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婧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诗歌教学对审美教学有更高的要求。从教学审美性内涵要求入手,提出了改变僵化教学思维和增加学生的知识积淀两种解决策略,希望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所启示。
关键词:诗歌鉴赏;审美性;教学策略
诗歌的教学难度较大,语文课堂教学弊端会在诗歌教学上有所放大。教师在教学中过于重视应试教育,忽略了诗歌的审美价值和人文艺术性。课堂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很少给予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机会,阻碍学生个人发展。因此,如何在新课改要求下使诗歌重回审美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学审美性内涵要求
诗歌是文学美的体现,因此教师应当在课堂中着力体现诗歌之美,将诗歌鉴赏课堂当作诗歌的延伸,着力体现诗歌的内涵和文学艺术。例如,在讲解《雨霖铃》时,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中还原其“骤雨初歇”“晓风残月”的景象,引导学生体验“兰舟催发”的离别凄清之情。在还原其艺术性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体会其如何由景升华为情,如何由情描写景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鉴赏,从而锻炼学生的答题技巧。同时,教学审美性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欣赏作者诗歌中的美所在,更能够独立发现诗歌中的美感。因而,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让学生能够自主发展。
二、教学审美性的实施策略
1.改变僵化的教学思维
高中诗歌多为名家名篇,有着较长的教学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往往都有着思维定式。但是,这样不利于审美教学的进行,教师应当把每次诗歌鉴赏课程都独立起来,当作一次全新的审美体验。例如,在讲解《离骚》时,教师一般只会带领学生将《离骚》全文进行翻译,然后引导学生在诗歌中发掘作者屈原伟大的爱国情怀,这不利于审美教学的要求。教师应当从诗歌本身入手,首先分析诗歌的内容,引导学生发掘诗歌的艺术之美,再向学生讲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发掘诗歌中丰富的精神内涵。
2.增加学生的知识积淀
若想引导学生自主发掘诗歌之美,首先学生需要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目前高中生的文学积淀远达不到独立鉴赏诗歌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当在課堂中适当为学生拓展作者的生平和当时的社会背景。例如,在讲解《蜀道难》时,教师应当向学生普及当时的朝堂环境,使学生理解作者开篇发出的感叹不止赞叹美景,同样感慨仕途之难。教师还应当帮助学生理清李白的生平,帮助学生发现李白前中后期诗歌风格的变化。
在课堂中,教师应当减少自身的权威性,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对诗歌的鉴赏。教师应当肩负起引导和纠正的职责,对学生提出的观点加以点评。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将自我能力素质进行提升,更好地为课堂教学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周小雪.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措施[J].成功:教育,2015(6):56-57.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