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融入高中美术教学的策略研究

2016-05-30 05:12郭湘云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0期
关键词:高中教育美术教学情感教育

郭湘云

摘要:高中美术学科将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以及美术绘画艺术融为一体,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美术绘画技巧,还可以增强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和情感解析能力,促使学生在未来绘画创作过程中自然融入思想情感,赋予绘画作品一定的精神内涵。因此,当前我国高中美术教学一定要加强对情感教育的重视,将情感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美术学习起到相应的辅助作用,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教育;美术教学;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0-0269-02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以及基本教育制度的日趋完善,高中美术教学也受到相应的影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得到了一定更新,极大促进了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和美学素养的提升。所以,鉴于美术教育的特殊情感性,高中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加强对情感教育的重视,真正将情感教育融入到美术课堂教学中,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相关美术作品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在美术作品的创作中能够融入自身情感,提升美术绘画的艺术性,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本文在具体分析当前情感教育融入高中美术课堂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对情感教育的作用进行了相应的探究,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融入措施,希望能够为高中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支持。

一、将情感教育融入到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情感教育融入到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必要性。随着素质教育思想在我国社会范围内受到高度重视,全国各地初高中美术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等也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希望通过美术艺术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促使素质教育的目标得以实现[2]。但是,现阶段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当前美术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如课时相对较少、学校师生对美术教学不够重视、学生自身没有形成培养审美情趣和美术素养的意识等,使学生无法在教学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不仅不利于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也限制了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教学效果的提升产生不良影响。所以为了改善当前我国高中美术教学现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十分有必要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渗透情感教育思想,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为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相应的贡献。

2.情感教育融入到高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情感教育对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效果。在高中美术教学实践中融入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能够促使课堂教学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对于美术教育这一类艺术性较强的科目来说,学生学习动力的获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其学习兴趣,进而通过相应的美术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的美术学习效果得到相应的提升。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合理应用情感教学策略,充分激发美术教学实践自身所带有的情感效应,提升美术教学实效。高中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只有将学生作为主体,以学生体验为中心进行教学组织规划,才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促使教学效率和效果得到相应的提升。其次,在美术教学中适当的渗透情感教育的内容还可以营造健康和谐的教育氛围。受到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当前我国各科目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都相对紧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功效的发挥。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教师能够在实施情感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缓解师生之间紧张的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进而促使美术教学的情感教育效应得到充分的发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3]。同时,教师基于新课改的全新教学理念進行美术授课,可以引导学生在进行艺术创作过程中自觉融入自身思想情感,增强美术创作的艺术价值。总而言之,在当前我国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渗透情感教育教学思想,让学生充分理解美术作品的思想内涵,并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学习融入情感的方式方法,真正发挥美术教学优势,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等。

二、在高中美术教学实践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

1.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息息相关。在高中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想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艺术审美能力,就应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又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热情的激发有着必然的联系[4]。所以将情感教育渗透于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对美术教育的认同感,进而热爱美术,愿意为自身美术素养的提升做出相应的努力。首先,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探索更为新颖的教学方式,增强美术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并且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引导真正发现美术学科的艺术魅力,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其次,要将美术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相结合。鉴于美术教育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教师一定要避免将学生局限于教室中,而是应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融入社会和自然,通过挖掘社会美和自然美提升学生的美学感悟能力,激发学生进行美术创作的灵感,提升学生美术创作能力[5]。最后,要将情感教育融入到美术教学实践中还应该引导学生针对相关审美现象进行独立思考,感受不同现象之间的美学价值和情感倾向,进而对学生审美感悟和判断能力进行锻炼,在提升学生美术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增强其学习美术的信心,进而有效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积极性。

2.对情感教育基本方式进行创新,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我国当前教育形式下,高中美术教育要想顺利融入情感教育,充分发挥情感教育在美术教学方面的优势,还可以对情感教育的融入方式进行合理创新,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浩瀚的大海为主体组织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并借鉴一些文字和图片描述进行绘画的过程中,就可以适当的引入多媒体教学方法,为学生播放与大海相关的影片,让学生在影片欣赏过程中感受大海的浩瀚无垠,并对大海产生钦佩和热爱之情。在此基础上,学生以大海为主体进行美术创作,能够在头脑中形成对大海形象的初步认识,进而通过画笔将大海的外在形象表现出来,在绘画过程中融入了自身的思想情感,提升美术创作的艺术价值。又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对相关经典绘画作品进行赏析的过程中,可以向学生播放绘画创作者的创作故事,进而引导学生融入创作情境,与创作者产生一定的精神共鸣,在提升学生对绘画艺术理解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艺术审美感悟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6]。此外,要想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在美术教学实践中还应该兼顾全体学生的个性差异,不仅仅要关注绘画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较强的学生,也要适当照顾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合理的教学任务,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美术学习提供不竭的动力。

3.完善教学评价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长时间以来,我国高中美术教学过于重视结果性评价,对过程性评价相对忽视,不利于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全方位考察;评价的科学性相对较差,对学生美学素养的培养和美术绘画能力的提升产生着不利的影响。而新课程改革后,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对教学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高中美术教学要想融入情感教育,就必須构建相对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实施科学的评价,全面关注学生成长,并结合评价结果对学生实施正确的教学指导。此外,高中美术教育要想获得进一步发展,还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7]。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产生的困惑等,进而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及时克服困难、摆脱困惑,获得更好的发展。特别是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使用鼓励性和赏识性语言,增强学生美术学习的信心,即使在对学生加以批评的过程中也应通过合理的沟通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不足之处,并在后期学习中加以改正,最大限度的避免使用不合理的评价方式影响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三、结语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社会大众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逐渐提高,美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对人们的精神追求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美术教育的影响力也随之扩大。因此,新时期我国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美术教学的重视,将情感教育融入到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情感引导促使学生逐步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我国美术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建设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武灵梅.如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J].考试周刊,2013,(45):181.

[2]姜玉亮.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B版,2014,(1):235.

[3]吴洪英.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8):126.

[4]刘燕.简述情感教育与高中美术教学的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5,(1):186.

[5]克玉木·卡斯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思路初探[J].小作家选刊,2015,(19):28.

[6]赵可宝.高中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思路探析[J].新课程·下旬,2015,(3):38.

[7]郑海松.论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J].艺术科技,2014,(8):180-181.

猜你喜欢
高中教育美术教学情感教育
基于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研究
高中教育如何才真的“为了学生好”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