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语文阅读现状分析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形式。而阅读要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认知文本获得对话,形成再创造,从而感受到文学的魅力,获得发现,形成运用和迁移的能力。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学生也学习了相当长的时间;但我们还是会发现学生们不会阅读,不会有较多的阅读收获。其原因就在于往往是我们老师带着学生阅读,按照老师的思考或者教参的指导进行学习,而学生的个性阅读和自主思考被忽视了,他们虽然也学到了一些分析和解读的方法,但那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如此,学生们的语文阅读学习也是被动接受的。如在《我的叔叔于勒》学习中,我们较多的是分析菲利普夫妇的自私自利,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是金钱关系。但是,菲利普夫妇没有宽容的一面吗?他们认下于勒,甚至把于勒带回家会怎样呢?但是,我们不允许学生这样解读,甚至不允许学生这样的逆向思维。也就使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这种现状无法让学生自主思考,更别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个性发现和多向解读。当然,在具体教学中,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过程简单化,老师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程式化教学还是普遍存在的,也就是解题、简介作者和背景、明确重点字词,然后分层分段讲解,在讲解中往往与考试联系起来分析,这样的教学没有学生主体性的融入,无法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二、增强初中语文阅读效率策略
阅读是学生的阅读,需要学生在阅读中有思考有发现,充分让学生有兴趣的读与想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和有效性的必由之路。
(一)先学后教,让学生自问自探
有时候我们的教学也很无奈,往往会被规定一篇课文要几课时上完。其实,一篇课文学好,学生获得多项能力也就能取得了阅读教学的效果。那么,我们怎样以一顶十的开展阅读教学呢?那就要先让学生主动的学起来,让他们在自主预习活动中形成一定的问题和思考,自问自探的学习进而获得对课文的理解。如在《孔乙己》的学习中,笔者就先让学生进行充分预习,让他们自己思考课文阅读学习要解决哪些问题。于是,学生们会在阅读中有意识地通过对课文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了解推断这篇课文写作目的和用意;能够知道通过对小说三要素的分析,阅读中会去思考小说的社会背景、文中社会背景的描写的作用;文中孔乙己的形象如何,性格特点怎样;课文具体写了哪些事情,是怎样勾连起来的。这样,学生们就会去研读和思考小说环境、人物和情节的作用,也能在孔乙己的复杂性格和悲剧的原因的探寻中获得小说主旨,甚至联系现实社会探讨人际关系、为人处世等问题。
(二)比较阅读,让学生思考深入
我们所用教材的编制是按照人文性的标准编制的,我们在学习中可以按照一定的人文思想去选择对比学习。如《最后一课》和《土地的誓言》都是表达爱国情怀的文章。其中《最后一课》是精讲课文,我们会按照小说阅读的方法进行学习,对人物、环境、情节和主题组织学生学习,也会对其中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分析作为教学重点。那么,我们在学习《土地的誓言》时,就让学生回想在《最后一课》习得的语言鉴赏的方法,先让学生整体阅读,自己提取和理解文中词语的使用及其作用,感受这方热土的美丽、富饶、广袤、神奇与和谐的特点,在品读中体悟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赞美以及思念和渴望尽快回归故乡的迫切心情;深层感受作者对故乡惨遭蹂躏的悲痛,对侵略者的罪恶行径的憎恨之情。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找到它们的相通之处,更能在对比中懂得同一主题情感的表达在不同的文体中写法不同。如此,我们的阅读效率就能得到提升。当然,对比阅读方法是多样的,如“小说之林”专题的《孔乙己》和《范进中举》学习中,我们就可以设置一些新颖的问题,如范进如果也被一众酒客奚落,他会有怎样表现,为什么?如果孔乙己中举了,会不会像范进一样发疯?这些问题是具有探究性的,而学生在充分理解两篇小说相似的主题的基础上自圆其说;那么,他们不仅能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而且也获得创新思维的启迪,更能培养学生独立品评文学作品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突出鉴赏,巩固提升阅读效果
语文阅读学习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语言知识运用能力,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还要重视学生个性化的欣赏能力与鉴别能力的培养。如《出师表》学习中,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形象,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诸葛亮放弃后主刘禅,会怎样?历史会怎么评判诸葛亮,我们怎么想?再如《我的叔叔于勒》中我们一般认同这篇课文批判的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是金钱主宰了人的心灵和生活,菲利普不肯和亲弟弟相认就是因为金钱的作用。那么,菲利普夫妇有没有善良和人性的一面,可以让学生想想相认之后会有什么后果,思考假如于勒发财归来又是什么样的景象。这样,我们学生就能逐步具备高层次的阅读领悟能力。
另外,阅读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还可以让学生在广阔的语文世界里获得营养。如对朱自清的《背影》学习之后,给学生们推荐朱自清的其他散文,让他们想想朱自清的语言特点、散文特点。这样,他们就能够有所感悟,获得思维训练,更有利于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
总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我们转变思维、改变教学方法,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发挥主体性入手,不断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所学知识能力的运用,促成语文阅读领悟能力和思维品质与鉴赏能力,那么,阅读教学肯定有较高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何银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语文天地,2015,(11).
[2]薛春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解析[J].语文天地,2015,(26).
(赵倩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双沟中学 2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