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医喻政”:王安石变法运动中的政论手段

2016-05-30 09:05贾兵
西江文艺 2016年24期
关键词:政论

贾兵

【摘要】:早在先秦时期,“医道”就通于“治道”,秦医和、扁鹊等一批卓越的医者留下了大量有关治国的名言。宋代医学极其发达,作为“技术官”的医者,其地位得到了极大提高,甚至出现了转官为文官的现象,不少士人也与医者交往。在此背景之下,“以医喻政”成为宋代士人论政的重要手段,在王安石变法过程中,王安石、苏轼都将医学话语纳入政治话语之中,以用于展开有关变法的政论。

【关键词】:以医政喻;王安石变法 ;政论

“政治隐喻”在宋代士大夫的政治生活中十分常见。宋代士大夫继承了古代士大夫“以医喻政”的政治传统,他们将医学话语引入政治话语之中,以之议论时事,此种风气之下,“上医医国”论和“不为良相、则为良医”[1]论,在宋代士大夫群体中得到广泛流行。宋代不少士人习医,并将之用于政争、政论之中,蔡襄、晁补之、晁公遡、晁说之、陈淳、陈傅良、陈亮、李纲、苏轼、王安石、司马光等均有“以医喻国事”的政论,特别是针对王安石变法过程中,两派之间均将身体的疾病隐喻为国家面临的种种弊端,通过引用“上医医国”的典故达到讽谏的效果。

历来研究王安石变法的学者,忽略了这类较为隐晦的材料,笔者通过研究王安石及其反对派人物苏轼的一系列论医之作,发现它们都各自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变法的看法。在医学话语的包裹之下,这些“暗斗”看似没有经过明显的交锋,事实上,他们都通过“以医喻政”作为对对方政论的回应。

熙宁元年四月(1068),王安石入朝对策,得到即位不久的宋神宗赏识,“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天下”。[2]熙宁三年(1070),王安石变法遭到了多数大臣的强烈抵制,先是“二月,韩琦请罢青苗法,公称疾不视事……帝命司马光草答诏,有士大夫沸腾,黎明骚动之语,公上章疏辩”[3],其处境十分尴尬,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王安石写下《与妙应大师说》:

妙应大师智缘诊父之脉而知子之祸福,翰林王承旨疑其古之无有。缘曰:昔秦医和诊晋侯之脉而知良臣必死,良臣之死乃见于晋侯之脉,诊父而知子,又何足怪哉?熙宁庚戌十二月十九日某书。[4]比王安石(1021-1086)稍晚的晁补之(1053-1110)也记载了此事:

余应举时,见王荆公书一事云:妙应大师智缘诊父之脉,知其子祸福。翰林王承旨禹玉疑古无有,缘曰:秦医和诊晋侯之脉而知其良臣将死,良臣之命乃见于晋侯之脉,诊父知子又何足怪乎?[5]

上述二则材料忽略其在个别文辞上的不同,更重要的是整个事件的真实性问题。晁补之与王安石同朝为官,其记载应当可信。王安石在文中明确说明其写作时间是熙宁庚戌(1070)十二月十九日,而晁补之“应举”的时间,据其熙宁六年(1073)所作《寄怀寿光主簿四叔父》:“我初就学首未冠,叔父不以童儿看。我今生年二十一,叔父晚作东州官。……六年两岁从进士,晩学扬雄识难字”[6],可知熙宁六年之时晁补之已经参加了两次科试,而熙宁三年曾举行过科考,因此晁补之第一次参加科考的时间当为熙宁三年(1070),其“见王荆公书一事”与《与妙应大师说》的写作时间相符。

智缘以医僧的身份,行术士之实,医家本无“诊父之脉而知子之祸福”之说,此类谶语,王安石不可能不知其虚妄,而记其言,盖非专言“诊父之脉而知子之祸福”,而是对秦医和 “诊晋侯之脉而知良臣必死”之言,深信不疑。王安石写此文之时,正是其孤立难支,无人窥其心迹之际,他借智缘之口,以医和的口吻,委婉劝谏神宗,勿蹈晋平公覆辙,“昔秦医和诊晋侯之脈而知良臣必死,良臣之死乃见于晋侯之脉”,可谓用心良苦。

王安石另一篇著作《使医》[7],也表达了同样的心迹:

一人疾焉而医者十,并使之欤?曰:使其尤良者一人焉尔。乌知其尤良而使之?曰:衆人之所谓尤良者而隐之以吾心,其可也。夫能不相逮,不相为谋。又相忌也,况愚智之相百者乎?人之愚不能者常多,而智慧者常少,医者十,愚不能者乌知其不九邪?并使之智能者何用?愚不能者何所不用?一日而病且亡,谁者任其咎邪?故予曰:使其尤良者一人焉尔。使其尤良者有道,药云则药,食云则食,坐云则坐,作云则作。夫然,故医也,得肆其术而无憾焉。不幸而病且亡则少矣。药云则食,坐云则作,曰姑如吾所安焉尔。若人也,何必医?如吾所安焉可也。凡疾而使医之道皆然,而腹心为甚。有腹心之疾者,得吾说而思之,其庶矣。[8]

王安石以人之疾喻国家之疾,而感叹神宗不“使其尤良者一人”,既有心变法,又重用”愚不能者”,让自己无以“肆其术”,“况今天下乃有腹心之疾者”尽现其满腔怨愤。

明朝万历间人詹景凤(1532-1602),可谓王安石的知音,他的《古今寓言》一书不仅收录了王安石此文,而且还有大量批注,认为“介甫可谓急于得君矣”。[9]大约在詹景凤前后,陈绛[10]也认为王安石此文旨在阐发“医国之方”,迫切得到神宗的专任,全面推行新法,清除对新法的阻碍力量,“王荆公《使医论》其有感于医国也。......公盖自署,以为医之尤良而讽任者之未或专也,故持论若此”,值得注意的是,陈绛认为苏轼是针对王安石《使医》一文有感而发。[11]《张君宝墨堂记》系苏轼在熙宁五年(1072)所作,正当新法大肆推广之际,苏轼借蜀人谚语,讽刺王安石“以其未试之学而骤岀之于政”,表现了对新法的不满:

蜀之谚曰:学书者纸费,学医者人费。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世有好功名者,以其未试之学而骤岀之于政,其费人岂特医者之比乎?[12]

无论是王安石的《与妙应大师说》、《使医》,还是苏轼的《张君宝墨堂记》,它们都将“以医喻政”作为一种政论手段,避免了与对方的正面冲突,寓其褒贬于医学话语之中,既隐秘,又富有策略性,凸显出宋代医学与政治的密切关系,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宋代士人的政治生活提供了新的视角。

宋代医学介入政治,是随着宋代医者的地位升高而产生的。自先秦到宋代,医者之地位逐渐发生了历史的倒转,此一巨大变化不是瞬间产生的,而是随着士人群体与医者群体的不断交流,不断融合才产生的。士人群体作为“舆论场”的主导,他们对于医者地位的转变,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在与医者群体交往过程中,士人群体对医者的态度逐渐发生了变化,医学话语开始大量进入宋代士大夫的政治生活之中,凸显了宋代政治话语的多样性,“以医喻政”这一传统,随着儒医群体的兴起更为普遍[13]。

注释:

[1]“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系本于秦医和之论,“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良相则为上医也,以治国疾;良医则可疗人疾,民疾亦国病耳。

[2]脱脱:《宋史》卷三百二十七《王安石传》,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3]詹大和 撰 ,裴汝诚 点校:《王荆国文公年谱》,中华书局,1994年1月第1版,第80页。

[4]王安石:《临川集》第七十一,四部丛刊景明嘉靖本。

[5]晁补之:《鸡肋集》卷第三十五《送医李寅序》,四部丛刊景明本。

[6]晁补之《鸡肋集》卷第十一,四部丛刊景明本。

[7]所作年代无考。据王安石不获专任,推测此文当作于熙宁三年至熙宁七年间。

[8]王安石:《临川集》卷第七十《论议》,四部丛刊景明嘉靖本。

[9]詹景凤:《古今寓言》卷五《文具类》,明万历九年陈世宝刻本。

[10]陈绛,字用言,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浙江上虞人。

[11]陈绛:《金罍子》上篇卷十九,明万历三十四年陈昱刻本。

[12]蘇轼撰 郎晔注:《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五十《张君宝墨堂记》,四部丛刊景宋本。

[13]参见陈元朋:《两宋的「尚医士人」与「儒医」》,《国立台湾大学文史丛刊》之一零四,中华民国八十六年四月初版(1997)。

猜你喜欢
政论
融媒体时代做好党报新闻评论的策略研究
政论片融入高中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路径探析
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指导下的政论翻译研究
电视政论片《浩荡》的“浩荡之气”
“国家中心论”旗帜下《大公报》的自由思想与爱国情怀——读《〈大公报〉政论研究:以“国家中心论”为中心》
基于《勇立潮头》创作实践浅析电视政论片要素组合
探索政论传播新形态——从人民日报“任仲平”推出微视频说起
崔寔《政论》风俗批判思想探究
18世纪以来西方新闻业的文学性与政论性传统
解放前《观察》周刊的政论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