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娟
【摘要】在实施新课程中,我紧紧围绕“把生活中的数学引进课堂”,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发挥出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创造性,下面就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关键词】生活数学课堂解决问题
一、 捕捉生活素材,精心设疑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的兴趣。在导入的过程中要尽可能性地选取一些富有时代气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熟悉的和感兴趣的、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探索的材料,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明确数学源于生活的本质,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知识时,我对学生说:“同学们,老师邀了两个好朋友星期天要到洛阳桥(泉州)去游玩,准备买点饮料带去,(同时出示一些饮料的价钱)你们能帮老师出主意吗?”听到老师要请学生帮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都想跃跃欲试,有的说,买3瓶矿泉水,花去2ⅹ3=6(元);有的说,买6瓶“红牛”,花去5ⅹ6=30(元);有的说,矿泉水和“红牛”各买3瓶,花去2ⅹ3+5ⅹ3=21(元),有学生补充也可以这样算:(2+5)ⅹ3=21(元)……还有的说,除了买些饮料吃的也得买点,比如面包之类的,矿泉水、“红牛”和面包各买三份,花去2ⅹ3+5ⅹ3+1ⅹ3=24(元),或(2+5+1)ⅹ3=21(元)。看,学生已经在自觉应用乘法分配律的知识来探究生活中的有关现象了。然后我引导学生产生疑问:“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你能举出一个或几个例子来说明吗?”这样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积极探索的兴趣。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有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才让学生看得见,用得着,“给笸箩箍一道铁丝需要多长?你是怎样知道的?”这让学生切实地体会到:这是我们在生活中将要面临的和需要解决的种种问题,也让学生体会到我有权利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因而迸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都主动地思考,积极地动手操作,认真地推理、归纳,在紧张热烈的氛围中很快地掌握了知识要点。
二、联系生活实际,充实创新教材,让教材焕发生活气息。
数学具有逻辑的严谨性,在教材中它总以完善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许多题目都是经过数学处理的,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文字表达严谨、准确、枯燥,但很少创设问题情境,忽略去了数学知识从生活生产中被发现的曲折过程,抑制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因此,教师要善于处理教材,重组教材,把学生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课堂,创造出校本特色。
1、合理补充教材,充实学生的学习材料。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教材的滞后性,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在教材中难以及时体现。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联系生活实际,就地取材,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充实教材中去,让教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以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还有如 “人民币的认识”中对分的认识就应该淡化,而要增加关于元的认识,特别是增加二十元券,五十元券,百元券的认识,使学生及时得到新信息; 在小数的乘法计算中,也可增加电表、水表的读数,并能算出费用,毕竟这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比例尺”的教学中,应增添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上图纸上的例题,这样比较完善比例尺知识,贴切实际的生产生活。当然,上述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还需与同仁再认真探讨。
2、适当改编教材,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通用的数学教材具有共同性的特点,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一定差距。此时就需要教师联系学生的实际,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适当地充实和删改。
当然教材的充实、改编要求我们深入地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内在联系,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同时,要深入地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知识结构,从而对教材进行大胆的舍弃和改编,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改编教材例题,让学生在富有生活味的例题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不仅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而且教和学的气氛积极而活跃,唤醒了课堂教学。
三、创设情境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同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是为了应用。可我们的学生缺乏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我想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理论与实际相脱节,所以我们在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活动,肯定会使学生感受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成功和乐趣。
例如,在学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后,我创设了“美丽的图案”的情境活动:我们搬到新校舍后,校园缺少绿化。现在想用36米长的栏杆在教学楼前设计花圃,请你帮帮忙,画出你设计的草图,并求出它的面积。帮助学校设计方案,大家都愿意,同时校园是学生所熟悉的环境,所以学生的兴趣很浓,创造性思维被激活。有的设计成圆形,有的设计成正方形,有的设计成长方形,有的设计成平行四边形,有的是“日”形……。一个个都很努力,很投入,在纸上画图,认真的演算,调动一切创造性思维和已有知识经验去寻找问题的最佳答案。然后我请学生说出自己设计的理由,再安排学习小组相互评价设计方案的优点和缺点。这样让教材内容“走出”教室,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学生自己的个性以及创新一面,让学生切实体验数学的无穷魅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总之,在教学中,教材不只是供教师教学的唯一资源。我们应大胆摒弃教材视为“圣经”,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旧的“教材观”,在深刻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可以根据学生的认识实际灵活使用教材,我们有权利也有义务对课本进行改革、剪裁。我认为每一节课,都应有自己创新的内容,把生活内容引进课堂,让课堂教学生活化,使整个学习过程更活泼、主动,更具有个性化,并能充满生活的气息。深化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他们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實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