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彬
摘要:现阶段出现的失业潮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及经济格局转变的结果,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矛盾的正常展现,也是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所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我国政府正强力推进及实施失业职工的再就业进程,构建社会辅助及帮扶功能体系。文章针对现阶段我国失业职工的再就业工程、需要克服的问题、实施的应对策略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就业对策;企业职责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0-0175-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20.087
现阶段,我国正应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三次失业高潮之后的又一次失业高潮期。以前这几年,由于我国又进一步实施经济结构的调整导致新一轮的失业人员正在出现。此类失业人员与市场分流下来的人员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集中交汇,导致我国富余的无业人员不论是从总的规模上,还是在占有比率上,均呈现出明显的大幅度增加势头。正是由此,我们特别需要及时采取对应政策及手段扩展就业范围,把社会中的人口失业比率限制在适当的区间之内,以防止产生对社会安全不利的局面。
1 我国的就业现状和原因
在最近调查的一组数据中清晰地显示出:1998年我们国家城镇人口中已登记在册的失业人员达到581万人,社会总失业率达2.9%,而上一年度的第二季度末期,我国的城镇人口中已登记到册失业人数达到了620.1万人,此时社会失业人口比率上升到3.4%。所以不少专家开始预测,最近几年之内,我国城镇范围内实际失业人数极有可能较眼前水平再上升一倍以上,失业比率可突破8%以上,也就是其各类失业人员的总和可增加到1459万人。另有数据显示,现阶段社会中掩盖性失业人数大概为2000~3000万人,在我国各类型所有制企业当中尚存有219万剩余人员亟待分流安置。
就今年我国的就业形势而言,因为国家各高校在2000年之前的不断扩招,预计现实城镇范围内新增的剩余劳动力可达1195万人,尽管政府可以达到原定的计划目标,再给出825万个就业岗位,其也只占70%左右。在此条件下,我们还要注意到: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经济运行方式的变革,我国以往的就业体系产生了大幅度的改变。
历史以来充当城镇青年主要工作去向的国营单位,即集体生产企业中,现在已有大量富余人员亟待分流再安置,而各行业的用人总量也不易实现再扩大。再者,城乡私营单位及外资企业还有乡镇经营企业在短时间内也不太可能招纳很多的社会劳动力重新就业。另外,处于体制创新及结构转型的中国经济,当今所构建的就业供求市场,还是属于一种极为不完善的就业服务市场,尚未构建成功能完善的劳务供求市场价格,而且其劳动力价格还不能精准反映出实际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价格波动情况,由此导致某项政策下在劳动力服务市场中的调整效应,并不可能在整个残缺的劳动力服务市场中得到全面、及时的反映,甚至有时还会出现扭曲现象。
我国社会中的失业问题在近些年中显得尤为突出,其重点关联因素有:
第一,我国国营企业正在普遍地深入开展以构建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为宗旨的经济体制改革,各个企业中均纷纷实施限定岗位、限定编制、限制员工数目,让以往的隐性失业状态显著化。现阶段我国隐性失业总人数大约有2000~3000万人,在我国的国营单位及集体经营单位中大约有219万剩余劳力等待分流安置。
第二,经济产业组成调整及生产技术创新对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影响。大部分以资源为主要经济支柱的老城市、老工业型基地还有资源耗尽的矿山大部分分布于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现在加强生态化建设及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区域也重点集中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省份,这使得我国推进再就业工程的实施政策必将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原本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产生巨大的转型推动作用,同时其对那里的经济生态建设必将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劳务,而且他们纷纷占据了原本就很紧张的就业岗位。
第四,我国政府实施行政体制改革,各类政府机关强力实施简政放权,精简编外人员,这也导致其中一部分富余人员要面对失业的危险。
第五,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所面临的市场冲击。钢铁产品、农副产品等进口货物市场价格的大幅下降,造成相当一部分企业达不到满负荷运营,亦开始出现分流减员的情况。
长期历史证明,我国现在所面临的是空前型的就业困境,现实我国权威部门预测的城镇职工失业比率将突破8%。
2 构建科学和完善的就业机制
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经济依然处在深刻的转型时期,其正在面临着前进道路上随时出现的各式各样的困难和问题。而当今时期的社会就业问题是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失业危机的现状已经凸显,社会的再就业形式正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密切联系具体问题,周密评析及探究当今时期社会就业问题的致因及基础,深入探寻高效的解决策略。失业职工再就业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大力发挥国家、行业、劳动者本身及社会各界的热情和努力,从而达到企业主动给予安置、劳动者个人自行谋取职业及政府与国家给予积极政策帮扶的多渠道、多角度、多方努力的综合安置形势,它是一个需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完成的伟大事业。
2.1 政府职能发挥方面
近些年我们国家在税收免征、工商审定、行政审批、信贷照顾、职工引导及技能塑造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很大程度的努力,全面展现了政府部门对于失业职工再就业的关照及帮扶。然而政府的扶持优惠政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还有不完全到位的现象。同时政策宣传、失业职工对政策的不理解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部分失业职工根本没能够从政府优惠中得到实惠。所以各级行政部门不但要把扩大再就业定为“给人民谋利益”的“连心工作”,还要将促进社会劳动就业当作一届政府施政的首选任务,严格执行行政目标担当制,严肃奖惩、兑现承诺,一级负责一级,级级抓贯彻落实,其目的是由此来推动各级行政部门及领导高度增加紧迫性,更圆满地担负起增加就业比例的责任。
2.2 社会帮扶方面
失业已经变成了当今时代的一个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一旦处理不恰当,其必将严重危及到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社会的进步与稳定、百姓的幸福与美满,故需要发动全社会的各方面力量、付出最大努力地去解决。
2.2.1 社会民间团体。基于现阶段社会中职业宣传和中介媒体以及职业技术培训部门无规则运作的情况,除了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尚需组建有关的具有全国性的社会民间团体。此种社会民间团体,依托制定和推行相关行业运行规范,达到行业本身自律,遵守应有的职业道德和修养,进而强化对职业中间传播媒介及职业技术培训相关部门的行业约束。并且在此基础上,组建分布于全国范围的讯息传播网络体系,面对社会宣传现实劳动力服务市场供求情况波动,各类工种市场价格及新开发的工种类别等情况,进而促进劳动力的健康正常流动。
2.2.2 宣传媒体。社会上各类宣传媒体需主动宣传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劳动力流通及管理的行业政策及各个地区的就业市场动态,大力宣传社会中再就业成功企业家的感人事迹,抨击那些随意摧残职工权益的不法行为。推动职工就业观念的转型,保护社会职工的合法权益。并且在此基础上,在宣传由重新就业到转变成新企业家的模范事迹时,需重点宣传其在为社会失业职工再就业所提供的众多工作岗位等方面的动人事迹以及他们在帮扶失业工人其他就业方面的贡献,进而构建成健康向上的舆论宣传导向。
2.3 个人方面
我国企业职工的择业观念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他们的市场观念淡薄,计划经济观念根深蒂固,认为就业有计划,再就业还得有计划,把再就业都视为是就业,而且由政府统一安排就业,总希望工作要轻松,管理制度要松,工资收入要高,福利待遇要好,各方面条件若不如从前,有业也不就,如此在家待岗的也大有人在。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改革发展的今天,切实关心我国广大职工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特别是失业群体、失业职工的就业问题,其既是党的宗旨的体现,又是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到国家和社会安定团结的全局。而再就业工程的实施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劳动者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综合运用政府扶持和就业服务工程,实行企业安置、个人自谋职业和社会帮助安置相结合等各种
方式。
参考文献
[1] 抓培训 促就业 树品牌,努力打造女职工就业创业平台[J].中国工运,2014,(3).
[2] 孟宪丽.职工就业与技术创新工程[J].中国地市报人,2011,(7).
[3] 胡良淑,托翠莲.帮女职工就业办法多——柳州市总工会解决下岗女工就业纪实[J].工会博览,2001,(15).
[4] 孙平.靖江市总工会送培训助千名职工就业创业[J].工会信息,2013,(9).
[5] 卞永琳.泰州市姜堰区总工会缓企业用工之急解职工就业之难[J].工会信息,2013,(23).
[6] 翟剑.苏州市总工会开展就业援助春风行动系列活动[J].工会信息,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