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珂晶
摘要:本文在解释教育与就业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关系后,认为只要我们承认教育的经济功效,那么教育与个人之见的联系就始终是存在和紧密的。进而提出高等教育应该以就业为目的进行改革。
关键词:教育与就业的确定性;就业扩张;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8-0126-01
一、引言
“筛选理论”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等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对就业与教育的若干个层次进行了考察与研究,不同程度地解释了教育与就业关系的复杂性。对于劳动者个人来说,接受教育的同时要成本的支出。这种成本既包括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还有机会成本。但如果教育与就业直接没有确定的联系,就是对个人成本乃至于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教育与就业二者之间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开始引起学界的讨论。
二、教育与就业的关系
(一)教育与就业关系的发展
二战前教育与就业的确定关系,即人们将来的就业岗位与眼前所接受的教育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人文博雅教育与专业实用技能教育之间是相互分离的。因此当时教育过程中的有限性使得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供给贫乏、缺乏知识型的劳动力。
二战以后,教育与教育关系的对应性进一步延续。原因在于大量的行政管理岗位的出现需要大量受过高级教育的人;科技使及机器代替人工的趋势更明显,使普通人获得工作更难,进而需要增加教育继而寻求就业;教育民主化思潮使大众教育盛行。
二战后的20年,大量的劳动岗位产生了大规模的劳动力需求,因此必须大力扩张教育活动。这使得战前就形成的教育与就业的这种关系被延续下来,甚至成为了一种确定性关系。继而,随着教育的大规模扩张,市场所需要的这种知识型的劳动力供给也大量增加,而这时过多增加的劳动供给量开始超过了当前经济形势下所存的岗位,特别是经济进入衰退期时,教育与就业的这种确定性关系就被打破了。因此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教育与就业走向了不确定性。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全球经济衰退,失业率高居不下,教育与就业之间的那种确定性关系散失了经济基础。
(二)教育与就业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从投资回报率来看,回报率是一个随机事件,人们的付出有可能大于支出。所以教育对个人的积极影响并不能总是确定的展现出来,也不存在于每个人身上。这也就是说教育和就业直接是一种不确定关系。充斥着太多不确定因素会影响就业。
从人力资本理论角度来看,教育与就业两者显然存在确定的关系,教育对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促进职业变迁等方面存在正面的影响。当就业成为社会普遍的现象之后,就业对于大多数成年劳动者和家庭来说,其重要性是很明显的,必须从工作中赚钱薪酬,以维持生存和发展。尽管每个人接受教育教育的动机不同,社会发展教育事业的目的也不同,但是,只要我们承认教育的经济功效,而就业是使这种经济功效得以产生的重要中介,那么教育与个人之见的联系就始终是存在和紧密的。
三、以就业扩张为目的改革高等教育的必要性
(一)就业扩张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每年都在大幅增加,2015年达到历史最高749万,比20l4年增加了22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411万人,l0年间增长了2.2倍。目前,高校毕业生作为社会新增就业的主要群体,面对折尴尬和很大的压力——毕业生就业人数的逐年增加而社会所能提供就业岗位数量却相对不足,①劳动者因为没有就业门路而沦为失业者,对个人和家庭来说是非常严重的。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就更可能导致无法估量的后果,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极有可能产生。
(二)实现教育层次对就业层次的平衡和补偿
在问卷中可以发现,65%的人都有遇到教育层次和就业层次不匹配的经历,60%的人认为让自己变得富裕是与关系和机遇有关,仅20%的人认为和文化程度有关。这样的问卷结果不难看出当前读书无用论再次出现。这主要是体现在于人们计算了接受完高等教育的收益和所付出成本后发现在一定时间内成本远远小于收益。对于这样的问题,如果通过对高等教育以就业为目的进行改革即专门为就业培养人才则能破除“读书无用论”,从功利角度让人们看到接受高等教育所能带来的实际收益。
(三)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
就业与专业不对口的矛盾在当前的劳动力市场上已是常态。智联招聘的一项调查显示,仅17%的职场人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完全对口。其中“自愿”不对口占有相当比例。原本学校设置不同专业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专业化程度,术业有专攻。但在工作难寻的现实下,不少毕业生能找到岗位已是大幸,更别提专业对口、所学即所用。然后花费了四年甚至更多的光阴在某项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上,毕业后却学非所用,不仅是流逝了青春年华,更是浪费了教育资源。
(四)改变教育改革方向迷茫的现状
当前很多学者认为教育与就业应具有不确定性,认为就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不是教育可以决定的,认为高校教好自己的课程就行。社会与高校互相推卸责任,高校认为就业问题跟自己无关,跟市场跟经济大环境有关;而社会上却存在很多高校毕业生不合用、用不了的状况。就业确实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但是如果高校朝增加就业的目标上进行改革,必然可以对缓解就业压力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且也不用在继续争论到底要进行何种方向的改革。
四、结语
社会存在就业问题,而人们就业又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教育水平,所以人们开始以就业的名义向教育发出邀请,并要求学校教育做出回应。为了适应这种需要,学校教育逐渐承担起人们劳动就业做准备的责任。教育与就业的确定性关系,赋予了教育新的价值,丰富了人们选择教育的动机,极大地推进了科技的生产性应用,同时也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
注解:
①“2001年-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http://www.cssn.cn/zt/zt_xkzt/gxzt/byjzjy/jyxstp/201506/t20150618_2040702.shtml(2015/618)
参考文献:
[1]母国光,翁史烈.高等教育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远韬.中国就业问题实证分析[J].时代金融,2012(9).
[3]林秀梅.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与就业的互动机理[J].社会科学战线,2009(4).
[4]方展画,颜面峰.后现代视野中的高等教育[J].教育研究,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