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震德育思想对学前教育中德育的启示

2016-05-30 11:26张月桂闫振天
亚太教育 2016年25期

张月桂 闫振天

摘 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自然人和社会人的统一,其中德育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影响环节。基于学前教育中学生主体地位,教学内容层级的思考,加之其思想中“以情育人”与“不可躐等”等方面的结合,总结得出了戴震德育思想对当今学前教育方法的启迪。

关键词:戴震德育思想;理欲统一;体验培养;教德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178-01

纵观戴震的教育思想中,“修身以立人、立志以闻道”思想为重中之重,所以在戴震的教育思想中德育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也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从戴震的德育思想出发,结合对学前教育中德育内容方面的思考,得出了戴震德育思想对学前教育中德育方法的相应启示。

一、戴震德育思想——“理欲统一”

“立志闻道”可以看作戴震整个教育思想的终极目标,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戴震自小即将习得孔孟之道——天道与人道,以正儒名作为自己的志向,即“立志闻道”。而对于道德而言,戴震则用自然与必然的关系说明了道德的本质,即人以血气心知来认识的日常生活中应遵循的必然法则。与程朱理学不同的是,“去人欲存天理”的目标是戴震德育思想中最为抨击的对象,其提出任何教育过程都是使人理欲统一的过程。此点为德育真正的目标正名,强调了德育并不是去除人的欲望,而是让欲望与人伦之理相谐,与天地之理相因,与万物之则相适。

另外,在戴震的教育思想中明确提出了“理欲统一”的理念,戴震强调德育为智育的基础,并且德对智的发展有良好的引导作用,所以在戴震的德育思想中,其一为德育正名,说明德育是让欲望与道法相同;其二则是“理欲统一”,说明了德育与智育相辅相成,这对当时的德育有了极大的丰富与提高。

二、学前德育内容的两个层级

在继承传统儒家学说的教育思想上,戴震通过辩证的扬弃提升了德育思想,然而戴震德育思想对当今学前教育的启示必须对应到学前教育的过程中来看。德育内容与戴震所述的“去私平恕顺欲成仁”不谋而合,具体如下图所示。

学前教育适逢孩童刚刚建立起自己看法,懵懂注视这个世界的时刻,所以既不可能无止境地满足他们的全部欲望,更不可能抹平他们的所有欲望。此时,“去私平恕顺欲”体现的极为重要,“去私”中的“私”并不是人所有的欲望,是指人过度的欲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合理的欲望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不合理的欲望则会导致人人相争,为非作歹。但应该要看正因如此学前教育的主体内容应该为德育层次的前两个方面:亲社会行为的培养让他们明白社会有自我的运行法则,要与他人和谐相处;道德品质教育让他们懂得对于欲望应当推己及人,人不能自私应学会分享。

三、学前德育中方法——“因材善之”

古语中多将育树与育人相提并论,其实用一言以蔽之戴震教育方法——“因材善之”,强调人因为材质的不同,所以进行德育的时候所用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但是其教育的思维本质和方法是一样的,对应当今学前教育两个层级来看,不外乎“以情育人”与“不可躐等”。

(一)以情育人

以情挈情,就是通过反思、体验等等去推断别人的情感,已达到控制自己的欲望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用现在的方法看来就是以情育人,所以教师在幼儿学前期的言传身教就体现得十分重要。然而就笔者的亲身体验而言,身教重于言教,说千百遍不如做一个好的榜样。

在每所幼儿园几乎都有让学生们接触玩具的时候,但是大多数的学生在玩玩具之后大多时间忘了收拾,这时采取的方法不仅仅是教导、告诫学生要收拾玩具,而是老师先去收拾,那么效果显而易见,学生们会一起帮忙收拾,将来就会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使用反面的案例来以情育人。笔者的班上有一名同学经常随地吐痰,为了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了如下尝试,在班级先让同学们排练了一个情景剧,让大家知道随地吐痰是一个不文明行为;再通过科普的动画视频进行了普及,让同学们知道了随地吐痰会传播细菌,并且稍不注意会诱发他人的疾病。经过这些尝试之后,那位同学随地吐痰的行为习惯已经被改正过来。由此可见,教师的言传身教、以情育人是多么重要。

(二)不可躐等

以情育人本身就强调教师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但是戴震强调德育该过程中的“不可躐等”。“不可躐等”是指教育过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过程。

平时多了解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成为他们的大哥哥、大姐姐,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他们的思维方式。然后以他们身边发生的事情逐步引导先从《弟子规》中的“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出发,让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然后到“入则孝,出则悌”,让他们了解亲人间的尊重与关爱,最后才能通过“善相劝,德皆建”,“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等等让他们了解到与人为善、良好品德的逐步建立过程。这样使用《弟子规》等古代学前读物,才能更好地达成“不可躐等”的目标要求。经过多次的教学实践总结后,发现这样的过程看似柔弱无力,但是点点滴滴洒向学生心田,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戴震将传统儒家思想和“程朱理学”中的德育,辩证地吸纳、否定、总结,形成了良好有益的德育思想,所以说戴震德育思想是我们传统哲学德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样戴震德育思想又是众多德育思想中的沧海一粟,我们应在一线德育过程中博采众长,融入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并不断挖掘反思总结。

(作者单位:1.重庆市合川区龙市镇中心幼儿园;2.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秦安.戴震教育过程观研究[J].学术交流,2014(02):209-212

[2]刘霞.我国幼儿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0(0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