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榕
【摘要】高中外语教学的投入和收效长时间不成正比。这也使得英语学习者和科研人员对语言磨蚀理论产生兴趣并着手从多方面研究它对基础阶段的英语学习者产生的影响。为基础阶段的外语词汇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同时也可以提高外语学习者词汇运用的能力。
【关键词】语言磨蚀 英语大纲词汇 外语教学 词汇记忆
一、引言
外语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处于核心课程的地位,长期以来,英语课程能够带给学生的学习时间非常有限,英语学习的效率较低,经常会出现投入的时间比收获的学习成果不成正比。目前,对于外语磨蚀的研究显示,任何一种语言学习都会面对这个现象。与之形成鲜明对照,国内的相关研究却显得比较冷清。除了国内学者,如钟书能(2003)、蔡寒松(2004)、倪传斌(2006;2010)和金晓斌(2011)简介国外的相关研究并开展实验研究外,尚未收集到能从词汇教学角度,且基于外语磨蚀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我国外语教育基础阶段大纲词汇教学的相关文献。
二、研究对象
研究的受试对象是高三毕业生,一共124名学生。选择高三毕业生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他们已经学完高中英语大纲词汇内的3500个英语单词并且历经了多次复习,高考结束的两个半月时间内并没有继续高考之前相同程度的学习强度和学习时间,符合语言磨蚀的条件。第二,根据记忆活动的分类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高中毕业生们经过两个半月的英语学习空白期,短时记忆的知识已经开始遗忘,剩下的即是长时有效储存的知识,这是对他们进行英语词汇测试能相对比较准确的了解学生词汇知识储存的真实情况。
研究工具。第一,SPSS 19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包。第二,词汇测试卷选自人教版高中英语阶段的全部大纲词汇中的高频词共计3500个。第三,采用了Paribakht和 Wesche的《词汇知识量表》,该量表是词汇学中较权威的测试量表。
研究步骤。测试时间为8月中旬的一天,测试时间约30分钟,考试之前不允许预先看试卷,测试之后根据被试的回答把每个单词的回答分为四类:第一类A(提取失败);第二楼B(提取困难);第三楼C错误(提取失误);第四类D 正确(提取成功)。如果被试者选择的是D,则会出现两种情况,若给出的翻译正确答案就归入D,给出错误的翻译就归入C。
三、测试结果和语言磨蚀的影响因素分析
1.测试结果。测试结果显示,在全部回收的124份测试卷中,每一位被试者选择A的平均次数为3.02次,约占5%。选择C的平均次数为38.19次,占62%。从整体四个选项的对比数据中可以看出,此次的词汇测试结果不是很理想。很多学生对于常用的高频词汇并没有完全掌握,只是能够在记忆中提取出这一类词最常见的对应中文译文,对于词汇本身的多种词性及词汇常见的使用搭配,或是其他常用的中文翻译并不熟悉,对于很多已经学过的英语词汇的多种意思,在测试过程中出现,记忆模糊或是使用错误的现象。并没有达到学习后,英语作为学生能够使用的一门工具服务于工作,生活或是深造的目的。
2.受蚀词汇的特征因素分析。词汇是任何语言的基本组成因素之一,词汇是语言的载体。词汇以多种形式储存在人脑中,通过语言的输出来展示,通常以词库的形式存在于人脑,在人脑中属于动态组织系统。詞库分为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分别是语音,词形,意义。无论是书面语言还是口头语言,语言词汇的提取是必须历经的程序。英语词汇熟练掌握的标准则是,词汇提取时,速度快,能展示出提取词汇的多种词性,词义,甚至是语音,并且能配合语法规则加以使用。
四、外语词汇磨蚀的语言学表征对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目前,已经被证实可能导致外语学习者对外语能力磨蚀的因素有:磨蚀前外语水平、受蚀时间、与受蚀语的接触、年龄、外语习得方式、社会情感因素和读写能力,共七类。
教师在安排高中阶段大纲词汇的教学时,不仅需要考虑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而且需要考虑到词汇本身具有的特点。词汇磨蚀可以根据词汇的语言学表征分为四类:1.耐蚀词汇;2.易蚀词汇;3.半蚀词汇;4.全蚀词汇(李艳红,2008)。教师将大纲词汇分类整理,然后配合自身的教学理念或教学风格,针对不同类别的词汇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复习频率,这样可以提升词汇的教学的效果并延长学生的长效记忆。同时,教师应该有规律的分阶段强化学生的词汇记忆,定期测试学生词汇记忆的数量和词汇知识习得的程度,提升学生在磨蚀开始前的词汇学习水平,缩短磨蚀发生的时间,提高学生与英语接触的频率和时间。高中学生的年龄普遍偏小,社会阅历少,自控能力差。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及时对学生的外语习得方式做调查,对于不正确的外语习得方式及时给出反馈和调整,在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词汇学习习惯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与时俱进地挑选一些时下高中生感兴趣的读写材料,或是利用多媒体设备丰富英语读写技能的培养,利用读写材料促进读写技能的提升,以综合实力的提升来缓解磨蚀造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倪传斌,刘治.基于外语”磨蚀”的教育学反思[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3).
[2]倪传斌,延俊荣.外语磨蚀的影响因素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1).
[3]倪传斌.外语磨蚀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5):182.
*课题名称:江西省政府研究生创新基金课题,课题编号:YC2014-S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