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在宇
李豆罗的人生,只有两种角色。20岁之前,他是个农民。20岁之后,他走入官场,从大队支书干起,一路成长为省会城市的市长。63岁卸任南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后,李豆罗回到家乡,又当起了农民。
如今,69岁的李豆罗欣然自得于做一名农夫。他会自己下田插秧,也会牵上耕牛犁地。村里酿制的纯粮食酒,李豆罗为其取名“农夫”。酷爱书法的他,还自号“青岚农夫”。
当了农民之后,李豆罗告诫自己“放下架子、不顾面子、低下身子”。不久前,他当年的司机来农庄探望老领导,李豆罗亲自驾车,带着司机兜了好几圈。李豆罗说,过去我是领导,你帮我开车;现在你是游客,我是导游,自然要为你开车。
与一般意义的解甲归田不同,回到家乡的李豆罗还想着干一番事。他按照徽派建筑风格,通过整旧如旧、“穿衣戴帽”的办法,对原有村落实施了改造。
李豆罗还把自己对于乡村的美好理想寄托在这里。村民介绍说,村里五十年没有划龙舟了,李豆罗回来后,把这项传统恢复了。每年清明,他还会组织村民集体祭祖。春节开大会,由村民投票选出好父子、好婆媳,在会上公开表彰。
江苏华西村的负责人曾来西湖李家做客,听见粉墙黛瓦之间鸡鸣犬吠之声不绝于耳,感叹说:“这里有正儿八经的农家味。”
李豆罗说,如今好些农村房子越修越漂亮,却感受不到传统乡村的气息。他的理想,就是在改善村民生活的同时,保存下一幅古朴乡村的水墨画。对于一些过度开发的村庄,他并不羡慕,他说:“我特别赞同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农村要留得住青山绿水,系得住乡愁。”
除了西湖李家的建设,如今李豆罗对其他事很少关心。比如对自己为官四十多年的南昌政坛的事,李豆罗说“脑子不想,耳朵不听,眼睛不看,嘴巴不说”。近一年来,江西官场发生重大变化,众多高官落马,其中好些人是李豆羅的老领导、老同事或老部下。即便有客人谈起这些话题,李豆罗大也多会沉默不语,只是偶尔摇头叹息:“他是个聪明人,可惜聪明反被聪明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