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小丽
摘 要:结合实际,从课程定位、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教学效果4个方面具体阐述了“项目化”工学结合开发《.NET WEB技术》课程,實践证明,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开发此课程教学效果非常好,此法可用于软件技术专业其它核心专业课程。
关键词:项目化 工学结合 高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7(c)-0119-02
为“中国制造2025”培养软件技能人才是当前高职软件专业的主要任务,很多学校正在探索适合高职的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开发成为当今一种主流方法,该文以软件专业核心课程《.NET WEB技术》为例来研究“课程项目化”的开发与实践。
1 课程定位
《.NET WEB技术》是软件技术专业.NET是技术方向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对应WEB程序员岗位。主要培养学生使用ASP.NET技术在B/S模式下进行程序设计、软件测试、项目实施、软件维护所需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能力,是一门综合度非常高,难度非常大,职业能力特色特别强的课程。
2 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思路:以Web程序员职业岗位为培养目标,通过对项目生产流程进行分解,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为结点重构和整合教学模块形成学习领域。
(2)课程开发模式:基于软件产品开发流程,创建了以“项目为载体,职业情境中教学”的“课程项目化”方式。该方式改变了以往章节理论教学模式,创建了“教和学软件项目双线贯穿始终”的整体教学设计,在教学的过程中按照软件开发的流程完成课程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点突出,因材施效,技术与市场紧密接轨,职业素质能力培养贯穿其中。
(3)课程开发过程:通过市场调研,获取WEB程序员的的工作任务,再通过课程开发团队(由企业、行业专家、软件技术专家、教育教学专家、专业带头人组成)基于调研进行分析,找出WEB程序员岗位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再充分考虑软件的开发过程,对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分析出每个任务所需掌握的技术及能力,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和项目化课程开发方法,依据软件行业职业标准、职业成长规律和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将本门课程划分为12个学习情境,最后以项目为载体进行课程开发。
3 课程内容
(1)内容选取原则: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技术共进。为选取教学内容,直接针对企业中的WEB应用开发岗位,每年对IT行业进行一次调研,根据Web程序员岗位的职业特点和技能需求选取教学内容,同时企业全程参与,由教师、行业专家、软件工程师一起讨论下和确定教学内容,综合考虑微软.NET 高级软件工程师资格考试大纲,确定好教学内容。并通过一个综合的软件项目电子商务网站(网上书店系统),将教学内容贯穿其中,共分成12个子项目。
(2)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课程内容直接针对企业中的WEB程序员应用开发岗位,并按典型岗位工作任务划分内容模块(子项目,各子项下若干个任务),适用于高职软件的教学。
(3)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根据软件项目开发的流程及高职教学规律性,该课程的教学内容的组织及安排如下。
子项目1(即学习情境1,以下类推):网上书店系统分析,主要教学内容是编写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报告,课时8。子项目2:网站整体规划,主要教学内容是构建开发环境;建立网站分类文件;界面设计,母版页和导航系统、主题外观和设计与应用,课时10。子项目3:用户管理模块,主要教学内容是会员注册、用户登录、会员管理的实现,课时10。子项目4:商品展示模块,主要教学内容是商品分类列表模块、商品信息列表模块、商品详细信息显示页面、商品搜索模块商品搜索结果显示模块的实现,课时12。子项目5:购物车模块与订单模块,主要教学内容是商品购物车管理界面、购物车信息确认及订单模块的实现,课时10。子项目6:留言板模块,主要教学内容是留言板的实现,课时6。子项目7:给图书封面加上数据水印,主要教学内容是数字水印和验证码的实现,课时8。子项目8:新闻发布系统模块,主要教学内容是新闻发布系统的实现;验证码实现系统安全;富文本框实现图书编辑;日历控件的使用,课时10。子项目9:结算功能的实现,主要教学内容是WEB服务实现结算功能,课时10。子项目10:后台管理,主要教学内容是后台登录模块、网站后台主页及订单管理的实现,课时10。子项目11:缓存技术及软件测试,主要教学内容是后台登录模块、网站后台主页及订单管理的实现,课时6。子项目12:网站发布与部署,主要教学内容是系统配置,网站部署,网站发布,课时4。
4 教学实施
(1)师资选择:选择有丰富WEB项目开发经验和教学经验的双师型软件技术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来担任该门课程的教学,对教学的实施起到先天性的良好作用。
(2)实践条件:选择具体理实一体的教室来进行教学,使教学做真正能实现合一。
(3)教学方法:针对软件技术特点,教学以真实项目为载体,通过综合运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一体化教学、角色扮演、项目训练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中构建自己的开发经验和软件知识体系,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团队协作精神。
(4)考核与评价:“项目化”课程改革了原来的单纯期末考试,转变为全方位多维度的过程化考核与评价。考核从4个维度进行,有平时的过程考核(包括考勤、作业、学习态度、团队协作、问题表达)占20%,项目开发占30%,期末考试(主要是技能考试)占50%。另外考虑竞赛额外加分,在省级、国家级竞赛获奖者或有创新精神者可酌情直接在总分中加10~20分(100分为止)。
评价主体包括学生自评(10%)、老师评价(50%),客户评价或企业评价(40%)。
5 该课程“项目化”课程开发教学效果
通过课程改革与实践,效果非常好,该课程改革几年来,硕果累累。
第一,真正实现产学合作。师生共同接手和完成了许多软件项目,产生了经济效益,学生积累了很多的项目经验,学习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有成就感,同时也激发了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平时厌烦枯燥代码编写的该专业学生提供了精神食粮。自课改以来,该专业已经为学校和企业开发了10多个软件项目,得到好评。
第二,教师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通过项目化课程开发与实践,老师的课程开发能力,职教理念及软件开发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教师的综合水平提升特别快。该专业的老师通过这几年的锻炼,个个在科研、职称、教育教学方面提升得很快。
第三,自然形成一个教学项目库。通过几年的积累,该专业已形成了一个具有10多个真实项目和30多个仿真的项目的项目库,丰富了教学资源。
6 结语
通过“项目化”开发高职软件专业《.NET WEB 技术》课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生的水平,同时也提高了老师的教学水平,实践证明,这种课程开发方法对于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培养是非常有益的,是一种真正实现工学结合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 姜铁城.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化课程开发的思考与实践[J].科技园向导,2013(2):137.
[2] 胡霞.ASP.NET项目化课程的改革与探索[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24):159-160.
[3] 丁海霞.高职计算机项目化课程评价体系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4):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