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的“新锐”栏目,推出的作家是小昌。
小昌,原名刘俊昌,生于1982年。在“80后”这一代作家中,小昌属于“迟来者”,写作时间并不算长,创作量也不算大,却值得重视。他的作品,刊于《十月》《上海文学》《江南》《小说界》等杂志,小说集《小河夭夭》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于2015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小昌的小说创作,既体现出他对青年一代的生存经验的关切,也经由这种关切逼近存在与虚无的内在关联,以直接尖锐的追问来求证意义,令人想起塞林格、布考斯基等作家的作品,与朱文、曹寇、魏思孝等作家的作品也不无相通之处。
为了更好地对小昌的写作进行梳理,本期特意邀请了金赫楠、马兵这两位青年批评家来参与写作评论。
在《关于小昌短篇小说<大侠>》一文中,金赫楠对小昌的当期作品《大侠》进行了细读。她的细读和阐释,以“青年失败者”作为切入点,与她近期的一系列关于青年作家作品的文章遥相呼应。在她看来,青年作家之所以热衷于塑造失败者,是因为“人们都有将自己的经验和处境夸张放大的心理倾向,在对自我本能的高度关注中,不自觉地夸大自己所属族群、性别、代际等等的独特性。在70后、80后笔下,在关于自我青春的写作中,失败,似乎越来越成为这一代写作者切入人生和青春习惯甚至依赖的角度和方法。在这些小说中,反复呈现着一种失败的青年人生,失败的一代,注定要失败,无论你怎么奋斗和挣扎,社会的现有机制终将把你打回原形。”以此为背景,她进一步对小昌的《大侠》等作品的特点作了细致的分析。
在《归乡者、悬置者与时代病人》一文中,马兵对小昌的作品整体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归乡者”“悬置者”与“时代病人”,是马兵针对小昌的小说所提炼的三种形象。在他看来,“小昌笔下的归乡者深陷于一种无力感之中,他们都是从城市败逃而来的青年,也清楚地知道并不能在故土收获安慰,因此,除了对亲情、爱情和友情某种想象的拯救,归乡的行旅所带来的绝非疗救或情感的代偿,而毋宁是更深一层的自我分裂和更深一层的放逐感。”他还指出,小昌的小说善于“在常人习焉不察的地方洞察到荒诞和虚无,并通过对这种情境的提纯使某一生活即景的切片陡然具有一种纵深。”这种对荒诞和虚无的书写,则并非是无根的想象,而是与时代的精神气息相通。
金赫楠和马兵都熟知文学现场的状况,對于青年作家作品的研究尤其有个人的心得和发现。他们在文章中所作的阐释,读者们在阅读小昌的小说时不妨作为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