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红玉
【摘要】 对钢铁企业来说,做好碳减排工作不仅是企业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而且也是关系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钢铁企业是高能耗的典型,其在为经济发展做着贡献的同时,对环境的破坏性也不容小视。论文在深入分析钢铁企业环境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环境经营的意识和体系,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等对策,有利于钢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境经营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
河南省安钢集团地处中原,位于河南省最北端,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但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不高。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安阳市委、市政府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安阳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持,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到2018年提前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着力构建“一个基地,四个中心”。其中一个基地就是以冶金、电子、装备制造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基地。经济的发展不能以浪费资源为代价,影响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后,这是人类历史付出了莫大牺牲才得来的科学共识,而环境的主要污染主要大量地来自企业活动,企业是最大的资源浪费主体。纲要把钢铁行业作为安阳市的一个支柱产业,要大力支持安钢、永兴等钢铁企业扩大规模,加快发展。在我国,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深入人心,成为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导向。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同理念的当今世界,先进企业无不实行环境经营。因此,我国钢铁企业必须及时引入环境经营体系,这是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钢铁企业的环境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外部环境看,国家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下行压力继续加大,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从钢铁行业看,产能严重过剩,用钢需求萎缩,钢材价格易跌难涨,行业大面积亏损成为常态,进入了你死我活的深度调整期。据钢协数据显示,2015年1-11月份,全国重点统计钢企亏损531.32亿元,2014年同期为盈利243.87亿元;亏损企业51户,占统计会员企业的50.5%;从发展趋势看,盈利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亏损企业亏损程度加剧,钢铁行业整体形势进一步恶化。从安钢内部看,尽管我们推出了一系列积极的应对举措,但一些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深层次的解决,直接制约着安钢的解危脱困,突出表现为止血倒逼动员大会上提出的“生产不够稳定、高效产品比例偏低、非钢板块起点低行动慢、基础管理工作不扎实、劳动生产率低”等“十二条”差距,这些问题既是我们的现状,也是下一步工作的突破口,必须认真反思,加快改进,全面提升。
钢铁企业的各个工序都有大量污染物排放:矿石的处理过程中产生各种有害气体和粉尘;制钢工序中产生各种废渣;锻压工序中产生有害废水等。可见,钢铁产业是具有代表性的高耗能产业,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这些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也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多年来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理论上,或是在生产实践上,人们都做了不懈的努力,但为何至今收效甚微,笔者认为其原因不在技术,而是在意识和制度。由此可以看出,钢铁企业环保意识的薄弱,环境责任的缺失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钢铁企业环境经营体系的建立途径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发展的相当长时期内钢铁需求较大,产量已多年居世界第一,但钢铁产业所取得的成绩在某种意义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均是粗放发展的结果,事实上,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质量和和物耗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所造成的环境也越发严重,为了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我们必须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双管齐下,在宏观上加强环境监管的力度,在微观上树立钢铁企业的环境经营意识和体系。
1.认真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环境保护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保证执行的关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規范的总称。环境法的保护对象是一个国家管辖范围内的人的生存环境,主要是自然环境,包括土地、大气、水、森林、草原、矿藏、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自然历史遗迹、风景游览区和各种自然景观等,也包括人们用劳动创造的生存环境,即人为的环境,如运河、水库、人造林木、名胜古迹、城市及其他居民点等。正确的理念必须辅之以坚实的制度框架和切实可行的措施,才不至于沦为一句空洞的口号。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两者要做到真正的平衡与协调,国家在宏观上必须进行调控和指导。
国家在规划和调整各个地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时,就应考虑各地的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将环境准入作为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将环境管理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将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实现工业化的支撑产业,是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业,所以钢铁企业分布不能遍地开花,必须依托铁矿等资源建厂,通过钢铁产业布局调整,改善现有钢铁企业布局不合理的局面,逐渐形成与资源和能源供应、交通运输配置、市场供需、环境容量相适应的比较合理的产业布局;同时钢铁企业的规模也不能大小不一,必须考虑规模经济效应,达到能源和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钢铁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实施兼并、重组,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企业集团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这是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前提和基础。
2.树立钢铁企业的环境经营意识和体系
经济的发展不能以浪费资源为代价,影响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后,这是人类历史付出了莫大牺牲才得来的科学共识,而环境的主要污染主要大量地来自企业活动,企业是最大的资源浪费主体。要治理环境,保护生态,节约资源,文明生产,企业首当其冲,必须从根本上改变那种大量消耗和浪费自然资源同时又破坏环境的传统生产方式,树立企业的环境经营意识和体系。对于这一点日本钢铁企业已经走在了行业的前列,1970年新日本制铁公司为解决环境问题就建立了环境对策委员会,1971年设立了环境管理部,1996年公布了环境宪章,确定了环境经营的基本方针,为此,对环境有害的各种经营活动都有事先预防措施,维持和改善企业周围的生态系统。从地球环境保护的角度制定经营战略;从原材料、制造、流通、使用和废弃全过程考虑降低环境负荷,引导客户和顾客共同进行环保,为建立“环境保护型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比于日本企业,我国钢铁企业近年来也做了环境经营方面的尝试。发展低碳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就是最明显的体现。 由于我国钢铁工业一次能源以煤炭为主,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这种“先天不足”决定了减少碳排放将面临巨大挑战。但钢铁行业可以借助国家政策的指导和支持,开发绿色钢铁新工艺和新技术,提升我国钢铁工业整体水平。同时,低碳经济将促进节能环保工艺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应用,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降低碳排放。
对钢铁企业来说,做好碳减排工作不仅是企业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而且也是关系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安钢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成绩。环境保护的多年实践说明,没有民众参与的环保最终很难取得成功。目前,公众环保参与程度不够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从法律与政治上,建立一套有效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机制。特别是没有一个真正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2016年是安钢推进“颠覆性”改革的关键之年,大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创新思维贯穿到各项工作当中,采取强力举措,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变革和管理创新,激发企业经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