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曾经总结李克强总理频繁“发怒”的缘由和过程。不是一次“发怒”,而是多次“发怒”,批“揽权”、批“懒政”、批“走样”、批“奢华”,一声高过一声,一声重过一声。
批“揽权”:一个大学毕业生要办书店,跑了30多趟才批下来。开业后各种检查、收费、罚款接连不断,没钱就拿书,最多的一次拿走了140多本。为此李克强总理怒批,“政府的手”不要总是“闲不住”,什么都要摸一摸。
批“懒政”: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要求各位官员:我们要认真自省,一年下来究竟办了多少事,才不会愧对自己的俸禄,不会愧对人民的期望。有些地方确实出现了“为官不为”的现象,“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甚至“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这不就是尸位素餐吗?这样的庸政、懒政,同样是腐败。
批“走样”:有一个村干部,为了讨好某位副部级官员,一直给他父亲发放低保。为此李克强总理在一次会议上气得拍桌子:“难道一个副部级干部,没钱供养自己的老子?说白了这就是送人情嘛,这坚决不行!”
批“奢华”:李克强说,现在某些官员,不仅追求大的办公室,坐车也要大排量的。一个公职人员,要这个“派头”有什么意思?”有些地方,把一间大办公室隔断成几小间,面积没变,反倒还多花了装修的钱。这不是形式主义吗?对政府性楼堂馆所这个屡治屡犯的“牛皮癣”,必须加大整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