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参加了山西省2008年开始的新课改第一轮的教学,对如何选择教学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做好有效指导做出总结。
关键词: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兴趣和体验
一、我对高中物理新课程认识的变化
物理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是高中的重要学科之一,但是在教学中,老师感觉物理难教,学生觉得物理难学。主要原因是高中长期以来为应对高考大搞“题海战术”,出现“越是重点中学,学生越觉得物理难”的奇怪现象。但是为了高考,学生又不得不努力学习。这样的内容与时代发展产生错位,严重制约了未来人才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成了教育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新课改势在必行!
新课改后,新教材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体验,体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为前提。因此,教材的编排要充分考虑让学生“接触”具体的事物,通过具体事物去寻找问题,让所产生的疑问与学习的积极性联系起来;要有让学生表达自己看法和观点的空间,尝试让学生去说明难以说明的事物现象,这样才能调动他们进一步研究的积极性。
物理新课标对物理教师的最大挑战是实际课堂教学中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及教学模式,设计新的教学情境,在课堂上将“三维”目标进行有机结合并且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
作为一线教师,从课改开始我就转变教学观念,加强理论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积极参加新课程教学研讨,注意积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
二、在模块教学中应注重的方面
共同必修模块中,涉及的内容不仅有经典的物理,同时还有近现代的物理,把这两部分内容合二为一,目的是让学生对物理学科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
物理必修1这个模块,是高中生第一个要学习的模块,教师要深入浅出地带领学生经历探究过程、领会物理模型等物理方法。对于一些样例和活动建议,都不是硬性的要求,但要灵活地使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对于实验教学的要求,课标中用了不同的行为动词,教师要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不能任意拔高,加重学生负担,而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而对于实验器材,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见识更多、更先进的器材,但是学校条件有限,教师可以自己开发一些简单易行的器材,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动手能力的提高。比如我们学习热学内容时,自制毛细管,让学生观察现象,还有同学提到虹吸现象,我们用优酸乳硬纸盒与吸管就可演示,现象非常明显,学生很感兴趣。又比如学习光学部分衍射内容时,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的体验过程:晚自习时,学生眯起眼睛看教室里点亮的日光灯,学生很乐意参与,我又引导学生将它与单缝衍射仪器、衍射光栅和双缝干涉仪所见现象比较,找出异同点。这样的体验,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模式。
现在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三维目标,比如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有要求。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就要给予三个维度的关注,而不要仅仅关注知识技能。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考虑怎样让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我们都有体会,对于物理这样一门自然科学、实验科学,教学中,随时可以和生活联系(尽管我们研究的大多数是物理模型,但也有其实际意义,并且这本身就是一个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的认识观的教育),也随时可以用物理前辈的钻研精神激励我们的学生,拿他们的一些科学发现过程中的史实教育我们的学生——科学家也有走弯路的时候,何况我们?学生听后会心一笑,学习劲头就更足了,课堂上经常洋溢着他们的欢笑与智慧,我们岂不教得其乐?非得给我们的学习戴上严肃的面纱吗?课后与学生随意聊聊,学生的一些困惑就能够提出来了,我们可以指点一下、因势利导。
三、谈谈我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是如何选择教学方式的
我在平常的物理教学中选择的教学方式主要有讲授法、自习法、讨论法、实验法、探究法。不论是哪一种教学方式,我都尽量设计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这样的教学效果比较好。比如,动能定理是高中物理很重要的一节,而它是由牛顿第二定律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公式整理得出的,所以,在学习时,有复习、自习,还有讨论。而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时,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得出加速度与质量和力的关系,所以本节课最好采用实验探究式教学。所以对于教学方式的选择,依据之一就是教学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就是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及经验。同时还要依据现有的教学条件,比如,是否可以用实验探究式教学,仪器是否具备等。
四、创设问题情境,做好有效指导
在选修3-4中“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一节,为了让学生体会波的形成条件一是有波源的振动,二是介质中各质点之间有相互作用,在课堂上,我让六七个男同学横着站成一排,相邻学生互相挽住胳膊,让第一个学生依次做下蹲、起立的动作,并且不让其他人自主地做相同动作,可以看到后边学生依次地也都被迫着做开了相同动作。形式上,就像大家熟悉的绳波一样。模拟之后,学生自己的体会是比较深的。教师可以提问第二、第三个学生为何也会做相同动作。这样学生对于机械波的形成条件就心领神会了。教师再提问后边学生开始动作的方向有何特点,与第一个学生的开始动作有何关系,学生就能得出,介质中各个质点的起振方向与波源起振方向相同,并依次落后于前一个已振质点。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之后,学生也很容易得出波传播过程的特点,可以把能量,以及波源的信息传出去,为以后学习电磁波的传播埋下了伏笔。对于这样的教学,学生在毕业以后还记忆犹新,津津樂道,还会会心一笑,还能想起当时完成相关习题的情形。
点点滴滴皆体会,课程改革中我们摸索前行,而我们的学生在经过新课改的洗礼后能更加适应新的时代、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为我国的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陈琦.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6.
作者简介:李全平,女,山西汾阳中学物理教师。1998年大学本科毕业,一直从事高中物理教学、教研工作,中学一级教师。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