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永腾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对于调节人与生态的关系所体现出的意义关系,它的本旨在于实现对“生态人”的培育。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拓展分别是培育“生态人”的理论支撑和现实要求。“生态人”的人格动力结构包括人格需要力和人格判断力。其中,人格需要力包括生态生活需要、生态归属需要和生态审美需要;人格判断力包括生态意识、生态价值观、生态思维和生态责任。“生态人”的培育要实现生活化的育人方式,开启法治化的育人思维,探索双主体的育人模式。
关键词:“生态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本旨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051-03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形态的新拓展,近些年不断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例如,有的学者区分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有的学者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提出的缘由和实现的路径,有的学者建构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内容体系等等,但是鲜有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与培育“生态人”的关系问题,本文研究了培育“生态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本旨这一论题。通过展开对“生态人”的研究,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研究思路,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
一、培育“生态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本旨
(一)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回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人的精神世界和现实需求的关照。万光侠认为,“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就是基于生态的价值上,通过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调节人与生态的关系而体现出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于生态的意义关系。”[1]项久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生态环境教育,是指以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其生态价值在于使生态意识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对人们进行生态教育,从而明确人在生物圈中、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清楚地认识人类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从而树立生态意识,为调控生态平衡,达到协调而采取积极的对策。”[2]通过以上两位学者给出的含义,我们不难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在于调节人与生态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因此,要正确处理人与生态的关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必须培育人的生态意识,追求一种“生态人”的理想人格。可以说,培育“生态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本旨追求和核心诉求。
(二)培育“生态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本旨的原因
“生态人”原本是循环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和生态文化学的研究对象,现将其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领域,并将其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本旨,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1.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理论支撑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辩证地分析了人与生态的关系。第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依赖于自然界而存在,人在自然界中谋取满足人们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3],人具有自然属性,是一个有生命的实体。马克思说:“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本身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4]第二,劳动是人与自然的中介。“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5]。人通过自己的劳动能改善生态环境、美化自然,创造出“人化的自然”,形成了“人—自然—社会”的良性生态系统。第三,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违背了自然规律。受“人类中心主义”思维方式的支配,人类征服自然的举动对生态环境构成了威胁,甚至造成了生态危机,而生态危机又会威胁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明确提出“生态人”的概念,但是他们所说的“自然—人—社会”中的“人”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也即“生态人”。因此,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培育“生态人”提供了理论支撑。
2.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拓展:现实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很长一段时期,这里的“人”被认定为“政治人”,目的在于培育社会成员的基本政治认同,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質。相应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人学把人的价值身份仅仅局限在政治层面。然而,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的加剧,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逐渐受到重视,这必然要求在学理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范式由“政治人”向“生态人”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旨在探寻一种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模式,这不仅仅是为了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更高意义上,是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彰显,即通过‘理性生态人的培育和建构,实现人的新的生存状态,这种生存状态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价值目标的积极回应。”[6]因此培育“生态人”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由“政治人”向“生态人”的转变,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本旨的诠释,是对人的生命存在状态的理性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积极回应生态危机的现状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培育人的生态意识,塑造“生态人”,才能体现自身对于维护生态平衡的价值。
二、“生态人”的含义及人格动力结构
(一)何谓“生态人”
人类文明依次要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嬗变,相应地人的存在范式逐渐由“自然人”、“道德人”、“经济人”向“生态人”转变。“自然人”是指没有独立的意识和个性、个人完全臣服于自然的人;“道德人”是指以道德作为内心的法则、重义轻利的人;“经济人”是指贬低道德、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人。“生态人”是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新的人的存在范式,它是指“善于处理与自然、他人及自身关系,保持良好生命存在状态的人”[7],是人类应该追求的理想人格和完美境界。“生态人”是对“经济人”的超越,他克服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整体,具有良好的生态素养,此时人的生存状态体现为人对自然的尊重和关怀。并且,在经济活动、社会活动中能够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人”的人格动力结构
“生态人”是生态文明建设对理想人格的诉求,培养“生态人”必须明确它内在的人格动力结构。陈秉公认为,“正确的人格动力结构应当是:在环境刺激下,‘人格需要力与‘人格判断力相结合产生动机和行为的结构。”[8]依据这一原理,我认为“生态人”的人格动力结构由人格需要力和人格判断力构成,并且在生态环境的刺激下,发挥人格需要力和人格判断力的作用,从而产生生态行为。
“生态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具有生态生活的需要,这是维持他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此外,“生态人”还有生态归属需要和生态审美需要,这是更高层次的需要。因此生态生活需要、生态归属需要和生态审美需要是“生态人”的人格需要力。
“生态人”的人格判断力是产生生态动机和行为的决定力量,它由生态意识、生态价值观、生态思维和生态责任构成。生态意识是人们反映、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具体包括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关爱自然、敬畏自然的情感意识,理性反思生态危机和生态矛盾的忧患意识。培育“生态人”首先是使人们树立生态意识,所以生态意识是“生态人”人格动力结构的核心。生态价值观是人如何看待自身在整个生态系统内的地位、作用以及生态对于人的意义,它包括和谐的生态观、协调的发展观以及绿色的消费观。生态思维是个人和群体在生产和生活中坚持整体的、全面的、开放的思维,摒弃只追求眼前现实利益而忽视后代利益的思维方式。生态责任是人们维护生态平衡的一种自觉的行为,它既是人们的道德义务,也是人们的法律义务。
总之,“生态人”在人格需要力和人格判断力的作用下,能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促进生态平衡、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生态人”培育的向度
培育“生态人”的关键是形成它的人格判断力,即形成生态意识、生态价值观、生态思维和生态责任。要做到这些,必须结合时代需要,实现生活化的育人方式,开启法治化的育人思维,探索双主体的育人模式。
(一)实现生活化的育人方式
生活化是指德育以生活为场景,从书本转向活动、从课堂转向现实生活的育人方式。培育“生态人”必须使思想政治教育回归人的生活世界,促使教育方式由单纯注重生态知识的传授向更加注重生态体验的教育方式转变,启发人们的生态道德觉悟。
生态体验是让人们在大自然中亲身体验生态环境,使人们产生喜爱优良的生态环境、厌恶被污染的生态环境的情感体验。一方面,在生态体验的过程中要使人们认识到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从而激发人们热爱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道德情感,最终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人格的教育目的。另一方面,生态体验不但可以激发人们的生态情感,而且可以增进人们的理性认知。在生态文明的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是引导人们“反思人的存在意义与价值,探究生活的真谛与感悟,进而在能动性的催进中,不断改变自身的生存状态与空间。”[9]在生态体验的过程中引导人们反思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从而激发人们的生态忧患意识,形成整体的生态思维方式,培养高度的生态责任感,最终实现生态平衡、社会和谐以及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这种生活化的育人方式能将抽象的理论还原为生动的情境,将价值理念内化为人们的道德觉悟,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实现途径的新探索。
(二)开启法治化的育人思维
培育生态人固然需要激发人们的生态道德觉悟,然而在新形势下还需要开启法治化的育人思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10]法治化的育人思维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育人层面的新要求。具体而言:
第一,制定和完善生态法律法规。目前生态法的制定缺位,法规也不明细,不少人钻法律的空子,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存在侥幸心理。另外,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它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定并不详实完备,有待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因此,必须制定严密的法律,发挥健全的法律体系对于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
第二,大力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法律是靠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培育“生态人”必须向人们宣传《环境保护法》等法律知识,让人们了解其立法目的和立法原则,让人们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贯彻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最终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
第三,健全法律约束机制,提高全民的法律素养。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有些人明明知道他们的行为违反了环境保护法,但是仍然肆意妄为,致使生态危机更加严重。这就需要健全法律约束机制,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使人们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让人们在法律的惩戒和约束作用下,不断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实现法治的现代化和社会化。
(三)探索双主体的育人模式
“双主体说”认为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互为主客体,从施教过程看,教育者是主体,教育对象是客体,从受教过程看,教育对象是主体,教育者是客体。“双主体说”在现实的教育层面就体现为双主体的育人模式,即双向互动、平等对话和互相評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第一,构建生态教育课程体系,为双向互动奠定基础。在横向上,生态教育面向社会大众,要根据不同人群的认知特点和素质结构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并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在纵向上,生态教育贯穿一个人的始终,必须构建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课程体系,坚持层次性和连贯性的统一,明确规定各个学段的培养目标,并将生态知识渗透到各学科之中,使他们在双向互动中内化各自的生态价值观。
第二,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网络教育四位一体的教育合力,为平等对话营造氛围。要使生态行为外显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必须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多股教育合力,让人们在平等对话与和谐相处中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
第三,完善“生态人”的评估机制,为互相评估提供制度安排。在这里教育者与教育对象都可以成为互相评估的主体。评价一个人是不是“生态人”,不能仅仅依靠生态知识的考试成绩来衡量,而应该重点评价他对生态的情感,包括生态归属感和生态责任感,评价他的生产生活方式能否与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万光侠.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7.
〔2〕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44.
〔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7,95.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1—202.
〔6〕王学俭,魏泳安.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探略[J].思想教育研究,2013,(5).
〔7〕顾智明.论“生态人”之维——对人类新文明的一种解读[J].社会科学,2004,(1).
〔8〕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150.
〔9〕万光侠,张九童,等.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的思想政治范式转换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68.
〔1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4-10-29(01).
(责任编辑 赛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