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卿 齐丽荣
摘 要:本文主要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背景下,河北省信息产业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调研,特别对于河北省高层次信息服务人才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明确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是信息产业能够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石,提出了河北省高层次信息服务人才培养的五项建议。
关键词:信息产业;京津冀协同发展
2014年2月26习近平同志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汇报,明确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的一个重大战略。此后“京津冀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等说法频繁见诸报端。“京津冀协同发展”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支持与肯定。河北省而言如何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明确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发展重点。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信息产业研究
信息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其发展速度之快,势头之强,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他产业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信息技术应用对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河北省如何在协同发展中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是战略重点,信息产业则成为关键点。
(一)信息产业概念
广义信息产业观认为,不仅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属于信息产业的范围,其他如新闻业、金融业、出版业,以及教育科研、邮政业等都包含在信息产业的范围内。信息产业是指一切與信息有关的产业。
狭义信息产业观认为,仅有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属于信息产业的内容。其中硬软件产业、通信设备制造业属于信息技术产业,从事信息产品加工和服务的行业如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心、信息咨询业等属于信息服务业。
(二)河北省信息产业规模
1)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规模:河北省明显落后于京津两地,企业数量是两地的一半,销售额为其四分之一,利润总额则更低。
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规模:河北省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固定資产投资额近年来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但仍属于第三位,而在科学技术服务业中逐渐处于领先地位。
(三)河北省信息产业发展战略
1.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融合互为依托发展
信息产业的发展对传统产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以信息技术带动技术进步,注重加强传统产业与信息产业间的互相交流和融合,从而促进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2.承接京津两地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和信息服务行业产业转移
河北属于资源型地区,为京津地区提供辅助支撑。资源丰富,劳动力数量大,可承接信息产业中的电子信息设备制造和信息服务行业,分散京津的压力,同时也促进自身发展。
3.加大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资金投入力度
信息产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取决于资金的投入量。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河北省要加大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投资力度。
4.以信息产业培育信息人才
人才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劳动力人口的整体素质,是信息产业发展之本。
二、河北省高层次信息人才研究
(一)信息服务人才发展环境分析
1.政策环境
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将信息服务业列为国家发展的重点。《河北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了总体目标,把我省建设成为国内信息化水平最高、国际上享有较高美誉度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强省。
在人才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吸引人才,强化支撑。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原则,加大对软件与信息服务人才的培养力度。吸引更多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科研团队领军人物来冀创业。“十三五”提出加强人才支撑。突出强调建立信息服务业专业人才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加大力度,鼓励海外高端人才向河北聚集。
2.经济环境
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业务融合、相互依存、同步发展的良好态势,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3.文化环境
河北省拥有优秀的教育,可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所,建立信息人才培养建立产学研互动的人才培养机制。紧邻京津这些高校科研院所密集区,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优秀的人力资源。
4.市场环境
我省人才发展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行业发展的高需求和人才供给不协调,高层次领军人物稀缺,人才匹配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源开发投入较低,企业在人才开发中的主体作用缺失,人才国际化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我省信息服务人才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1)政策法制机制有待落实完善:各级政府出台的各项有关于人才发展的政策,不能真正落到实处。制约了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影响人才的选择,直接导致人才的流失。
2)高端人才紧缺,国际化人才水平低:河北省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中,更侧重于高层次人才的使用,而忽略高层次人才的进一步发展,抑制了高层次人才自身的职业发展。
3)缺乏对信息服务业人才培养的长效管理机制:培训培养方式单一化;从薪酬体系角度看,分配机制的不公开性,直接导致行业人员流动频繁;从激励措施角度看,激励方式不足以过多地调动员工积极性,大多采用短期物质激励的方式。
4)资源匹配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源的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上,高校和科研机构是主力,企业在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以产学研一体化的方式参与其中,并不愿意单独培养高层次人才,造成了高层次人才能力与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
三、河北省高层次信息人才培养建议
(一)加快体制、制度的改革
一是建立“人才集聚区”的战略目标。建立以集聚高层次人才为主要目的,搭建国内顶尖企业为基地,以现代信息手段为抓手,不断吸纳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增强我省人才竞争力。
二是政府建立完善人才引进体制、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引进人才政策,促成政府、社会组织到用人单位的新模式。
三是完善人才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一个特殊模式的人才社会保障制度,要营造党和政府关爱、人民满意的氛围,使人才在政治上有名誉、经济上有成果、社会上有地位。
(二)建设人力资源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积极打造人才创业创新的大平台。首先,建设好一批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产业科研和生产基地。其次,积极组织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产学研联合体。最后,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积极参与政府的决策过程,参与产业的市场调查、信息交流等工作,促进产业人力资源管理健康快速发展。
(三)構筑多层次、立体化的引智工程体系
河北省紧邻京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首先,要重点培养和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及其团队,改变高端领军人物匮乏的现状。鼓励他们到河北发展信息业。其次,要积极推进与省内各大高校、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有针对性地加强信息服務业相关学科的建设。
(四)把高层次人才的后续培养放到战略的高度
高层次人才想要保持自身高端性和优势,就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应把高层次人才的后续培养加入高层次人才的长期规划中,逐步聚集人才,以人才吸引人才,形成高层次人才高地,利用其辐射作用带动全省人才的发展集聚。
(五)创新人才激励评价机制
在福利性政策方面,从高层次人才的入境居留、住房医疗、配偶子女需求的各个方面给出了相应的优惠政策,政策范围较之京津地区要更加优惠,力度上为了弥补自身弱势相较于京津的优势。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逐步健全分配制度。建立多层次的精神激励机制。精神需要是人才的高层次的需要。对于高层次人才来说,荣誉比福利更能体现人生价值。建立稳定可行的选拔晋升机制。创新推进职称评价体系,构建一套区域内统一的职称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邓宏兵.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 张彦台.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战略定位、重点工作及策略研究[J].经济论坛,2014,6.
[3] 汤玲.江苏省信息服务业人才发展环境现状分析[J].电子测试.
[4] 霍海勇.青海省高层次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主学习及其能力培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4.
[5] 陈晓红,张海兰.信息服务业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8).
[6] 沈丽君.安徽省高层次人才工作问题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10).
此文是依托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研合作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增强我省高层次信息服务类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激励机制研究。
课题编号:JRSHZ-2015-03032
作者简介:张文卿(1978-),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现为石家庄学院信息技术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信息技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