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娜
摘 要:思政课教学是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并外化为行为习惯的过程,需要学生有坚定的发自内心的信仰力量支撑。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一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出现困境:部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基于功利主义,无法将社会对大学生的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并外化为品德行为习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为与他们相对立的异化活动,无法对他们的思想道德产生影响。应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体性;发挥思政课教师引导作用,提升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马克思主义信仰;信仰缺失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3-0221-02
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思想文化多元化为主要特征的新时代浪潮席卷全球,成为当今世界变化的典型特征和历史趋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的高等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在稳步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遭受强烈的冲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和挑战。一些大学生出现了道德缺失,主体意识淡漠、对自我缺乏基本的认知和责任感等问题。学生对思政课教学不够重视,对教学内容的认同度不高等现象时有发生,思政课教师希望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仍然没有显著的改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笔者认为大学生信仰缺失是思政课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思政课教学的现状与困顿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需要经过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并外化自己的品德行为习惯两个阶段来实现的。思想道德教育应当秉承知行合一的理念,教学的理想境界就是学生学习的身心和谐统一。学习是学生自觉自愿的过程,接受知识,提升品质,形成习惯,外化为行为习惯整个过程都是自觉的生命历程,是生命境界的提升[1]。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却令人担忧,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一些学生对思政课认可度和重视度不高
通过笔者前期关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认可度和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得出部分大学生对思政课认可度和满意度不高,他们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他们认为思政课的学习在将来的就业中没有专业课实用,学习的一些理论知识,比较空洞。学生普遍存在上课迟到、旷课、玩手机等不良现象。在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很难内化为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从而达到外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
(二)一些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
道德品质教育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存在道德迷失的不良现象,从而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上表现出明显的急功近利、诚信缺失等现象[2]。面对现实的道德考量和道德品质的检验,一些大学生产生了退缩,甚至是怀疑,于是出现了“老人跌倒了到底扶与不扶”的讨论、“小悦悦事件”等。现代社会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正在受到一些因素的冲击而发生急剧转变。
(三)一些学生的学习目的存在功利化趋向
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变革的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冲击前所未有。由于当前大学生处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些学生的学习存在明显的功利化倾向,觉得思政课的学习没有专业课的学习有用,对他们就业的帮助不大等错误认识和想法[3]。
思政课教学之所以会出现以上一系列的问题,是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但是探究其深层次的根源在于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从而使思政课的学习成为一种异化活动和行为而让其备受折磨,甚至对思政课的学习产生厌烦的情绪,思政课教学难以达到真正的效果。
二、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信仰缺失与思政课教学的异化
(一)异化概念的历史变革
在马克思以前,就已经出现了异化概念。异化(alien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alientio和alienare,表示脱离、转让、出卖、受异己力量统治,让别人支配等义。中文翻译成异化,一边和同化相对应,包含有异己化、对立化的意思。在现实生活中异化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人们通过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创造出来的产品,如商品、国家、宗教和意识形态等等,在特定的条件下,总是和人的主观愿望相背离,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这种力量反作用于人的生活时,给人的肉体和精神带来灾难和破坏性的影响[4]。
(二)大学生信仰缺失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异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是通过该课程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改变思想观念,提升思想境界,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然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部分学生因为缺乏对马克思主义即对共产主义坚定的政治信仰,存在信仰模糊和信仰迷失的现象,认为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离他们的现实比较遥远,学习该课程,仅仅是为了拿学分等功利主义倾向和心态,思政课学习对部分学生而言是一种异化而存在,思政课学习和实践活动成为一种与他们相对立的异化活动,不是自愿自觉的行为,学生缺乏兴趣和主动性,也难以内化并外化为自己自觉的道德行为习惯。
(三)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的原因分析
1.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思潮的外部冲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信息化的不断加快,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和影响,西方敌对势力加强了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入侵,特别是对高校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形式各异,这些西方错误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带来了不良影响,加剧了部分大学生传统道德、民族意识的缺失,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2.大学生信仰教育针对性不足。高校思政课是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并外化为大学生行为习惯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及时更新知识体系,而学生在对该课程的学习中存在忽视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大班教学的情况下,大多数教学采取的是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环节也常常被忽略,这种方式的直接后果是大学生不能全面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性,便无法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三、大学生信仰构建与思政课教学同化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是思政课教学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内因和外因对事物的发展都产生作用,而内因是根本的动力,因此要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让思政课教学真正做到对大学生产生思想的内化,行为的外化,达到思政课教学与大学生信仰的同化,大学生信仰的构建,抛弃异化,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关键。大学生信仰的构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努力。
(一)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体性
首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大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比重,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体地位和优势性[5]。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通过课堂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深入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现实的指导意义。
其次,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播真理、塑造灵魂的神圣殿堂,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大学生的思想观点不免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冲击,高校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的引领作用,同时要利用好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弘扬正能量,形成合力,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再次,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方法上,要针对不同学科的大学生,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充分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思想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针对性地教育。理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用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方式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
最后,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6]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多渠道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发挥思政课教师引导作用,提升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思政课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者、领路人,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是大学生思想的引领者、情感的激励者、道德的模范者。思政课教师的信仰认知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信仰。
1.思政课教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守思政课主阵地。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力军,大学生的主心骨,自身需要具备坚定的共产主义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思政课教师只有具备了坚定的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让学生找准方向,坚定信念,坚定信仰。
2.思政课教师要提升理论素养,提高教学水平。要坚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师要从理论素养上丰富和充实自己,通过培训、进修和研习等形式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同时也要利用课余时间静心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通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使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更加通俗易懂化,让学生在理解、领悟的基础上产生信仰。
3.思政课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理论指导学生的实践。思政课教师要从学生的现实需求和思想特点出发,抓住大数据时代的机遇期,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利用微信平台,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理论指导现实的基础上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杨瑞宁.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状况调查分析——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J].教育论坛—金田,2013(6).
[3]房慧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问题、对策[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4).
[4]段志平.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J].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
[5]唐辉.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与高校意识形态建设[J].人民论坛,2015(6).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