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少彬
【摘 要】近年来,我国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在普通农村中学英语初高中衔接教学过程中仍旧存在许多的问题。本文针对农村普通高中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英语教学质量落后的现实,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英语;农村;教学衔接;问题;情感;教育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途径及方法也有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和转变。近年来,我国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从现阶段农村初中与高中衔接教学中反映出来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农村的基础英语教育还有许多问题。本文主要对现阶段农村普通中学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做出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以供教学参考。
一、农村普通中学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基础英语教学条件简陋,学生基础十分薄弱
教育改革实施以来,农村的教育条件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但由于农村教育环境艰苦,往往难以招揽高水平的教育人才,因此,许多农村英语教师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水平都不高,整体素质较为薄弱,与此同时,由于农村基础教育中对英语教具的缺乏,多媒体教学设备不够普及,许多偏远地区不够重视英语教学,课时量远远不足,如此种种,都造成了学生的英语基础不牢。
而对于农村高中而言,在我国的中考制度和教育不均衡的大环境下,农村普通中学因受地域条件的限制,是高中生源分配中的弱势群体,其招生工作可谓难上加难,分配到农村普通中学的生源往往是学习能力相对落后的学生,在生源竞争中处于劣势,而这些学生的英语成绩则更是难与城市高中的学生相比拟。
(二)学生英语学习自主能力较差
农村普通高中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十分缺乏,在课堂上,无论是对英语词汇的学习、英语课本的探讨还是语法的讲解,尤其是听说能力培养过程中,都十分依赖教师细致的逐字逐句的领读、翻译、讲解。
二、农村普通中学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对策探讨
农村普通中学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面临着如此多的困难,英语教师首先应该要积极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其次要利用合理的教学方式,从基础做起,逐步改变这种衔接困难的教学局面,引导学生改变学习观念,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一)基础衔接——注重基础知识的全面性
在衔接教学过程中,对基础英语知识的衔接尤为重要。一方面,教师要正视农村高中生源的学习习惯差、基础能力差的学情,要耐心地制定相关的衔接教学计划。另一方面,在基础衔接过程中,不要以偏概全,一味以词汇基础作为衔接教学的主要内容,而应该多管齐下,重视对英语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训练。基础衔接教育实施一般安排在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该从掌握音标、识记单词、句子基本结构、日常作文等多方面去重构学生的基础英语体系,不仅应该完成知识上的基础衔接,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个正确的学习观念。
(二)递进衔接——促进英语思维的形成
在完成基础衔接教育后,进入递进阶段,它是指完成上述基础阶段的任务后,也就是在高一第一学期的半期考试后至第二学期开学期初这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教师应该有目的性的提升英语课堂的难度,例如基础阶段听力训练应该由简单的单词听写过渡到《美语中级听力》,在speaking阶段,应该进一步的加大词汇数量,并且可以适当的引入一些复杂词汇,在reading方面,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思维和阅读理解能力,可以在课外布置一些简单的人物传记短文、或者是名著英文简写本进行阅读训练,通过英语句式的反复操练,以及Everyday English加强对英语句式的不断巩固,形成稳固的英语句子结构心理图式,让学生逐步形成英语学习思维。
(三)情感衔接——激发学生兴趣,提升自主学习
新课程改革注重情感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农村高中英语衔接教育中,尤其应该注重情感教学的衔接。一方面,在衔接教学的各个阶段里,教师都应该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基础衔接阶段,教师应该花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乐趣,而不仅仅只是把它当做一门功课,更多的是一种娱乐,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英语游戏、英语角、原声英语配音等活动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降低他们长久以来对英语学习形成的逆反心理。另一方面,在衔接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要找到学生已经达到的认知水平,并在贴近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方法和步骤的实施,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引起学生的兴趣,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亲自探索发现学习规律,更好地促进自我实现、自我创新、自我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为自身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三、结束语
基于我国初中、高中分开办学的事实,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过程显得十分重要,作为英语教师,应该重视衔接教育,以进一步的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后续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戴炜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5).
[2]彭钢.苏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未来选择[J].北京:教育发展研究,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