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评与译用矛盾分析

2016-05-30 18:49胡红磊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1期
关键词:功能对等

胡红磊

摘要:本文意在斥二三译概念和观念。并回顾译史,析译评歪风,以展望未来。倡回归简化的翻译理论。论搜引垄断。揭译资格国家垄断、译评与现实、翻译软件、现实需要不符。论翻译道德。

关键词:等效翻译;“功能对等”;信、达、雅;摩因论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1-0138-02

引言

批评了译论和现实不符,以清除翻译行业障碍、根除译资格垄断和搜引垄断、改革翻译批评、突出译用理论、市场化翻译运作。澄清文化诠释、译程序、译标准(原则、策略、直译、意译、功能对等)。从译哲学角度澄清形式、内容和意义之关系。斥功能对等,褒效果与读者接受,以对译评术语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译操作上,区别了译员操作标准和译评标准,以解放译员,使之轻装上阵,从而提高效率,节省译时。

一、理论和现实不符

据摩因论,与现实不符的理论只会被人们淡忘。故,我们要引以为鉴,用不着生造词汇,让人不知所指。

有译术语应重译,而原术语为误译。如“Intranslatability”非“不可译”,实“不能译”,是无法做到的翻译。如用国画摹西洋画,材质不同,画法不同;英语和汉语一个形合(hypotactic),一个意合(paratactic),翻译以后总会走样,不可避免,这才是不能译。而不愿译:有些人讲话译成外语,全球皆笑。此类讲话,是不愿人知,也不会让译的,非不能译。

“功能对等”(不等于“functional equivalence”,因为“functional equivalence”包括“effect”)一词忽视了译果,也就混淆了译目的、过程、效果和译评,暗中抬高了译评地位。“功能对等”、句顺、篇章合理也未必是适译,因为此类译要受读者检验;“功能对等”可用“效果”一词代替,这就暗含了交际译目的。金禔早就提出了“等效翻译”,我们不用,反而用引起误解的词,就阻碍了翻译研究(金禔,1989:P22)。中华历有“直译”和“意译”之争,近又发明出“对等”、“伪对等”、“功能对等”、“文体对等”、“增译”、“归化”、“异化”。据译目的,译者可酌情添加、删除、改写文本,甚至伪造文本;译目的决定翻译行为过程,何来“直译”和“意译”之争(黄雨石,1988:P77-92)?术语泛滥,诘屈聱牙。为研究而研究,甚或替明显误理论张目。泛滥的术语要精简。译策略中,“直译”、“意译”、“交际翻译”、“语义翻译”、“语用翻译”、“异化”、“归化”、“忠实”、可以并入“等效”;“信、达、雅”也可以并入“等效”;因此译员的操作标准是:翻译目的、理解与表达、效果。而译程中出现的漏译、深度翻译还可以采用机器回译、手工回译和读者反馈、探讨,使准确度提高。

老辈人喜欢用“直译”压“意译”,似乎“直译”即嫡子,先考虑的就是它。不然就是违背“王法”。试问,有几个人做过调查?那些直译的前辈们到底有几个是翻译大师?妄设标准,只会贻误他人,贻误译事。唐玄奘鼓吹直译,自认为胜过鸠摩罗什,查其译仍以意译为主;严复自认高过林纾,国人也高呼“信、达、雅”。但是,我们忽视了基本现实:严复给自定的标准是“达恉和通顺”。莫再用“三字经”迷惑国人了。某些国内知名教材也都高呼“三字经”。但是,其作者的译品洋人不懂,是否该考虑改翻译思路?

二、理论和社会发展需要不符

译论非万灵药,皆有局限。或有不学还明白,学了反而糊涂。不适合现代亟需,译员难以糊口(Richard,1989)。翻译离不开文化,对百科知识了解的越多,越可能做好翻译。如果因为理解原文的能力差、表达力差,无法做好翻译,就找个直译的借口做掩护,即劣译员。理解力不达,很难胜任译务,甚至不适合学语言专业。也不是谁有权利谁适合做翻译,而是要理解文化、达到翻译对语言能力的要求(Eugene,2002:P79-85)。死记硬背和亦步亦趋都做不好翻译。无现场感、切身感受,是麻木的翻译。

批评免费译的歌词,首宜择道德之维度。其译也许不顺,却符合乐迷的亟需,辅助了聆音。专业译员以歌词翻译无利可图,才有非专业人去译。故,首揆利益和助人,次论译误。所以,译目的就是奉献,不因低薪、不稳定的市场(实则几无市场)、过劳而停译,还要想尽办法调节体力、恢复精力、应对挑战(Jeremy,2001:P155)。

三、理论和科技潮流不符

搜引在易用性上已超过任何天才和专家,于译业举足重要:速度快、广度和深度,非人可比,首于此薄弱学科中获大用(Douglas et. al.,1994:P193)。将来网络会更发达,译人会更多,多有非科班胜科班。译务也将是其他任务的附加。译员独立完成的工作只占整个译务的很少部分。那时候译员的工资会更低。不排除更高优自动译机出现,而Google已经在于此迈出了关键一步;若仍无视科技于译业之大用,不与时消息,即被时弃。

四、讨论

政策舛误:译业发展要根除文凭制。雁过捋绒之余,就会放入劣员,后,群之,“负淘汰”生。也要结束搜引垄断,促译业整合。

译评舛误:译务只能仰译员之实操,而非瞻译评之嗷嗷。索绪尔绍序“规定性”:“汉姆雷特”大异“周星驰”。然,语言又是任意的:同一物,不同语则名不同;不同语,文体章法各异。这就又打破了“规定性”。要厘清“规定性”和“规定性”的辖域,依内容、意义和参数(经济性、明了、丰姿、风韵、等味道),活用译技。而文字只在语境中显义。所以,须较语言意义、内容、形式异同,又要兼顾上下文、文化契合,达到历史的、现实的等效。

以译为纲,论效果,免滥用“功能对等”,而专事“等效”。始符合Nida本意。国外译评界并未弃“functional equivalence.”此乃明智之择:“functional equivalence”为名,实则强调效果;意义呼唤术语,而此术语方便了写作。

回顾译史,译者在促交流,而非“信、达、雅”、遑论“功能对等”。译即要让真理共知,而非让人糊涂。迅速锁定目的语表达,词达,口译功成。故,要在通文理,汇句子和表达。胶柱形式易略原文所示,致表达不充。误译根源乃基础不牢,解文有误,甚或厘不清原文。很多误译并非违背了“功能对等”,也非违背了“先直译后意译”,而是译员胶着于术语,放弃了语言训练。机械照搬旧谬论只会阻碍译员学习。

译务与语文学的关系甚大,译评与语言学的关系更密。与其用语言理论来套译务,不如用语文学来启发译务。《大英百科全书》在,难说翻译的文化研究无素材。概言之,翻译已经是和历史、文化、哲学、心理学一样重要的学科。不再是次要学科。故,用单一学科、模式、思路来一统译论和译务是狭隘的、唯心的。译文样式独特,故应宣告独立于目的语和原文。

译务仍临关键难题:查漏、精确、术语、速译。综译法支持速译。但是个人的能力有限、信息加工致丢或误加;表达欠畅,输出也非大脑加工过的全部信息,致准确度低、漏译等。尝试对文本手工回译(back translation)可以查漏,并校准;用机器回译也利于查漏。然,这却非最佳补救。而群译会迅速纠误——此是最佳。如昔之译场,并通过各类软件实时沟通。

今,软件之整合力更大,推进了译料库使用和更新。自译机亦会升级,原用辅助游戏的口译可能会转用于并商业化自译。适于群力的软件会更多,软件也有淘汰更新。这就要求译员紧跟软件发展,不断提高(Douglas,1994)。

五、结论

译业呼唤理论和制度创新。翻译意在满足众需。歪曲地解释译业规律,模糊译评、译务的界限,就会碍其发展。规定主义光辉已黯,描写主义和文化主义已经占据相对于规定主义的比较优势,因此“功能对等”一词也许再也不会恢复它旧日的荣光。译务先于译理论,理论和现实不符时要果断弃旧论,促进译业发展。正如张今和陈云清(1981,P5)引用马恩:无论思想也好,语言也好,都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王国,它们只是实际生活的反映。

参考文献:

[1]Douglas Arnold,Lorna Balkan,Siety Meijer,R. Lee Humphreys and Louisa Sadler.Machine Translation:an Introductory Guide[M].NCC Blackwell Ltd.,1994.

[2]Eugene A. Nida.Languan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3]Jeremy Munday.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New York:Routledge,2001.

[4]Richard Dawkins.The Selfish Gen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1989.

[5]黄雨石.英汉文学翻译探索[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6]金禔.等效翻译探索[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

[7]张今,陈云清.英汉比较语法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猜你喜欢
功能对等
商务英语语篇功能性及翻译策略研究
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功能对等分析
基于功能对等的商务合同汉译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汉语四字格成语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