得到答案,纷纷带着问题阅读,收获了良好的效果。
其次,抓住发散点。在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地挖掘教材内容,利用教材中的发散点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可为学生设计问题:“游行结束以后,皇帝回到皇宫,会做什么?”此时学生积极地想象:“皇帝可能会下令抓住骗子,把他们处死。”“皇帝性格虚伪,应该不会处死骗子吧,处死骗子就表示他是愚蠢的人。”在发言过程中,学生拓展了思维广度,并学会结合现实中人们的思维形式进行综合分析。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找到提问的技巧与切入点,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如此才能够使学生掌握更多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感悟人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华森.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J]. 考试与评价,2015(10) .
[2]孙晓舟. 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J]. 赤子(上中旬),2015(1).
[3]黄枫. 以有效提问促高效课堂——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提问”低效现象浅析及对策[J]. 新课程(中学),2010(12).
(责任编辑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