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今法律人才所具备的知识与素养

2016-05-30 03:21马文斌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实践技能人文精神

马文斌

【摘要】法学学科及法律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法律人才应当具备系统、精深的法学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实务操作技能,具备强烈的人文精神和多学科知识体系。而我国目前的法学教育模式难以完成上述教育。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实施的“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顺应了法学教育职业化定位的趋势,而法律人才的培养必须以提高其综合素质为核心。

【关键词】法律人才;人文精神;实践技能;多学科知识

法学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法学是人学,具有崇高的价值性;同时,又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它来自于社会,又最终服务于社会。因此,以法学为工作内容和依据的法律人,应当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强烈的人文精神、较强的实务技能和多学科知识背景。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分工的加剧,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和精细化的趋势,而我国的高等院校近乎趋同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对多元法律人才的需要,不能满足社会对精细化尖端法律人才的需要。

一、法律人才应当具备的素质

(一)法律人才应当具备系统、精深的法学理论和法律功底

法学的理论性决定了法律人才应当具备系统、精深的法学理论和法律功底。“对于一名学习法律的人来说,法学理论素质的提高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 法律人才首先是对相关法律事务、法律纠纷进行妥善处理的专门性人才,因此只有掌握系统、精深的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才谈得上熟练运用法律,解决法律问题。当然,具备系统、精深的理论功底,不仅要掌握和了解法的概念、术语、原理和原则,还应当充分了解和掌握现行立法的精神、立法历史、立法原则和法律规范,掌握现行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规定及其运用,并养成法律思维。

(二)法律人才应当具有较强的实务操作技能

法律人才在系统掌握法学理论的同时,还需要受到严格的职业训练,以便掌握实践操作的技能。诸如掌握沟通协调的技能、谈判妥协的技能、起草法律文书、调查取证、获取信息的技能等等。而实务操作技能绝非来自于教室和课堂里面所谓的“实务训练”,而是来自于真实的社会实践。正如中国谚语所言:“站在岸上,不下水,永远也学不会游泳。”

(三)法律人才应当具备人文知识,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

法律工作者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个案正义,并通过个案正义实现社会正义。法律工作是与正义为伴的职业,因此,法律人才必须具备人文方面的知识,具有高尚的人文精神。他们应当具备强烈的正义感和使命感,具有社会良知,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法律工作者不是工匠,更不是诉棍,而是社会正义之士。法律工作者不能只顾法条,而不顾天理和正义。

二、现行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

(一)法律人才的专业知识体系不足

就法学本科生而言,无论是知名院校法学本科教育,还是一般院校包括农林医建筑等院校的法学本科教育,其课程设置基本上是大同小异,主要包括三大类:第一类是公共基础课,或者称为全校性公共必修课;第二类是专业必修课,即由法学院自己开设的,每个学院必修的法学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约占学分的40%。第三类是选修课,约占全部学分的30%,此外,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约占5%的学分。上述课程设置缺陷也非常明显,这就是我们的法学本科教育缺乏特色,面对社会经济各行各业的现实需要,法学教育没有考虑各行各业的不同需求并作出相应的回应。

就法律硕士而言,其专业知识体系也同样来自于课程设置,根据2006年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修订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其课程设置按照法学一级学科为主进行设置,课程结构主要包括:必修课、选修课(推荐选修课和院校自主设置的自选课)和实践必修课程。法律硕士在课程设置与法学本科生并不存在明显的区别,甚至在法学知识的系统性及掌握程度上尚不及法学本科生,因为法律硕士的学制为2至3年,法律硕士系统学习法学知识的时间一般为2年。这种情况下的法律硕士教育,在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上,其知识体系表现出明显的不足,没有体现跨学科、分方向培养的特色。

(二)法律人才的实践能力不足

美国大法官霍姆斯说过,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过于强调对法律知识的灌输和积累,缺少法律技能性的训练。无论是学士、硕士甚或是博士,均偏重于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原则等法学理论。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法学教育缺乏与实践的链接,所培养的毕业生缺乏基本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法律人才的多学科知识不足

很多法学院系不重視学生综合知识的教育和培养,既不给学生明示从事法律职业所必备的其他多学科知识,也没有明确的多学科知识的培养方案,而是将这种选择权留给了学生。特别是对法学本科生而言,这一点更为明显,致使他们不重视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目前在法律人才多学科知识的培养上主要是通过双学位教育和法律硕士教育来完成的。双学位是指中本科学习4年时间内完成两个跨学科专业的学习任务,获得两个专业的本科学历或学位教育;法律硕士是面向非法学专业的本科招生,通过两年的学习,修完规定的学分、通过论文答辩后,授予法律硕士学位的教育。然而,上述两种途径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通过双学位培养多学科知识,学生往往受时间和精力的限制疲于应付,两个专业均受影响,无法形成扎实的多学科基础。其次,通过法律硕士培养多学科知识也往往受制于时间的限制,其法学基础知识表现出明显的不足,无法形成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这也正是造成法律人才结构性过剩、低端法律人才供过于求而高端人才短缺的根本原因。

三、结语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高校法学教育发展迅猛并取得显著成绩,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但是,我国高校法学教育模式也面临着一些待解决的问题,与法律部门的联系待加强,人才培养模式待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待提高。可以说,制定和实施“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深化法学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机遇,而法律人才的培养必须以提高其综合素质为核心。

参考文献

[1]刘仁文.《中国60年法治进程再思考》,载《环球法律评论》2002年秋季号.

猜你喜欢
实践技能人文精神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基于全国职业技能竞赛指导的高职院校教师
高职物理课程项目化考核的思索
基于大类招生背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行动导向教学如何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
当前中职养殖专业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
提升职业技能大赛参赛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和技巧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