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当前新课改的形势之下,怎样打破数学教学的传统,推出新的教学方式,是当前初中教学界需要广泛关注的问题。在新课改中,对初中教学提出探究式教学的理念,这一理念切合数学学习自身规律及特点,顺应了现代初中教学教育的需求。在探究式课堂中,学生能够踊跃的开展并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积极培育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大的提高自身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积极性
一、探究式教学的特征
从探究教学的作用来看,它具有如下特征:
(一)注重理解和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能
在探究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提出问题、猜测、假设等活动,以合作和单独的方式深入系统的进行论证,寻求问题的解答,记录探究结果,最终反复论证并表达自己的研究结论,进而理解和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能。
(二)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
探究式教学注重让学生亲身去领会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时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使学生养成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和习惯,养成敢于怀疑和坚持真理的精神,养成锲而不舍的科学探索精神。
(三)注重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探究教学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去探究和获取知识,用实验得出的结果解释现象并进行预测,达到对知识的本质理解。
(四)注重培养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考的习惯
探究教学注重学生自主性的培养,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考,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进而养成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考的习惯。
(五)注重合作交流
在探究教学中,分组制订工作计划、分组实验和调查,需要讨论、争论和意见综合等合作学习,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士。
二、初中教学探究式教学存在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
初中教学传统教学模式之下,往往非常的单一,单一教授的模式,难以全面调动起学生自身在学习上的主动和积极性。伴随新课改的持续深入,逐渐凸显出各个学科之间的矛盾。本文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发现,当前初中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一个比较严重问题,即流于形式,在教学上过分的要求“表面热闹”;其次则是把过去的“满堂灌”转化为了“满堂练”;教师难以更好的驾驭课堂教学局面。
(二)教师教学能力薄弱
目前,初中教学老师存在着较高的探究教学意识,可是仍有较多令人担忧的诸多问题。他们大都忧虑自身不具备充足的知识储备,认为自己缺乏对于学生能力以及兴趣的充分了解,认为自己难以构建出良好的探究式活动,认为自己缺乏足够的科学研究能力,不能更好的进行探究教学,同时较难引导初中生们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很多初中教学教师也担心自己学校不存在进行探究教学的优秀环境等多种情况。
(三)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很多学生对于数学这门功课存在抵触心理,甚至产生厌烦。这在一定程度上的原因是因为初中教材有一定的难度的关系,这种客观原因恐怕暂时难以彻底的改变;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很多老师所采取的题海战术让很多初中生对于数学的学习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初中教学老师的指导以及教学活动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种情况能够采用教学改革进行彻底的改变。因此,这种情况就为当前开展探究式的教学改革所提供必备可行的因素。
三、提高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首先,在初中教学探究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自身的情况以及当前教育形式积极的转变自身教育理念。当前初中教学老师在教学研究当中,逐渐从过去传统“工匠”转变到今天的“学者”以及“专家。在当前对于初中教学开展的新课改当中,进一步提出了比较明确的指示和要求,重点培养学生自身的协作团结以及探究能力。对于新课改中提出的具体目标,着重培养初中生自身数学学习的能力,初中教学老师自身的教育理念应当持续进行更新,以让自己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前教育快速的发展所对于数学教学提出的必要要求。初中教学教师想要成功的开展初中教学的探究式教学,应当尽可能的抛弃过去传统的教学理念,将初中生树立为教学的主体,尽量的不去做一个“满堂灌”知识的教师,积极的运用新式教学手段开展数学教学。假如在初中教学课堂中没有教师的参与,那么初中教学的探究式教学就很难有效的进行开展。
(二)确定明确的探究目标,创设出适宜的教学情景
在数学情景的创设中选取可以充分展现数学定理以及理念的实例进行。例如在讲解《直线同平面位置关系》这堂课的过程中,为更好的揭示出直线同平面之间存在的位置关系,创设出适宜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观察目前教室中的电棒同地面、墙面,它们之间的位置存在着怎么样的关系?如何去反映出这样的关联呢?如何在理论上展开证明?引导初中生们积极的探究这些问题,从而有效的明确直线同平面之间存在的三种位置上关系,并进一步的感受到这一类位置关联上的判断形式。
(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推动学生转变学习态度
在探究式教学中,将问题作为中心开展初中数学探究。这里面所提到的诸多问题,即指一类具备本原性、启发性、触及到数学实质的、可以在数学当中起到统领作用的一类问题。例如下面就是将问题作为中心开展数学探究式教学的设计。
如案例,教师先复习引入:①在数轴上分别找出表示各数的点。6与-6,-与,-1.5与1.5,想一想:在数轴上,表示每对数的点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②观察数6与-6,-与,-1.5与1.5有何特点?观察每组数所对应的两个点的位置关系有什么规律?
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工具设计出能够吸引学生的提示小图案,从而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归纳:每组中的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他们所对应的两点分别在原点的两侧,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教师将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满足了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的提高。更主要的是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去思考、探究,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四、结论
总之,在数学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尽力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给学生创新的氛围;创设适合学生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欲望;鼓励学生质疑,启迪创新灵感;活用生活素材,引发创新兴趣;巧设开放性题目,培养创新能力”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罗星凯,李萍昌.探究式学习:含义、特征和核心要素[J].教育研究,2001,(12)
[2]罗星凯.实施科学探究性学习必须重视的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04,(3)
[3]杨光富.影响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J].安徽教育,2003,(1)
作者简介:
张海燕(1973.12~),女,山东莱西人,大学本科,毕业院校:中国海洋大学,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