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韬
摘 要: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物理的学习是一个难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有着自己的思维障碍,如果不加以解决将很难把物理学好。本文主要分析了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影响思维障碍的因素,并指出了针对物理学习中遇到的思维障碍所应采取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物理;学习;思维障碍;解决策略
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存在很多思维方面的障碍,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物理学习之前与生活相关的错误或者肤浅的经验对思维的影响以及对物理公式的外延和内涵认识不清晰所造成的思维障碍。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以下将认真的对影响思维的因素进行说明,并详细的对解决的策略进行阐述。
1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影响思维障碍的因素
1.1 物理学习之前与生活相关的错误或者肤浅的经验对思维的影响
我们都生活在物理这个大环境下,对物理有自己的感知认识,有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及经验。物理学习之前对生活的认识,有些对学习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而有些错误或者肤浅的生活经验对思维的限制,很可能影响到对物理的认识及理解。物理学习之前正确的认识对学习物理方面的相关概念以及掌握物理的规律都是很有帮助的,可以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学习物理的体系。而错误的或者片面的认识则很可能会影响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以为物体不动就不会有力的作用,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有些会存在静摩擦力的作用,例如,拿在手中的杯子、不会滑落的毛笔,这些都是静摩擦力作用的结果。将布缝制成衣服,将线织成布,也是因为纱线间存在静摩擦力作用。静摩擦力在生产技术中的应用是很多的,有些人错误的认为滚动的摩擦力是动摩擦力,其实滚动的摩擦力也是属于静摩擦力的,如皮带这种运输机将货物运到别处是因为传送的皮带和货物之间是存在静摩擦力的。除此之外,汽車的主动轮以及自行车和地面间的摩擦力也是静摩擦力。这些都可能在学习物理之前有个错误的认识,进而影响对物理相关知识正确的认识。
1.2 对物理公式的外延和内涵认识不清晰所造成的思维障碍
在对物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数学是不能缺少的工具,物理和数学这两个学科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但是物理和数学的公式在内涵方面却存在很大的区别。物理不仅可以将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表达出来,还可以将自然界错综复杂的规律反映出来。所以说,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要深入的理解物理公式所代表的内涵,还要知道其外延的内容,通过对其正确的理解及有把握解决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比如,万有引力定律F=GMm/r2,对于一个数学公式而言,如果r趋于零,则F趋于无穷大,但是若考虑到物理的适用条件以及其深刻的涵义,不难发现,r趋于无穷大的时候,就没法将物体进一步的等效为一个质点了,这个公式也就没法进行万有引力的计算了。但是很多时候,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就将外延不自觉的进行扩大或者缩小,这都不利于解决物理的实际问题。如电场的强度公式E=F/q是任意电场都适合的,E=U/d是适用于匀强这种电场的,只有正确的对物理公式的内涵和外延有个清晰的认识,才能选择出正确的公式解决实际的问题,而不会出现错误的情况。
2 针对物理学习中遇到的思维障碍所应采取的解决策略
2.1 对新旧的知识应该巧妙的融合,区别物理和生活的经验之间的差别
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前就已经有了自己对物理的认识,学习新的物理知识的时候就很容易将之前错误或者肤浅的与生活相关的经验带进去,这样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是很不利的,所以,一定要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区分清楚物理和生活经验之间的差别。
首先,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认真的观察和分析课内和课外的与生活相关的现象,将产生的错误原因分析出来,对解决及分析问题这种综合的能力要有意识的去培养。其次,作为学生可以主动的去探讨物理的新知识,也可以通过做实验的方式去了解物理的深刻涵义,对学生的某些认知有个强烈的刺激,深刻的意识到问题所在,将错误的生活经验纠正过来,从而使认知变的正确。
2.2 学生要认清楚物理概念的内涵及外延
将物理每一个概念的由来都弄清楚,明确的知道物理公式反映出来的自然现象以及其具体的适用条件、单位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如运动规律及相互作用、机械能、圆周运动及抛物运动、电磁的规律及现象、电场强度及磁通量等。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做好比较的工作,比较出物理的概念及规律,理解出每个物理公式及概念的本质内容,在运用这些公式或者概念的时候要大胆且合理,将实际遇到的很多问题真正的解决掉。找到不同的物理量之间的联系及差异,进行合理的分析及比较,将自己的分析及比较的能力培养起来,并对那些容易出现错误的问题加强训练,反复的进行刺激,不断的予以强化,真正的弄懂弄透,勤于动手及动脑,真正的将知识掌握住。
3 结语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干扰,学习的思维会受到影响。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新旧的知识应该巧妙的融合,区别物理和生活的经验之间的差别,要认清楚物理概念的内涵及外延,理清物理的概念及自然规律。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比较出每个不同的物理量之间的差异及联系,真正的弄透每个物理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将思维的障碍问题突破,解决实际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 赵玉晴.高中生解决物理实际问题的困难分析及教学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04:151.
[2] 陈金泉.高中学生物理问题解决中思维障碍分析及转化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3] 姚文友.高中生物理学习思维障碍分析及教学策略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4] 丘苑平.高中物理学习中一般性思维障碍及应对策略[J].新课程学习(下),2012,02: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