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瑜
【关键词】 小练笔;叙事类作文;扩句;方法;积累;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3—0098—01
叙事类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教学中的难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师,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究其原因,是教师在叙事类阅读教学上花费了大部分时间,而对叙事类作文教学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要想克服当前的弊端,真正提高学生叙事类作文的水平,专题小练笔无疑是其有效途径,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强化扩句练习,丰富作文内容
所谓“扩句法”,就是通过扩展句子中的修饰成分,把一句话写得具体、生动、细致,运用“扩句法”来解决作文不具体这一现象。
1.概括性句子扩展具体化练习。如,概括性句子:爸爸在看电视。具体化后的句子:爸爸坐在沙发上,嘴里叼着烟,一动不动地看电视。通过对这种概括性句子的练习,学生学会了如何将干巴巴的句子写得具体、生动、吸引人。通过这种专题小练笔,一些写作困难的学生,其作文在字数上有了明显的提高,且文章也生动了许多。
2.概括性事件扩展具体化练习。如,概括性、片面性事件:妈妈进来了。扩展、具体化后的事件:我正在家里看电视,忽然听见“嗒嗒”的轻轻敲门声。我心里一高兴,这是妈妈经常敲门的声音。我从沙发上“蹭”地跳下来,飞快地跑到门前将门打开,一看,果然是妈妈,她一脸的微笑,跨进了家门,手里提着一个购物袋,里面装着我爱吃的红富士苹果。它们的红色是那么的鲜艳,淡淡的清香已经飘进了我的鼻子,我的口水快要流出来了。这种专题小练笔是在概括性句子练习后的一个提高练习,通过这样的专题练习,教会了学生如何将一个看似简单的事件描述得具体、引人入胜。
3.想象扩展具体化练习。想象扩展化专题小练笔就是给学生一些事件词,通过学生对事件词的想象,想象出一个特定的事件环境,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描述,描述出一件完整的事件。通过想象扩展化练习,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写叙事类作文的兴趣,提高他们写作的积极性。
从上面的例子看,不论是概括性句子的扩写,概括性事件的扩写,还是想象扩展练习,都是将内容写得更具体、更生动,使得习作看起来不再空洞,使叙事类的文章显得更加生动、具体。
二、加强方法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1.写作顺序的练习。叙事类的文章,写作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四种,小学生常用的顺序为顺叙和倒叙。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一致,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例如,上完叙事类作文教学课后,笔者对学生进行专题小练笔的训练,利用叙事类作文的顺序,“描述一件事情,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次序来叙述”,通过两个星期的训练,学生在顺序的描写上不再存在问题。
2.心理描写的训练。在叙事类文章中,心理描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描写,是作文中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一种方法。如,学生的小练笔:我的心里忐忑不安,生怕老师公布我的分数,我把头轻轻低了下去,目光躲闪着,脑袋像过电影一样过着妈妈知道分数后那生气和失望的表情,可是,我还是让她失望了,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三、利用教材内容,进行语言积累
习作要想生动、吸引人,离不开丰富的语言,所以学生要增加自己的语言积累。在教学时,督促学生对教材中的名家名篇,精彩片段多背多记,并以多种手段促使学生将课本语言化,然后将这些好词佳句运用到自己的小练笔中,活学活用。例如,《尊严》中有大量的神态描写和外貌描写的片段,根据这个笔者设计了专题小练笔,来练习神态描写、外貌描写,效果很不错。
四、注重评价指导,升华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倡导快乐作文,学生每完成一次小练笔,都期盼得到表扬与肯定。所以,在每一次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时,笔者都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准备了“星级”奖励。学生得到了较高的奖励,他们才会为小练笔制定奋斗目标,从而增加积极性。 当然,光有表扬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及时针对学生小练笔中的问题,给予相应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以上种种多角度的专题练笔形式,决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练习。这些训练内容为学生的叙事类作文提供了生动的材料,鲜明的画面,延伸的思维空间,达到了以读促写,以扩展促具体,以小篇促大篇,以局部促完整的目的。由此可见,专题小练笔正是学生叙事类作文的“轻骑兵”。
编辑:马德佳