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农村地区由于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条件以及教育观念的影响,小学生语文教学的效果受到很大制约,一方面由于小学生所处的初级发展阶段,本身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并不强,没有办法完全在课堂上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另一方面学校老师在教授语文知识时,对于课本知识的讲解以及教授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提前让学生开展课前预习显得尤为必要且迫不及待。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前预习;必要性;教学效果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常常将教学的重心放在课堂上,疲于教授课本上的固定知识点,往往在课堂上用了很多时间去解释和阐述相关内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大多是被动的接受,长此以往,收效甚微。有些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就好,但是大多数学生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的小学生,他们中很多没有办法跟上老师的步伐,难以在课堂上完全理解老师讲授的知识。所以开展课前预习,让他们提前接触和了解课本知识十分有必要。
首先,课前预习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需要。让学生提前熟悉课本,做好课前预习,可以减轻课堂上理解知识的压力。任课老师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也可以更加的清晰明了,有重点有主次地将学生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予以解答,可以大大地提高教学效果。对于那些易懂的知识点,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就已经基本掌握了,教师在课堂上只需要蜻蜓点水般的进行解释就可以了,更多的课堂教学时间就可以集中在讲解课本重难点知识上,同时可以更多地安排在辅导学生的内容上,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其次,学习兴趣很重要,课前预习可以让他们提前感受课本知识,对课本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对自己不懂或者认为需要老师讲解的内容进行标注,这样有预期有目的地听老师的讲解,不但可以更深刻地掌握课本知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当老师们在课堂上对他们预习过程中的难点进行解答或者对课本中的一些知识点产生共鸣时,可以让他们从中感受到预习的成就,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当低年级学生感受到了课前预习的乐趣时,他们会更加投入到课前预习当中去,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另外,课前预习还可以从小培养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低年级学生的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十分重要。课前预习可以让他们明白积极探索语文课本知识以及课外知识的重要性,通过课前预习,可以使得他们更好地安排自己的业余时间,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肯定课前预习对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课前预习的同时,对于如何开展课前预习以及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从教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要因材施教。根据小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的心理、生理特点,制定适宜的预习计划。农村地区的小学生们不论是在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都相对缺乏系统的塑造和培养,教师应当顺势而为,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制定预习计划,只要给他们树立了这样的好的学习观念和预习习惯,就可以在今后的学习中,自觉地去开展课前预习。
二是要循序渐进。在对小学生进行引导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地针对不同的科目循序渐进地开展。比如小学语文是其他科目学习的基础性课程,是最需要开展课前预习的首要科目。如果一次性让每位同学对每一门科目都进行课前预习,一方面,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也无法进行课前预习安排计划,另一方面,他们的学习能力还不强,不可能做到每一门科目都能够开展下来,也不可能达到课前预习的最大效果。
三是要坚持不懈。课前预习对于学生的学以及教师的教两个方面都十分重要,开展课前预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到的,需要长期以往地坚持下去。可能在预习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或者波折,也会有一些同学对预习产生厌倦的情绪,但是从老师、家长、学生都应该高度重视,不能因为某些小问题,小困难就影响了课前预习的开展,反之应该迎难而上,持之以恒地去运用到各个学科的学习当中去,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开展课前预习对于农村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是十分必要的,甚至可以说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在开展课前预习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学校、教师、家长各方高度重视起来,积极地引导学生正确地去预习,避免走一些弯路、错路,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前预习的效果,达到新课程标准对于现代小学教育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黄华.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前预习指导的策略[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09)
[2]李超.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强调预习[J].中华少年,2015(09)
[3]丁华娟.有效预习助推高效课堂的生成——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有效性的问题[J].新课程(小学).2013(12)
[4]车生龙.有效预习策略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3(04)
作者简介:
汪菁,女,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煌固镇中心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