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有效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2016-05-30 05:00陈居盛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6年3期
关键词:角度有效性知识点

陈居盛

翻转课堂是指对教育过程中知识的传授和知识的内化两者顺序进行颠倒的一种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的颠覆。目前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一代教育技术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学校或教师对翻转课堂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以期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上有大的提升。

但目前也有一部分老师对翻转课堂的有效性持怀疑态度,因为翻转课堂对教育技术的依赖较大,从教师制作教学视频、学生在看教学视频到个性化与协作化学习环境的构建都需要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支持。[1]而这则会造成客观上因教育资源不同而造成的教育不公平,与我国目前的教育公平化政策相违背。有的则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会导致学生课堂外的时间被大量占用,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学生在课堂外的学习精力不集中,造成预习效果不佳。[2]

而一切的怀疑,则是因为没有一个对翻转课堂有效性评价体系的构建。评价体系就是一种直观的量化评价,对不同的行为表现或效果有不同的分值。只有在数据的对比中,我们才能相信翻转课堂是否有效,风风火火进行的教学改革是否值得。这种评价体系不能再像传统那样以教师为主体来评价,而应该根据翻转课堂的特性,以学生为主体来评价,才能体现翻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要直观有效地对翻转课堂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应该要摒弃掉传统的以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板书是否工整、教态是否自然、教材掌握如何、教法是否运用灵活等[3]从教师为主体出发的评价体系,而应建立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知识点的灵活运用程度、触类旁通能力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体系,这样的评价才是真正把学生的学习效果展现出来的评价体系。

因有的学科像语文这类文科的学科,主观性较强,无法全部用像理科的那种定量型的评价,只能用定性的标准进行大体上的测算,最终的评价则应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一种评价体系。

一、从教师角度的评价

教师角度的评价,如上文所说,不再以教师为主体,而应仍以学生为主体,不是评价教师这课上得如何,是教师觉得在所授课程中,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及内化程度上去自我评价,类似于一张以教师为对象的调查问卷,而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自我评价:

1.教学重难点学生是否有掌握

教师应该通过课堂的讨论或习题的测试,关注教学的重难点有没有被学生所授受内化及掌握。只有重难点都有理解和掌握的课程,才算得上是有效的课程,否则将是失败的一堂课。

2.转化吸收能力如何

“学习—消化—吸收—应用—迁移—发展—创新”是人类学习任何事物最基本的方法。[4]只有能吸收课堂的相关知识,并进行相关的转化,知识有了迁移,才是有效的学习。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点的迁移及创新应用能力的观察,整体把握学生在本节课上的转化吸收能力如何,这与课堂知识的有效性是成正比关系的。

3.全面参与度

翻转课堂的一个特点是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测试、讲授,但中国的班级人数一般较多,一个老师无法照顾到所有学生。因此,课堂的有效性还需要关注学生参与的人数,也就是参与面的大小,如果永远都是那些活跃的学生在参与讨论发言,而有部分学生一直没有参与进去,那这堂课对于这一小部分的学生则是无效的。

以上三点须注意的是从授课教师的角度去评价课堂的有效性,对象还是以学生为主体,这样的有效性才是真正的学习有效性。

二、从学生角度的评价

学习是学生的学习,因此课堂有效性更要从学生为主体的角度进行分析。只有确定学生在翻转课堂中确实因为“自学——吸收”的模式而获得知识的增长或相关能力的提升,才能说明该模式的有效性。

1.从横向角度比较

横向比较是指学生从一堂课的起始到结束,个人的知识或能力有否变化,而且应该是增量的变化,才算是有效的。这种可以从习题测试、知识点的应用分析创造能力、对教材的熟悉程度等方面进行考查。

习题测试。要采用同样的题目进行测试,这样才有可比性。教师可以学生的“自学”阶段发放一份测试题,上课时回收;而在课堂讨论结束后,再发一份同样的测试题,最后对两份试题进行比照,若正确率明确提升,证明本堂课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传授是有效的。为避免猜测瞎蒙因素的干扰,第二份测试须要求学生在每个选项都进行相应的标注解题思路,这样才能是有效的作答。

知识点应用分析创造能力。学生对知识点是否掌握,关键是看其能否进行知识的内化为己用。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把教育目标分为知道、领会、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前面的知道、领会、应用都属于思维活动,分析、评价和创造则属于高级思维活动。只有学生的思维处于高级活动区,把知识进行深层加工、深度理解后,才能实现新知识的构建、迁移应用及再创造,形成长期的知识储备及问题解决能力。[5]教师在课堂后半部分应该多观察学生对知识点分析创造能力,以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来分析本堂课的有效性。

教材的熟悉程度。教学上,不能脱离文本。即使是对文本的过度解读,也离不开文本这个根。因此,翻转课堂是否有效,还得看学生在自学及课堂的学习讨论后,对教材文本的熟悉程度,如果仍处于半知半解状态或只理解一点而忽视其余重难点的学习水平,那本堂课应该算是失败,是无效的。

2.从纵向角度比较

知识的吸收内化运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考查一个人对知识的掌握水平,还需要从纵向的角度进行分析比较,只有持续而长时间的比较,才能确定学生对知识点是否真正的理解掌握,也才能确定相关的翻转课堂是否有效。一般来说,可以从单元目标、知识迁移能力、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等方面来进行考查。

单元目标能力。教材的编排都是按单元来划分的,而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单元目标能力。在学完该单元的课程后,经过一段时间(一般为一或两周)学习,如果学生对单元要求的能力能够理解掌握,则表明该单元的翻转课堂是有效的。比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的单元目标就是学习现代新诗,“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感情”,当本单元教授完后,教师应该考查学生是否能对新旧诗进行区分,同时要学会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及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只有做到这些,才表明学生在一个单元的学习中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及鉴赏能力,相应的翻转课堂才是有效的。

知识迁移能力。只有进行知识的迁移,把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进行交织,进而融合在一起,才算是对新知识的真正掌握。这种考查方法可以在一个阶段的翻转课堂学习结束多,制作一个视频问题或课后小测试,以某个知识点的灵活运用为考查点,看学生能否在题型变化的情况下,做到举一反三,综合运用新旧知识进行分析运用。只有做到了,才能算是有效的学习。

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评价则需要在开始阶段进行细分项目的调查问卷,从各项的得分来分析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施一阶段的翻转课堂后,再用同一份调查试卷进行调查,从各项的得分情况来分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否提高。只有提高,才算是有效的。因为翻转课堂实施的目的,就是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学习的主人来提高学习效率,掌握深层的知识。

总之,一个评价体系的构建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以上只是从几个较容易入手的、可视的角度进行对比性的分析,肯定也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相信只要能从教师的角度、学生的角度两大角度去分析,得出的结果也是较有参考价值的。翻转课堂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学习中去,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及价值等方面的能力。而教师也能根据这个评价体现来发现课堂存在的问题(比如视频制作无法吸引学生兴趣、课堂问题设置没有突出重难点、学生小组讨论过于浅层化等),并据此进行不断的改进,最终实现翻转课堂的最大效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张金磊,王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50-51.

[2] 陈倩,李娇娇,汤才梅.翻转课堂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J].软件导刊,2015(1):177.

[3] 李庆.教师教学互评的具体操作[J].淮南技术学院,2007(1):78.

[4]黎加厚.由“翻转课堂”看课程改革 [EB/OL][2012.12.2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 624df0fc0102dy0g.html.

[5] 张浩,吴秀娟.尝试学习的内涵及认知理论基础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2(10):7-8.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角度有效性知识点
神奇的角度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关于G20 的知识点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